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歡迎留言討論
轉載請于文首注明以下內容
【翻譯:馬術微學院/米琪,資料來自于apbc.org.uk
原文題目:Social Structure of The horse
原文作者:Debbie Busby】
1
社會結構
馬是一種社會性動物,它們生活在群體中,并且在群體中有一系列規則來規范它們的個體關系與行為。交流、協作、凝聚力是保證馬群穩定的三個要素。
生活在群體中,馬必須識別并記住自己的同伴,彼此協作,并保證群體內個體的聯系和團結。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都是馬用來溝通交流的。
馬是階層意識很強的動物,它們生活在合作的群體中。在自然狀態下,一個穩定的馬群通常由一匹公馬、幾匹母馬以及未成年的小馬組成。
成年但沒有配偶的公馬將離開馬群。母馬通常會留在馬群中,兩歲左右時在內部形成單身小型馬群。在群體內,馬也會結對以確保安全。馬通常會選擇年齡、體型和自己相近的馬作為伙伴。這種友誼將終生建立。它們會互相梳理毛發,一起玩耍。我們可以說馬群是一個基于親緣關系,但內部又實行著“追隨關系”的合作組織。
2
群體規模
一個馬群中,馬的數量通常最少是3匹,至多20匹。不過,一個大型馬群內部的社交圈往往也不會超過10匹馬。所以,在人工條件下飼養馬匹時,一定要注意空間和馬匹數量。一同放牧的馬匹過少,馬不能達到社交的效果;一同放牧的馬匹數量過多又可能會引起戰爭。10匹馬是一個比較理想的規模。
3
公馬的保護和協調作用
公馬在保護群體和維持群體凝聚力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公馬是馬群的重要協調者。公馬將母馬和它的后代們團結在一起。在馬群移動時,公馬通常也在隊尾,防止馬掉隊,保護整個馬群。除馬群母馬的發情期以外,公馬通常也會與單身公馬群中的馬自由交流。為了宣誓主權,公馬往往也會在自己跟隨的母馬群中留下馬糞作為標記。
4
母馬的領導作用
成年公馬保護馬群,但馬群真正的首領一般是最年長的母馬。這匹母馬在領導馬群生存、生活中最具有經驗和優勢。它比較熟悉遷移的路線和地形,了解潛在的危險和資源的位置,它可以帶領整個馬群尋找水源、牧草。它可以決定馬群何時前進、如何前進、何時飲水等。
5
馬群中的沖突
在馬群之中,個體之間會盡量避免發生沖突。群體內部的沖突會給馬帶來健康問題,也會消耗能量,導致群體在面臨外部威脅時能量不足,更會損害群體內部的團結。
當然,如果一個馬群中頻繁發生沖突,說明這個群體不穩定。馬的階層意識很強。在一種良好的群體關系中,從屬個體一般會服從或回避支配個體。而且,在真正的直接接觸發生之前,支配個體也會通過無直接接觸的威脅方式警告從屬個體。如果從屬個體不懼怕威脅,威脅便會不斷升級,直至最終發生直接接觸的攻擊。
6
共享與爭奪
在廣袤的土地上,資源的供應非常廣泛,無需爭奪的情況下,各個馬群可能聯合組成龐大的馬群。在大馬群中,每個小馬群都保持獨立,同時與其它群體積極互動。每一個小馬群都有自己的活動范圍。這個范圍也可能與其它群體重合。但是,當資源變得稀缺時,每個馬群會回到自己的家園。隨著資源競爭的加劇,馬群的領地意識也會增強,大馬群會重新分裂成為獨立的小馬群。
本文編輯
米琪 編輯
加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