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談擎說AI 作者:鄭開車
造車這件事,雖然大家資源稟賦各異,但美股似乎是共同的目的地。
成立不到三年,極氪終于要赴美上市了。
有資金技術等資源,再加上本身強大的品牌打造能力,吉利成功的打造出了近千億估值的極氪。IPO這條路,極氪顯然比特斯拉、蔚小理都要快。雖然有背后有吉利的支持,但這個IPO的速度還是驚掉了不少投資人的下巴。
極氪IPO,被外界解讀為傳統造車勢力的一次有力反擊。只不過,細看之下,這手反擊雖然來勢洶洶,但還是少了幾分內力。
這次IPO,計劃募資金額不高,計劃融資10億美元,相比180億美元期望估值,這個募資計劃還是偏保守了一些。保守的募資計劃往往會事出有因,要么是行業估值不理想,要么是對自身成長價值不夠自信。
總之,調低計劃募資,可能更容易IPO成功。畢竟,成長性沒有真正兌現之前,估值依然會有變數,而且當下市場對新能源車企的估值并非最高點,保守一點也顯得更加務實。
從外部視角來看,這可能與極氪財務上對資金的需求有關,畢竟兩年半的經營后,極氪累虧高達160億元。天眼查APP數據顯示,今年2月份極氪A輪融資7.5億美元,彼時估值達到了130億美元。
持續虧損之下,“車二代”終究是要“獨立”的,走出母公司的臂膀,獨自經營自負盈虧,也是極氪終究需要走的一條路。
//極氪IPO意在“止損
吉利拆分極氪,并使其獨立上市的計劃很早就在籌劃了。2022年10月,吉利汽車就計劃極氪拆分上市。那么,為什么要拖到現在才上市?
從財務上看,拆分上市的條件也已經成熟。
根據招股書的數據,極氪2020年到2023年的營收分別為31.85億元、65.28億元和318.99億元,2021年、2022年的營收增長率分別為,104.94%以及388.69%。
這是個什么概念呢?
我們來看小鵬,相對應的報告期,小鵬的營收分別為58.44億、209.88億以及268.55億,2021年、2022年的營收增長率分別為259.12%以及27.95%。
也就是說,2021年到2022年,極氪的營收規模和增速都超過了小鵬汽車。
對比美股上市的蔚來和理想,后者的2022年的營收分別為455.07億和452.87億,增長率分別為37.19%以及67.67%。如果接下來極氪能保持相近的增長率,那么,極氪很可能在營收規模方面后來居上。
至少就目前而言,蔚來營收>理想營收>極氪營收>小鵬營收。
再來看凈利潤。
2020到2023年,極氪的凈利潤則分別為1.04億元、-45.14億元和-76.55億元。同期小鵬為-27.32億、-48.63億以及-91.39億。顯然,極氪營收更多,虧損更少,經營質量比小鵬要高。
另外兩家,理想虧得更少,同期凈利潤分別為-1.66億、-3.21億以及-20.32億,蔚來同期凈利潤為-53.04億、-40.17億以及-144.37億。
就虧損來說,蔚來>小鵬>極氪>理想。
巧了,目前理想美股市值就有448億美元,大于小鵬163億美元,大于蔚來138億美元。也就是說,從利潤估值的角度來看,如果極氪估值180億美元,那么正好處在理想與小鵬之間。
總體來看,無論是從營收估值還是利潤估值,以極氪當前的規模和盈利能力,已經到了一個可以獨立IPO的節點。
談擎說AI認為,自身經營條件成熟之外,極氪上市可能更多的愿意外部環境因素影響,此時極氪上市,可能意在止損。
首先是估值上止損。
受市場周期影響,二級市場正在經歷一個逆成長性周期。此時極氪上市,對于吉利等股東們來說更多意味著估值上的“止損”。
從外部環境來看,不管是科技賽道,還是新能源車賽道,成長性估值遭殺,蔚來從600多億美元市值跌到138億美元、小鵬從300多億跌到160多億美元,就連特斯拉也從萬億市值跌到7000多億美元。
