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本公眾號,每日收到干貨
關注本視頻號,預約最新直播↓↓↓
0
本次內容提要
前段時間,我整理發布了我的大一期間日記,參見:
現在繼續發布大二期間日記,參見:
本次發布的是1999年11月19日-12月14日的日記。
這期間的記錄,主要是生活方面的記錄。
其中有個相對重要的信息,就是我在考慮考心理學專業的研究生。
當然,這個打算,后面是有變化的。
這期間的內容,仍然看不出什么主線來,可見還是缺乏明確方向,導致生活重心不明,注意力比較分散。
其實這樣是比較耗費能量和精力的。
如果能有個明確的方向,“萬變不離其宗”,圍繞著這個方向來生活和行動,那就“處處留心皆學問”,一直會有成長了。
所以,還是希望大家能以我為鑒,爭取早日確定自己的人生方向。
以下是日記正文:
1
生活記錄
朋友來信,讓談宗教?;匦胖斜磉_了這樣一種意思——終有一天,會向那神圣領地(境界)尋求救贖。
周末是該給自己放假的。好多個周六都遠離書本,今天也不例外。
在校園里玩球可以痛快些, 涉足“精彩”的商品世界,卻容易困惑。 柜架上琳瑯滿目,究竟什么是我所需。市場經濟還要求人們會辨別真偽……
《青年文摘》99.12上幾句話:
“一切的知識都是徒然的,除非是有了工作;
一切的工作都是虛空的,除非是有了愛。” ——紀伯倫
正合我心。
“要錢就沒尊嚴,要尊嚴就沒錢。錢和尊嚴,你選哪個?”
心靈高貴者的回答是“尊嚴最重要”。在這個“沒有錢萬萬不能”的世界, 心靈高貴者能甘于物質的匱乏,固守自己的精神家園,“不為五斗米折腰”。他們的富有,豈是賣身求榮追名逐利之輩可覬覦。
猶豫、躊躇、想破腦袋,不如一句鼓勵的話。它讓你一下子開竅,又勇敢向前闖了。——排戲時的感受
晨,去同學幫我放車的地方瞧了瞧,那里確無。
現在的感受:我失去過很多遠比此物重要的東西,而且 對“失去”正慢慢習以為常。 我知道,失去的不是我最寶貴的東西。到失去最寶貴的東西——生命的時候,我又不會知道了。所以,何以為憾?
中午,到車棚又找回了那車——不知它怎么著呆那兒去的,這次經歷提醒我生活要細心一些,做事不能丟三落四。
晚,迎新節目一檢。不關心結果,過程即目的。后來讀《孟子》,上有一言:“ 大人言有未信,行有未果,唯有義已矣。 ”That's right。
上午,鄧論課老師建議:早做準備。
晚間,識××。巧了,是心理系研究生。講座結束,隨其到宿舍,談各自對學科的認識。
他很高興地積極評價我,說我這樣的他在身邊很少見到(其實我自知,不就是看過幾本書,又愛跟人談罷了)。
建議讀馬斯洛等人本主義,補數學知識(他本人正鉆數學入迷)。
對心理系的研究方法——人本or行為——開始再思考。
2
人生思考
中午和***通電話。一刻鐘里,除了得知他奔四級很吃力的情況,幾乎沒什么內容。我的不愿多言的習慣仍因愛莫能助而保持著,沒能提出什么有效的建議。
這次談話是可有可無的嗎?電話費花了六塊呢!——這樣提并非計較經濟損失,是為曾耗費的一些東西找個記號。
生命中無聲無息毫無痕跡消失的東西是時間,在人的一生中,能有多少有聲息有記號的時光。大多是無意義地耗費了。
難怪哲學家重視人生體驗,因為體驗即當時當刻產生,稍縱即逝。
記錄、回憶皆不可得。
人做事時的體驗直接關系著人做下一件事的方向或效率、質量等(比如我現在就在為打電話那件事尋找“體驗”。
如果當時真有清晰的能夠言明的感受如快樂、滿足、溫馨等,現在決不會這樣下筆艱難)。
也就是說效果是積累著的——這里,我并未排除遺忘這個事實。
因為遺忘只是暫時的,一時想不起的,被記憶忽略了的事終將影響(盡管不一定占支配地位)人的行為。
那么,無體驗也應該作為一種帶記憶信號的體驗為心靈所吸收,并最終(其實是“一直)影響我們的行為。
但是好的影響還是壞的影響就很難說了。不過可以這樣說,智者能利用積極因素,化解消極因素,不管什么樣的體驗都是他們的財富。
那么, 讓我們不要去追問體驗的意義吧。這世上沒有真正浪費過的東西,全在你的生命里, 而你的生命本身,也不是一種浪費!
