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軍撤入關內后,在老蔣的安排下,被派往西北進攻紅軍。一番較量之下,東北軍損兵折將,節節敗退,此時,部分東北軍將領對老蔣的內戰政策極為不滿,對人民軍隊無比同情,于是他們的思想開始進步,逐漸看清了老蔣的反動本質,加入了人民軍隊的陣營,開始為新民主主義革命而奮斗終生。
在開國將帥中,共有25位將領出身于東北軍系統,此外,未能活到五五授銜的張廷樞將軍也出身于東北軍系統。張廷樞是奉系大佬張作相之子,與少帥張學良是發小,二人一起長大,感情極為深厚。少帥因為西安事變被老蔣囚禁迫害,張廷樞憤然離開反動軍隊,于抗戰初率部投入八路軍,成為八路軍中的一員重要將領。
1940年,張廷樞因病休養,從此離開了一線指揮崗位。新中國成立前,張廷樞因病去世,年僅45歲。張廷樞是東北軍中的高級將領,作為東北軍主力師:112師的師長,他是投奔革命的東北軍將領中職務最高的,只可惜因為身患肝病,他后期無法指揮軍隊,并于1949年因病去世,令人惋惜。
在五五授銜時,有25位出身東北軍的將領被授予將軍軍銜,他們分別是上將呂正操、中將萬毅、少將解方、張學思、陳銳霆、賈陶、沙克、封永順、趙東寰、于權伸、趙承金、高存信、李覺、徐明、宋學飛、金振鐘、張志毅、楊有山、張加洛、羅文、紀亭榭、管松濤、郭維城、王振乾和江潮。
呂正操是除了張廷樞和萬毅外,投奔革命的東北軍將領中,級別最高的。在投身革命前,呂正操是東北軍的團長,因為對老蔣的反動政策不滿,積極與黨組織進行聯絡,并秘密入了黨。老蔣對此有所警覺,即派特務對呂正操進行監視,并企圖對呂正操的部隊進行分化瓦解。
呂正操馬上做出應對,他直接率一個整團的隊伍加入了八路軍,正式成為了人民軍隊中的一員。要知道,當時抗戰剛剛爆發,八路軍所有兵力一共只有14個團。呂正操率一個團整建制的加入,對人民軍隊的發展壯大,無疑是貢獻非常大的。
呂正操在抗日戰爭時期擔任過冀中軍區司令員,解放戰爭時期還擔任過東北民主聯軍副司令員,是人民軍隊中的一員高級將領,在五五授銜時,呂正操憑借杰出的貢獻被授予上將軍銜,的確是實至名歸的。
萬毅是東北軍的旅長,在抗日戰爭中,他率部南征北戰,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杰出的貢獻。但萬毅對老蔣的反動政策也是極為不滿,早在抗戰初期就秘密入了黨。后來,反動派對萬毅有所察覺,1940年,頑固分子孫煥彩逮捕了萬毅,將其投入監獄中。
1942年,萬毅歷經艱辛,成功從監獄中逃出,并進入山東軍區,擔任渤海支隊支隊長、濱海軍區副司令員,成為人民軍隊中的一員高級將領。解放戰爭時期,萬毅與呂正操、張學思一起,被組織上派往東北,擔任過吉林軍區第一副司令員、遼北軍區司令員等職務,為人民軍隊解放東北做出了杰出的貢獻。1955年,萬毅被授予中將軍銜。
在授少將軍銜的23位東北軍將領中,解方和張學思是其中最具知名度的。解方擔任過四野的兵團參謀長,以及志愿軍參謀長,心思綿密,多謀善斷,軍事素養極高,是四野諸葛亮式的人物。在人民軍隊解放東北進而參與解放全中國的過程中,解方出謀劃策、制定作戰計劃、提供作戰方案,完成的井井有條,成為人民軍隊中智將的代表人物。1955年,解方被授予少將軍銜。
作為1952年級別評定中的準兵團級干部,又擔任過志愿軍的參謀長,解方只授少將,顯然過低了。但因為他參加革命較晚,軍內資歷較淺,實際上也是可以理解的。
張學思是東北王張作霖的兒子,少帥張學良的親弟弟。西安事變后,少帥遭到老蔣的囚禁,張學思也被反動當局逮捕。他歷盡艱辛獲釋后,在東奔西走營救兄長的過程中,開始對反動當局徹底失望,逐步傾向于革命。
1938年,張學思來到延安,毛委員親自接見他,對其噓寒問暖,歷經多年漂泊的張學思感激涕零,堅定了自己的革命信念。在延安學習后,張學思被組織上派往冀中軍區擔任參謀處長,與老大哥呂正操進行搭檔。冀中軍區曾經與120師合作,在齊會戰斗、陳莊戰斗中痛擊日寇,其中當有張學思的一分功勞。
解放戰爭中,張學思被組織上派往東北,作為張大帥的兒子,他對穩定東北的民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1955年,張學思被授予少將軍銜。
只可惜張廷樞在1949年因病去世,如果他能活到授銜,張作霖、張作相的兒子全部成了人民軍隊的開國將軍,當成為一段佳話。
感謝您的閱讀,敬請繼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