即便是極氪再等下去,也未必有一個好的估值窗口,倒不如此時上市,靠著自身經驗質量以及增長能力,來盡可能地搏一個比較好的估值,最起碼要比小鵬估值更高。
極氪是有這個底氣的。
一方面,極氪的單車均價比小鵬更表現更好。
以2022年的數據為例,用車輛銷售收入(196.7億)以及2022年極氪銷量71941輛。
核算,極氪單車收入約為27萬。同期蔚來為37萬、小鵬21萬、理想33萬。
另一方面,極氪的毛利率表現更好。
毛利率方面,極氪上年毛利率10.5%,同期理想為21.22%,小鵬毛利率還未轉正,蔚來只有1.28%。
MPV極氪009上市拉高了極氪上半年的單車平均售價,上半年單車平均售價為30.9萬元,同比提升了3萬元。另外,隨著產品銷量上升,再加上吉利產業鏈的支持,極氪造車的成本也在下降。隨著這些優勢進一步顯現,極氪的業績可能有更多的釋放空間。
所以,此時IPO也許并不是一個最好的時機,但確實是一個估值上比較合適的時機。
其次,財務上的止損。
這里的財務并不是指的極氪,而是吉利。吉利不只有極氪這一家品牌,但極氪確實是虧損較多的一個。
今年8月份,吉利發布上半年財報,公司總營收同比增長了25.8%,同比微增1%,并且毛利率14.4%。比去年同期減少了0.2個百分點。這份差強人意的凈利潤數據中,極氪、領克帶來的虧損影響很難被忽視。
接下來,整個汽車行業的競爭都會變得更加激烈,不僅是新能源市場,燃油市場的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因此,財務上,吉利確實有不小壓力。
實際上,如果持續虧損下去,極氪對吉利的財務而言,影響不亞于是一份“不良資產”,如果極氪獨立上市成功,那么,吉利的壓力也會相對更小一些。
也許,極氪上市不僅是一種“審時度勢”,也可能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哪怕是明知二級市場的“逆成長周期”中,市場并不會給出一個讓人滿意的價碼。
//IPO之后,“車二代”極氪走出舒適圈
對于極氪來說,IPO意味著在品牌、產品、制造等方面,要真正的“長大成人”,決定自己的命運。
招股書顯示,極氪的募資計劃中有90%的資金需求與進一步擴展業務有關,比如投入研發,增加產品組合,進一步完善服務網絡補能設施網絡等。
也就是說,在產品能夠真正的實現規?;煅芰χ埃瑯O氪還需要相當一部分的來自二級市場的新鮮血液。
從業務結構上來看,主營的汽車銷售業務亟需形成更強的正循環能力。
極氪業務中,汽車銷售占比61.9%、電池和其他部件銷售占比34.6%,研發服務及其他服務占比3.4%。三大業務中,極氪汽車銷售業務的毛利率其實沒有想象中那么高。
對比來看,2022年極氪車輛銷售的毛利率為4.69%,蔚小理同期為13.70%、9.45%和19.09%。
毛利率這么低,是因為產品投放初期的以價換量市場策略使然。
一個事實是,極氪的營收大部分是001撐起來的。極氪品牌銷量占比來看,2023年1月份之前,極氪旗下只有001這一款產品,2022年10月開始交付之后,銷量連續三個月在1萬輛以上。
2023年2月,新車交付之后,極氪001銷量占比極氪下降到88%,到7月份,最低下滑到了51%,而9月份又回到了71%。
由此來看,極氪001銷量占比依然很大。
極氪明白,靠著極氪001以價換量不可能“一招鮮吃遍天”,于是緊接著又推出了極氪009、極氪X,分別對應是獵裝MPV,以及年輕個性化SUV細分市場。
以價換量之外,極氪放出的大招是“產品定位、細分市場致勝”。今年10月底,起售價76.9萬元的極氪001FR上市,是極氪一貫的市場策略極致的表現。
可這策略能成功嗎?還有待觀察。
極氪X、極氪009等新車型上市之后,品牌逼格確實上去了,單車售價也上去了,極氪站穩了豪華市場。雖然價格上去了,但001銷量占比依舊很高。
