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西安11月21日電(記者阿琳娜)記者21日從陜西省教育廳獲悉,近年來該省從“強統籌、搭平臺、拓領域、促規范”四個維度精準發力,縱深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大國工匠、能工巧匠,推動區域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全面提升職業教育對陜西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力和貢獻力。
自2019年起,陜西省連續印發《陜西省構建全鏈條產業技術創新體系推動產業創新發展若干措施》《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實施意見》《陜西省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了全省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的推進路線圖。
據介紹,陜西提出了“構建產教融合發展格局,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提升人力資源質量,推進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任務。此外,發揮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的示范引領作用,認定23個省級產教融合型企業,推動建設開放型、共享型、智慧型實訓基地,建立覆蓋主要專業領域的教師企業實踐流動站,持續建設示范性職教集團(聯盟)。
陜西積極推動陜西職業學校結合區域產業特色和自身發展優勢,對接產業園區、行業企業,建成一大批職業教育聯盟、職教集團、產業學院、實訓基地、市域產教聯合體、產業鏈產教融合共同體等。支持各高校在優化專業布局、校企聯合培養、校企組建集團聯盟、校企合作共建共享等方面搭建校企合作管理、技術平臺,為企業和學校提供全方位支持和服務。
陜西職業教育以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不斷拓寬服務領域,提升服務能力。充分發揮職業教育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主陣地作用,大力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等多種形式的社會培訓1324.7萬人次。高職院校面向中小微企業廣泛開展應用技術開發、科技成果推廣等,2022年度橫向技術服務到款額達到9371.05萬元,產生的經濟效益達到61978.915萬元。
同時,陜西高職院校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探索海外辦學模式,在坦桑尼亞等國家設立5所海外合作辦學院校,26個專業教學標準與293個課程標準被國(境)外采用,為“走出去”企業提供服務;積極落實中國—中亞技術技能提升計劃,陜西職業技術學院組建“一帶一路”職教聯盟等。(完)
來源:中新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