從技術到CEO,劉濤的格局有待提升。
在汽車電動化已成定局的情況下,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一如老年人的姍姍來遲,終于反應過來要發力新能源汽車了。
2020年12月,由上汽集團、張江高科和阿里巴巴集團共同出資組建智己汽車,其中上汽持股54%,阿里巴巴持股18%。陳虹親自掛帥,上汽總裁王曉秋任董事長督戰,在上汽內部,智己被命名為“一號工程”。
陳虹王曉秋不過掛名而已,真正干事的是智己汽車聯席CEO劉濤。
劍走偏鋒
2023年的關鍵詞,不用多言,80%的汽車從業者都會選擇“卷”。卷產品力,卷價格,卷銷售,卷公關,從上到下,都很卷。
搞新能源,不僅卷企業,更卷老總,老總不親自代言,都不好意思叫年輕化品牌。理想汽車CEO李想號稱微博大王,上汽通用五菱品牌事業部副總經理周钘號稱微博小王,小鵬汽車CEO何小鵬碰瓷華為未果,蔚來CEO李斌一直表現得很優雅。
平心而論,目前新能源車企老總里面,劉濤真的有些小家子氣。自黑不像自黑,營銷尷尬硬上。
有句話叫做“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李想余承東經常放大炮,博取流量,最后用銷量證明自己。
智己汽車成立不過三年,也很快打響了知名度,這里面劉濤的負面操作就占據了一半的功勞。
劉濤談產品,“理想L9開起來像是老款GL8,現在車企精力偏離了產品本質的需求,產品應該解決用戶真實的需求而不是炫技,比如使用特別巨大的屏幕”。
結果理想L9賣爆了。
“智己L7 PK蔚來ET7,沒有輸面。雖然短期內可能沒有賣過蔚來ET7,但最終一定會賣過它,核心來自于產品。”
結果智己L7推出一代后再無換代……這曾經花40多萬購車的老用戶,心里是什么感想,才買了一年的新車就此成為絕唱!
劉濤談用戶。“決定花40萬元買燃油車的用戶,其實是很無奈的,或者說是很悲慘的。很奇怪年輕人為什么還沉浸在A創建的傳統價值體系里。”
BB
花40萬買車還很無奈、很悲慘,劉濤這高高在上的話語,太不食人間煙火了,這樣的CEO日常生活肯定不會像任正非一樣自己開車,自己坐飛機。
劉濤親自開車。在高速公路上,短短兩分鐘,占用應急車道、變道不適用轉向燈、連續變更兩條以上機動車道、超速20%,一連違反了5條交通規則。
如此神操作,還錄制成官方宣傳視頻。這是劉濤本人的意思,還是公關部的意思?
劉濤談行業。2022年11月針對潮州市特斯拉失控,造成兩死一傷事件,劉濤發微博指責特斯拉“信口雌黃”、“傲慢冷酷”、“草菅人命”。
結果法院查明,鑒定機構出具的鑒定意見書中載明: 可以排除特斯拉牌小型普通客車因制動裝置、轉向裝置故障而導致事故的可能性。
上行下效,智己汽車聯席CEO都這么“信口雌黃”了,下面的人更是“傲慢冷酷”。
今年6月份,我們和智己汽車的公關公司簽訂了一份合同,對方無緣無故違約不付款。公關公司人員在工作群從8月7日起一言不發,全程私下溝通,最后表示私下溝通完全不作數。永遠在耍小聰明,這就是智己的做事風格。
做大事走正道
劉濤希望通過更多出圈的方式加快智己的市場拓展速度和質量。這沒有錯。
《孫子兵法》里面說,“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打仗這個事兒,要出奇制勝。但是出奇有個前提,就是正道而行,守法經營。
如果一家準備做幾千億市值的車企,整天琢磨省個幾十萬宣傳費用,用偏門新聞去吸引消費者,這不是正道。可偶爾為之,但長此以往,就入了歧路。高手出招,講究光明正大。
劉濤從技術出身,是個非常優秀的技術人員,初掌大權,可能并不太熟悉市場和品牌。
1997年,劉濤大學本科在吉林工業大學,當時中國汽車工業的“黃埔軍校”。畢業后劉濤來到上海,加入上汽集團后一干就是25年。
從一個技術員,到港大-復旦IMBA深造,2010年主導開發中國首個基于3G的車聯網系統「inkanet」,2017年從上汽乘用車產品規劃總監的崗位切換到上汽集團總部質量和經濟運行部門工作,受命擔任“一號工程”L項目、也就是智己汽車項目組的副組長,現任智己汽車聯席CEO。
放在任何一個人身上,就是生活中妥妥的主角,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奮斗史。這25年即便是拍成電視劇,也可以稱之為“縱橫半生”吧。
技術出身的人,做起營銷來有些小家子氣。該花的就得花,請了湯唯和金晨來代言,這得花多少錢呀,效果呢?買車的車主不會看是誰代言,再喜歡金晨,也不會少一分車價,反而會想到:這代言費有我車貸的貢獻。
每個神槍手,都是子彈喂出來的。同理,最強的公關,都在甲方。
原因很樸實,甲方有足夠的資源、足夠的資金去試錯,次數多了,自然成為了高手,實戰才是最好的老師。
身經百戰后,劉濤本來應該變成熟了。結果他沒有。
一條疑似智己CEO劉濤與自家產品經理的對話錄音視頻流傳網絡,引起人們的關注。視頻中的內容被諸多媒體概括為“智己CEO不滿自家產品經理拿LS6和小鵬G6當對手”。
大家沒有發現嗎?一家車企CEO,動不動就是發表不當言論,動不動就是發脾氣。這就是當家掌門人的格局嗎?
不僅僅是劉濤,智己汽車智能駕駛項目高級總監脫悅也是個非常奇怪的人物,長得漂亮有話題,但是脫悅除了顏值以外,技術經驗資歷夠格嗎?
接下來幾年,所有新能源車性能制造工藝,供應鏈,配置都會差不多!
最后拼的是什么,品牌和生態!是品牌的背書,是創始人和CEO的人品,是企業的格局和價值觀,以及對用戶的經營和管理。
CEO整天就是發脾氣,和人爭吵,違約,這樣一家公司,頂多是個小作坊,而不能夠稱之為一家大車企。大的企業,需要有容乃大,需要從容優雅,就好像何小鵬AEB大戰華為,被余承東教做人立馬服軟,這才是成熟企業家的處事方式。
一家沒有任何契約精神的車企,一家善于走偏門的車企,一家雞賊的車企,它是不會被大眾信任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