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去爬山,發(fā)現(xiàn)褶皮黧豆的果莢熟了。它們看起來就像長了刺的毛肚,表面有一道道黑色褶皺,并覆有褐色毛刺。這一眼看上去,立刻就勾起了我的痛苦回憶。
褶皮黧豆 (Mucuna lamellata) 或者叫褶皮油麻藤,為豆科油麻藤屬植物。我第一次認識它還是在大學的野外實習里,帶隊老師熟練地摘來一個果莢剝開,弄出好幾個豆子來。豆子大約是食指指甲蓋這么大,表面有豹紋,樣式非常精致美觀。如果按這個樣子,推出一款小錢包、小手袋,或許會受歡迎?
然而,當后來我自己在野外遇到褶皮黧豆時可是吃夠了苦頭,這果莢表面的毛刺是真能扎啊!!!這滋味不比摸到洋辣子好受,又癢又痛,非常折磨。毛刺又細又小還不好拔,后來我是反復用膠帶粘才弄出來的。我就奇了怪了,為什么當時的帶隊老師就一點事沒有?難道他的手皮厚到足夠防扎嗎?
回到這個周末,我摸了摸口袋和包里,似乎沒有什么足以抵御毛刺的東西,只能讓這幾個刺毛肚繼續(xù)呆在藤上,美麗的豹紋種子與我無緣了。
作為一種油麻藤屬植物,褶皮黧豆的花與常春油麻藤(Mucuna sempervirens)的非常像,只是花序要短一點,它的花序基本上是個球型,一小串一小串的。
同樣的,褶皮黧豆的花朵也是閉鎖的。理論上,它的花需要松鼠等力氣較大的哺乳動物去拍打拍打,才會把花蕊吐露。關于這一點,可以看我之前寫的常春油麻藤文章,里面有更加詳細的介紹,還有一些松鼠訪花的視頻。( )
↑這兩個花序中的大部分花都被暴力破解了
但實際上,有很大一部分的花朵會被昆蟲強行破解。雖然它們的力氣不夠大,卻也能慢慢把花朵啃出一個大洞,然后進去飽餐花蜜花粉。這種行為一般被稱為“盜蜜”,被認為是一種“不正常”的訪花行為。
與常綠的常春油麻藤不同,褶皮黧豆是一個落葉的藤本植物,它的莖和葉更像是葛。其葉為寬大的三小葉,表面略有點絨毛;莖較纖細,稍帶木質(zhì),無法像常春油麻藤那樣長出虬龍般的氣勢。
等再過幾個月葉片凋落,褶皮黧豆的果莢會更好找一些。如果各位讀者也想弄一兩顆豹紋種子收藏,請務必做好防護,不要像我一樣被扎得嗷嗷叫。
作者:蔣某人
圖片:蔣某人
本作品采用 (CC BY-NC-ND 4.0) 許可協(xié)議進行許可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nd/4.0/deed.zh
轉(zhuǎn)載請務必保留以上聲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