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刷某條,看見一位作者宣稱劉亞樓“不是四野參謀長”,而應該是肖克將軍,其實是嚴重不準確的,說明對第四野戰軍的發展脈絡,了解的不夠深刻。
東北我軍最初的番號,確實是“東北人民自治軍”,當時的劉亞樓,還在蘇軍部隊里面工作,東北人民自治軍的兩位參謀長,都是從延安來的:第一參謀長肖勁光、第二參謀長伍修權。
說明一下,伍修權是跟彭真一起,坐蘇軍飛機直接到的沈陽,是負責跟蘇軍聯絡和交涉的東北局重要領導,延安臨時授予了少將軍銜,也因此,后來又成為了“軍調執行部”長春小組的我方代表。
而肖勁光是跟林總一起,從延安飛到太行,再準備從陸路趕往山東的,最后一起改任東北。1946年初,羅榮桓到大連療養,邂逅在旅大警備司令部(蘇)工作的劉亞樓,后者請求回部隊上工作。
這期間的1946年1月,東北我軍改稱“東北民主聯軍”,司令部主要首長名單基本沒有變化,但是軍事形勢卻很被動,一路向北撤退,4月間,四平保衛戰打響,最后還是失利了,主力撤過松花江。
所以方方面面包括林總,都感覺缺少一位優秀的參謀長,恰肖勁光確定去南滿工作,伍修權準備去長春談判,于是劉亞樓橫空出世,6月間在哈爾濱的雙城,就任東北民主聯軍參謀長。
劉亞樓工作非常出色,協助林總堅持了1946年下半年的作戰,然后打滿1947年全年,此間東北民主聯軍越打越強,逐步開始戰略反攻,劉參謀長當然功不可沒。
1948年1月1日,東北民主聯軍整體更名為“東北人民解放軍”,同時重建東北軍區,所以劉亞樓的職務,變更為“東北人民解放軍參謀長”,或可以稱為“東北軍區參謀長”,因為此時,還沒有專門的東北野戰軍司令部機構。
是年8月,遼沈戰役打響之前,東北軍區抽調精干人員,組建東北野戰軍司令部,軍區司令員兼政委林總、第一副政委羅榮桓、參謀長劉亞樓,分兼野戰軍司令員、政委、參謀長。
所以劉亞樓當時有雙重身份,既是東北軍區參謀長,也是東北野戰軍參謀長,“林羅劉”的稱謂,其實是野司成立以后才形成的,因為野司以作戰為主。如果電文抬頭致東北軍區的話,劉亞樓是無論如何排不進前五的,你品。
然后是遼沈戰役、平津戰役,在解放天津的作戰中,劉亞樓是以東北野戰軍參謀長的身份,被林總委以“天津前線指揮部總指揮”的臨時職務,率領五個主力縱隊(軍)攻城,戰役結束后,這個職務也就不存在了。
1949年2月到3月初,劉亞樓以東野參謀長的身份,主抓整編和整頓工作,包括部隊調整和改造起義部隊等。3月11日,東北野戰軍正式改稱第四野戰軍,劉亞樓當然還是四野參謀長,這一點毫無爭論的必要。
此時四野只有第十二、第十三兩個兵團司令部,大軍于4月底開始南下,期間醞釀組建第十四、第十五兵團。5月下旬進至河南時,正式成立四大兵團,同時將各軍正式劃入各兵團建制(之前統由野司直轄)。
成為軍事主官那是每個將軍的夢想,有指揮天津戰役勝利的基礎,在林總的支持下,劉亞樓卸任四野參謀長,出任第十四兵團司令員。
四野南下期間,“林羅劉”正式免兼東北軍區的職務,畢竟離開東北了。
既然劉亞樓離開參謀長位置,當然要有接任的,于是肖克調任第四野戰軍兼華中軍區第一參謀長,協助林總指揮作戰。
所以《大進軍南線大追殲》時期,確實已經是“肖參謀長”,準確來說,肖克是四野主力渡江之前到任的。
因此,劉亞樓至少擔任了兩個多月的第四野戰軍參謀長,然后才下部隊去當了兵團司令員,不過兵團司令員的工作也沒干多久,很快就出任空軍第一任司令員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