當然,這也可能與生產端有關。
一方面,極氪自主工廠產能不足的情況下,可能依舊需要把部分車型交給吉利生產,也就是說即便是走到了IPO這一步,在生產上,極氪可能仍然沒有完全的自主權。
另一方面,對于極氪來說,新產品發布投放市場到產能釋放也需要一個爬坡的過程。001的產能已經比較充足,但其他產品線能否順利完成產能爬坡,還是未知。
無論是哪種原因,一個不容忽視的情況是,留給極氪的時間不多了。
從數據上來看,001銷量增長的動力在下滑,銷量數據顯示2023年1-9月,極氪001的累計銷量達到52998輛, 同比下降26.33%。
從招股書來看,推出多款車型,并且進一步研發更多的車型投放市場,把產品線鋪開,是極氪選已經選定的一條路。
招股書顯示,2020-2022年度及2023年前六個月,極氪的研發費用分別為0.23億元、31.60億元、54.46億元與31.89億元。費用率分別為1%、48%、17%和15%。我們拿2022年的研發費用來比較,理想的研發費用率為15%、蔚來為22%,小鵬為19%。
進一步來看,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極氪有50%的費用是咨詢費、SEA(吉利浩瀚架構)許可費以及驗證和測試費。
也就是說,研發費用中有一半其實都是給了吉利,用于在浩瀚架構上做新車型的開發。急切地開發新車型投放市場,似乎也從側面說明,此前細分市場定位,小眾品牌格調的戰略并不能撐起來營收規模增長。
特斯拉、理想、小鵬以及零跑都曾經證明,造車真正成功不是小眾市場的成功,而是大眾市場的成功。
極氪001銷量為啥那么好?不是因為他是一輛獵裝車,而是在整個中大型車這個大市場極氪001都很能打。所以,即便是再深掘MPV等細分市場,確實也撐不起來實打實的銷量。極氪真的缺的是001之外找到另外一款大眾市場的產品。
這個產品,就是亮相廣州車展的極氪007。
極氪007帶來的是800V平臺,雙電機,起售價22.99萬元,此外,007搭載8295芯片、90英寸智慧燈幕、三激光雷達,硬件配置拉滿。
在中型車這個市場上,極氪顯然壓上了更多籌碼。
相比過去極氪品牌的產品,極氪007所面對的這個市場更理性,競爭更為激烈,這個市場不僅有特斯拉Model3,還有小鵬P7以及比亞迪漢EV,是新能源競爭最激烈的市場。這也意味著曾經的“車二代”開始走出了舒適區,走到了新能源汽車最重要的主戰場。
“這個市場極氪并不具備壓倒性的產品優勢。”某品牌銷售小郭表示:“從新發布的極氪007的產品信息來看,極氪似乎還在強調產品的硬件參數,但這個市場的用戶做決策時,經過試駕體驗,智駕能力往往會成為最后成交的關鍵因素,這方面極氪的優勢并不明顯?!?br/>
2022年,極氪曾經表示將在2024年投產面向C端消費市場的L4級自動駕駛汽車,極氪也與Mobileye合作,為極氪汽車的智駕能力鋪路。
曾經的豪言壯語逐漸到了落地的時刻,極氪會交出一份怎樣的答卷?這份答卷能不能讓市場滿意?或許接下來的二級市場會給出最公允的評判。
極氪IPO表現究竟會如何?值得我們共同期待。
免責聲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內容和已公開的資料信息,展開評論,但作者不保證該信息資料的完整性、及時性。另: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文章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以文會友,行業交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