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道德經》是老子對人生和社會深刻觀察之后,總結出的智慧結晶,其中揭示了很多人生和社會中的規律。學習《道德經》可以使我們更好地認識人生、認識社會。
本文講一講,為什么說樸素是人生的高境界。
道德經
老子《道德經》講:“五音使人耳聾,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這句話意思就是說,美妙的音樂聽多了,會傷人的耳朵。鮮艷的顏色看多了,會傷人的眼睛。美味吃得多了,會傷害人的胃口。貴重物品會誘發人想得到的欲望,使人心懷不軌。所以,圣人有了基本的生活條件就滿足了,不追求多余的東西,只過著樸素的生活。
現代社會的富裕人群中流行著一種富貴病。他們經常吃精細的食物和魚肉等營養食品和高級補品,生活講究享受,結果很多人得了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肥胖等富貴病。出現富貴病都是由于收入高了以后,食入的營養過量造成的。過多地食用營養東西有時給自己帶來了幸福感,但帶來更多的是麻煩。
人往往在基本生活條件具備以后就開始有更多的追求,想要錦衣玉食住大房子,有社會地位追求幸福生活。但經過艱苦地工作得到這些東西后才感到,得到的幸福很少得到的苦惱卻很多。而且越努力追求幸福,苦惱就越多。
大詩人蘇東坡一生追求為國效力建立功名,為官生涯非??部?,曾三次被貶官。他在經歷了人生的輝煌之后感慨,樸素平常才是生活的高境界。世界最著名的鋼琴家之一霍洛維茨說:“我用一生的努力才明白,樸素才是最有力量的”。他的演奏沒有花哨的技巧,沒有多余的動作,質樸而感人。
霍洛維茨
物極必反,事物發展到極端就會返回,走向最初的方向。人往往在體驗了奢侈的苦惱之后才明白,樸素簡單是更高的境界,應該返回樸素的生活。
寫文章也是這樣。蘇聯大文豪高爾基認為,寫文章的最高境界是樸素。有真感情,就是好文章。用華麗的言辭表達感情是花言巧語,只有樸素的表達才是真感情。像蘇東坡、王安石、李白等這些大文豪都不喜歡用華麗的言辭,而是文風樸素。
有人問雕刻家米開朗基羅怎樣雕刻出大衛的。他說,我在采石場看到一塊大理石,在它身上我看到了大衛。于是我把多余的東西去掉以后,大衛就成了。
去掉多余的東西就是美。生活也一樣,簡單樸素沒有多余的東西是高境界。
老子提倡“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生活要簡單樸素。老子講:“大智若愚”,外表普普通通的才是大智慧之人。老子講:“大道至簡”,最大的道理是很簡單樸素的。有些人把一個道理總結得長篇大論,有的人卻總結得簡練、簡單。后者比前者往往更有智慧。
可以說,簡單就是智慧。對自己的現狀滿足的人,就是一個圓滿的人,因為他已經感覺什么也不缺。他已經不需要再用什么華麗的服飾來顯示自己,贏得別人的稱贊,所以外表總是樸素的。感覺自己欠缺的人,才會用華麗的外表去贏得別人的稱贊。
可以說,外表華麗的,內心往往欠缺。外表樸素簡單的,內心豐滿。
老子
人往往經過了奢侈以后,會感到樸素是人生的高境界。
老子對人生問題的總結,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它引領著我們走向人生的更高境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