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別低估《北平無戰(zhàn)事》編劇的歷史功底,這部歷史大劇的主要脈絡和人物都是有歷史原型的,記得當年戴笠機毀人亡時被懷疑的幕后小黑手嗎?記得在北平逮捕川島芳子的特務頭子嗎?沒錯,正是抗戰(zhàn)勝利后的軍統(tǒng)(保密局)北平站站長馬漢三,跟劇中的“馬漢山”僅一字之差,這叫“似是而非”的文字技巧,但是人設和結(jié)局大同小異,馬漢三最終確實死在自己人手里。
馬漢三原本出身于馮玉祥的西北軍,早在戴笠剛剛組建“復興社特務處”的30年代初期,由于經(jīng)常要到北方執(zhí)行任務,而特務處在平津察綏一帶又暫時沒什么勢力,所以經(jīng)過王天木、陳恭澍等人的招兵買馬,馬漢三在1931年投靠了特務處,不久被任命為察綏站站長(很小,當時的站都沒幾個人,以搜集情報為主)。
1933年戴笠組織人手“密裁”華北大漢奸張敬堯時,馬漢三表現(xiàn)出較強的組織和行動能力,很受戴笠的賞識,從此在特務處順風順水。
抗戰(zhàn)爆發(fā)后,軍統(tǒng)(這時候才改稱)在平津的地下組織不斷遭到日本人的破壞和搜捕,犧牲還是很大的,而馬漢三也因身份暴露遭到追捕,1940年不得不只身逃離北平,輾轉(zhuǎn)在重慶、綏遠等地的軍統(tǒng)機關(guān)任職。
抗戰(zhàn)勝利以后,為獎賞原華北軍統(tǒng)人員的“苦撐待變”,戴笠任命馬漢三為軍統(tǒng)平津辦事處主任,公開的職務則是“國民政府平津肅奸委員會主任”兼北平行營二處處長。
就在這一期間,馬漢三抓捕了著名女漢奸川島芳子,也搞出來什么“九龍寶劍”失而復得的傳聞,總之利用懲辦漢奸的權(quán)力,馬漢三大肆貪腐,短時間內(nèi)積累了大量財寶,這跟《北平無戰(zhàn)事》里面馬漢山的“身家”那是對得上號的。
諜戰(zhàn)劇《潛伏》里面,也有戴笠到平津視察、懲辦軍統(tǒng)北平站長馬漢山貪腐行為的橋段,說的都是這個家伙,只不過在劫收過程中,其實軍統(tǒng)上下那是天下烏鴉一般黑。
因此在有關(guān)戴笠的死因中,始終有一種說法,即馬漢三派遣心腹女特務,在青島機場時動了手腳,因為他知道戴笠的手段,一旦大肆貪腐的罪名坐實那肯定沒有活路,所以先下手為強。
不過事實究竟如何,迄今沒有定論,但是戴笠之死,確實讓馬漢三逃過了一劫,1946年軍統(tǒng)改組為保密局,馬漢三轉(zhuǎn)任保密局北平站站長,這時保密局當家的是鄭介民,跟戴笠、毛人鳳不是一條道上的,所以馬漢三能夠繼續(xù)混下去。
但是要注意一點,“保密局”是由原軍統(tǒng)的核心秘密部分改組而來(公開的單位都劃出去了),所以并非什么明著掛牌的公開機構(gòu),而馬漢三的公開職務正是“北平市民政局長”,而不像《北平無戰(zhàn)事》里面所設定的那樣先離開軍統(tǒng)后成為民政局長,所謂的“老站長”,歷史事實是馬漢三有著公開和秘密兩個身份職務。
民政局主管著民生物資調(diào)配的業(yè)務,所以馬漢山本色不改,繼續(xù)大撈特撈,但是事情在1948年有了變化。
這一年初,在保密局副局長毛人鳳的暗中設計下,鄭介民被撤銷了保密局長的兼職(二廳廳長兼),毛人鳳終于如愿以償成為局長,也就標志著戴笠一派重新掌權(quán)。
馬漢三大恐,只怕毛人鳳為了給戴笠報仇拿他開刀,至少兩年前已經(jīng)被查的貪腐事實是躲不過去的,思來想去,馬漢三決定投靠桂系以自保,因為李宗仁時任北平行轅(不叫行營了)主任,理論上是華北五省二市最大的官。