何必表達?
一直都在體驗生活、參悟生命。真實的體驗是無法用筆記錄下來的。
那鮮活的已被時間帶走,記下來的只是僵死的標本;時而有悟,時而若有所悟,有了悟,便可存于靈魂深處,無需訴諸筆端立字為據。
若有所悟是不成熟的悟,用筆來引導思路往往是不成功的,很容易被那不精確的帶歧義的文字導入歧途,讓你的所悟面目全非不說,還可能遭遇四面文字壁無以自拔的窘境。
真正的境界:說不出、寫不出、不必說、不必寫。
上天呵,請讓我沉默!
記憶——人的記憶究竟有多大能力?……
記憶是我們體悟時間的唯一手段。
“逝去的事件往往在回憶中獲得了一種當時并不具備的意義?!?/p>
……從人記憶的內容可區分人的類別。
3
其他生活記錄
寫信,幾度不成。做上一段時間的其他事,遂可一氣呵成。
12.3
在給林×的第一封信中,首次道出了考北師的打算。以前只是朦朧地想,避談。現在正式提出,讓自己明確目標,也不再尋求退路了。
人做決定,深思熟慮之外,情境的激發也很重要。
深刻的理性和豐富的感性是成為至人的條件。
12.4(周六)
去另一大型超市——“家樂”,買了兩本書——別的沒什么值得買的,而有了那兩本書,覺得很滿足。
12.7
寫信,兩頁紙已畢。由于覺得有說教的意味,決定重寫。
親人、朋友、同學以各種方式祝福我。我有些受寵若驚,雖然一直想不出“快樂”的原因,卻一個勁地接受祝語;也想不出為什么要過得有別于平常。
但還是在晚歸時買回些花生米到宿舍后,大家同樂。
與家里通了電話,又接到倆,人們都以不一般的眼光看待這個日子,我也無法拒絕“感動”。
作于1999年11-12月大二期間
覺得好看,請在文末幫忙點個“在看”↓
這樣可以讓更多人看到
學習生涯規劃與志愿填報、咨詢相關問題,有以下四種方式可以跟我鏈接:
1、直播:點擊下方按鈕,關注我的視頻號,預約直播(如果顯示過期,可點擊預約最新直播),直播時可留言或連麥咨詢;
2、加群:點擊下方按鈕,關注本公眾號,在后臺回復“加群”,按對應身份加入“任煒老師生涯支持群”,將每天收到生涯規劃相關資訊;
3、微信:添加我的微信,隨時可向我提問咨詢(均為本人親自回復),還可索取生涯規劃、志愿填報的干貨資料合集。
添加任煒老師微信
4、培訓:我將長期開設生涯規劃與志愿填報培訓,家長和從業老師皆可報名,參見文章說明: 滿10人即可開班,可加上方微信咨詢報名。
若有其他需要,可掃碼查看:
關注本公眾號之后,在公眾號后臺留言發送以下關鍵詞,可收到相關文章:
1.高一選科:“選科”
2.高中規劃:“高中”
3.成績提升:“提分”
4.專業選擇:“專業”
5.綜合評價:“綜評”
6.志愿填報:“報考”
7.文科出路:“文科”
8.低分出路:“低分”
9.就業形勢:“就業”
10.考研形勢:“考研”
11.就業準備:“準備”
12.生涯教育:“教育”
13.心理調適:“心理”
14.勵志故事:“努力”
15.幸福秘訣:“幸福”
16.學習規劃:“學習”
17.高考減壓:“減壓”
18.錄取分析:“錄取”
19.是否復讀:“復讀”
20.大學規劃:“大學”
志愿填報文章合集:“合集”
高中生升學規劃免費課程:“課程”
操作方式:在本篇文章上方點擊藍字“ 任煒老師”,在下方圖示界面中, 點擊“ 發消息 ”,填寫關鍵詞發送,即可收到相關文章。
如有其他問題 ,也可以在我的公眾號后臺輸入關鍵詞搜索,會出現很多相關文章。
見本文中的說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