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上架今年第四批次土地出讓的首宗宅地,其中公告第三部分明確寫明:“本次國有土地使用權掛牌出讓按照價高者得原則確定競得人。”這意味著廣州成為首個取消地價上限一線城市……
01 廣州官宣取消土拍限價
昨日,據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官網顯示,黃埔區掛牌今年第四批次土地出讓的首宗宅地,值得注意的是,在該地塊的公告內容中,出現了“本次國有土地使用權掛牌出讓按照價高者得原則確定競得人”,并未設置地塊最高成交限價。這意味著廣州正式執行“取消地價上限”的政策。
據了解,掛牌地塊為廣州市黃埔區護林路以南、鎮東路以東HPG-DS-26地塊,這是自傳出取消限價后,廣州上架的首宗涉宅地。
該地塊占地面積37711㎡,計容建面162157㎡,總起拍價394726萬元,折合樓面價24342 元/㎡(未扣除配建),用地性質為二類居住用地兼容文化設施用地,容積率4.3。
根據出讓要求,競得人須出資配建黃埔區文化館(文化館地塊設施計容建筑面積10000㎡,包括藝術培訓區4000㎡、藝術展示區1000㎡、藝術交流區1000㎡、輔助功能區1000㎡和小劇場3000㎡),建成后無償移交黃埔區文化廣電旅游局或其指定單位。
0218城土地出讓重回價高者得
事實上,土拍取消限價并不是“新鮮事”。據了解,目前已有至少17城新掛牌地塊取消地價上限,土拍重回“價高者得”。
據中指研究院監測數據,近期全國多地對土地拍賣相關規則進行了調整,自10月以來,22個集中供地城市中,新掛牌地塊取消地價競拍上限,恢復價高者得的城市有17個,包括成都、合肥、濟南、重慶、廈門、長沙、南京、福州、武漢、蘇州、青島、無錫、天津、長春、杭州、沈陽、鄭州,算上此次的廣州,已有18城土地出讓重回價高者得,目前僅北京、上海、深圳、寧波仍在執行限地價政策。
從已經落地“價高者得”模式的城市來看,供求關系較好的城市的核心區土地市場熱度已經開始回溫。其中濟南、重慶、合肥和廈門四城完成了新政后的首次土拍,根據中指研究院數據統計顯示,土地限價放開后兩周,濟南和合肥平均溢價率較限價放開前土地成交平均溢價率明顯提升,而重慶和廈門溢價率仍走低。
03 “地王潮”卷土重來?
在2014年到2016年,各地土拍十分激烈,有的地塊溢價率達100%甚至200%,“地王”如雨后春筍般冒出,給未來房價上漲帶來強預期。在當時土拍市場過熱的背景下,多城出臺了“限地價”政策。
有專業人士認為,當前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當前來看,除了部分熱點城市、熱點地塊競拍熱度較高外,底價成交現象增多,因此取消地價上限,讓土地重新回歸市場定價,也是順應市場形勢、順應供需關系改變的重要舉措。
中指研究院分析師孟新增指出,地價上限取消后,部分城市優質地塊成交溢價率提升,競拍熱度有所提高,有利于緩解當前土拍整體低迷情緒。
據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今年廣州共有10宗宅地觸頂搖號成交,主要分布在天河區、海珠區、荔灣區、番禺區等中心城區及近郊熱點板塊。此次取消“限地價”政策,有望進一步提升中心土拍熱度,帶動新房市場回暖。
廣東省房協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認為,在新的政策架構下,廣州恢復價高者得的競拍原則,意味著不再限制房價,也不再競配建、競自持。對開發商來說,就能根據房價水平直觀地計算出利潤空間,顯然這是在給市場讓利、休養生息,提振市場拿地的積極性。另一方面,當前市場預期較弱,競拍開發商不會很多,不會誕生高溢價地塊,利潤確定性較強。通過土地市場的情緒修復,帶動下游的商品房市場。
但具體效果要看具體地塊,目前市場情緒仍比較低迷,新房、二手房價格繼續下降,二手房掛牌、新房批售都在高位,需要市場消化到一定程度,有了觸底的跡象,供地新政的效果將會顯現。
對于“地王潮”是否會卷土重來,有分析人士認為,一些非常優質地塊可能會因為稀缺性成為“地王”,但由于購房者對未來房價的預期已經發生了變化,也沒有了過去的大環境,房企資金鏈和融資環境不太可能再支持大面積出現“地王”。
(封面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告知立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