因為在當時的南京政府內(nèi)部,也只有桂系的勢力敢跟蔣系叫板了,然而馬漢三這是自尋死路,對于嫡系特務系統(tǒng)出現(xiàn)叛徒、并且還投靠政治對手桂系,不僅毛人鳳一定會以“家規(guī)制裁”,連老蔣都被驚動了。
那么探得馬漢三準備投桂的特務是誰呢?正是《北平無戰(zhàn)事》里北平站站長王蒲忱的人物原型,只不過不是什么站長(站長仍然是馬漢三),而是北平站督察“王蒲臣”,看見了吧,也是人物和原型差一個字,這是有講究的。
王蒲臣探聽到馬漢三正準備成立所謂“建國力行社”,企圖自成系統(tǒng)將來為桂系當政服務,還搞到了馬漢三擬定的幫助李宗仁競選“副總統(tǒng)”的計劃,這些材料上報后,毛人鳳和老蔣的惱怒可想而知,老蔣親批“準予扣壓訊辦”。
于是1948年6月30日,毛人鳳以處理戴笠遺產(chǎn)的名義親自到達北平,隨即誘捕了馬漢三,八天以后專機押回南京關(guān)進保密局看守所,9月27日秘密處決。
所以歷史上的馬漢三并非死于貪腐,當時的國民政府大小官員可謂是“你貪我貪大家貪”,這還到不了死罪,真正的原因是派系斗爭和馬漢三企圖改換門庭。
那么馬漢三這樣的巨貪為何能夠一直逍遙法外呢?無它,馬漢三必然用錢財開路編織了一張關(guān)系網(wǎng),在軍隊系統(tǒng)、特務機構(gòu)乃至南京政府的上層都有保護傘,若非企圖投桂惹毛了老蔣,估計最后還能全身而退,有錢能使磨推鬼吖。
《北平無戰(zhàn)事》為什么引用和放大了這個人物呢?其一,歷史上的馬漢三確實是北平民政局長,主管著戰(zhàn)爭期間北平市民、難民的糧食撥發(fā),以馬漢三為原型,深刻揭露了國統(tǒng)區(qū)的民不聊生和政治上的黑暗;
其二,歷史上的馬漢三確實被南京政府給斃了,用來詮釋南京政府一有問題發(fā)生就找替罪羊的習慣性作法,而真正的幕后元兇(比如孔家和楊子公司)卻可以安然無恙。
同時,也能夠描述當年北平亂七八糟的勢力和派系之間的斗爭,什么保密局、黨通局、警備司令部、華北剿總和北平行轅等等,因為馬漢三出身軍統(tǒng),除了在死對頭黨通局(中統(tǒng))系統(tǒng)沒有身份外,在其他軍警機構(gòu)都會有公開職務或者兼職,用這樣一個小人物,就把所有機構(gòu)都串起來了。
比如劇中圍繞抓捕和處理“馬漢山”的過程,冒出來警備總司令陳繼承、警察局長(黨通局處長)徐鐵英、國防部曾可達、保密局王蒲忱等形形色色的機構(gòu)和人物。
而且程煜老師不愧是影帝級別的,他把“馬漢山”貪婪而又不得不在夾縫中求生存的中下層貪官角色給演活了,原本是個心黑皮厚手辣的軍統(tǒng)分子,也是個不怕死的“滾刀肉”,為了聚集財富不擇手段,雖然有小算盤卻沒有大智慧和大靠山,那么在高層政治博弈的巨大漩渦中,他注定就是個犧牲品。
等到夢醒的時候,馬漢山也終于知道自己就是個卒子和棋子,也有了良心發(fā)現(xiàn),比如給崔中石遺孀留下金條等,所謂的“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吧。
馬漢山戲份的高潮是方孟敖駕機上天時,北平行營的副官長李宇清命令他到塔臺用無線電喊話,通過馬漢山之口,把四大家族和南京政府高層勾結(jié)各方勢力進行貪腐、從百姓賴以生存的口糧中牟利的事實,一五一十揭露了出來。
這就跟現(xiàn)在的現(xiàn)場直播一樣,讓老蔣和各方大員們氣急敗壞,是很值得玩味的。當然,這些話喊完,也就注定馬漢山只有死路一條了,那些大員能放過他嗎?
尤為搞笑的是,當李宇清看見馬漢山說的唾沫星子橫飛時,主動端過來一杯水,充分說明了蔣政權(quán)當時的不得人心,這個細節(jié)你得品,必須要細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