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嫂上周去上海出差,
公司組織的培訓,主要學習期貨市場的發展和歷史。
昨天和我夜聊,瘋狂感嘆:
期貨這個東西太有用了!而且它和保險很像!
保險往往服務于人,期貨往往服務于企業。
當年吉利收購戴姆勒,當時賬面資金不足,只得通過股票質押的方式周轉資金。
為應對股票漲跌風險,吉利引入了“領子期權“工具,發揮了重要作用~
期權的思維,類似于定期壽險
打個比方,
槽叔一次性花1萬多,買一份「定期壽險」期權。
如果20年之內我死了,保險公司給我老婆孩子留100萬。
如果20年都沒死,那這1萬塊錢就相當于是購買期權的費用。
這也是期權思維。
我和槽嫂經常夜聊,聊聊各種人生經歷,非常解乏。
前幾天,聊到畢業后的工資。
回想起來,工作第三年我跳槽了
工資翻了一倍。
但當時槽叔比較冷靜,
工資漲一倍,開支絕對不能增加一倍
賺多了?就存起來。
想支取?也冷靜一點
這是我從那時起,就養成的習慣。
這種理財方法,很像保險公司的分紅保險。
內地分紅保險,槽叔一直最推薦。
分紅實現率超級穩定,長期收益超過幾乎所有的非分紅增額壽。
有個保底復利:2.4%左右
每年實際收益,如果超過2.4%,就把超出部分的70%分給客戶。
有人會問:
為什么不把剩下那30%也給我呢?
因為投資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
低收益時,保險公司可以從之前積累的這30%里提取一些,分配給你。
這樣一來,分紅就可以長期維持了。
這就是分紅險的平滑機制
藍線代表實際投資情況
紅線代表經過平滑后的分紅情況
用大白話說:
豐收年份不吃撐,災荒年代不餓著。
這就是分紅險的底層邏輯。
怎么買呢?
以10歲孩子為例。
每年10萬,交5年,給孩子做教育金。
孩子20歲時,保證現金價值56萬多,預期現金價值62萬多。
多出來的6萬,就是累計的總分紅。
即使累計總分紅的實現率只有80%
實際現金價值也超過了60萬。
超過了同類非分紅產品。
為什么槽叔對分紅實現率比較樂觀呢?
除了剛才提到的歷史實現率高、投資收益穩健以外,
政策監管因素,也要考慮在內。
2020年監管做了一個規定:
保險公司演示分紅險時,紅利只能基于利差水平演示,且不能超過70%。
這實在是太保守了。
保險公司在實際經營時,有時也產生費差收益。
也就是說:
除了投資好于預期,我經營的能力也好于預期,也帶來了額外收入。
這些其實都是可以作為分紅派發給客戶的。
所以,實際分紅水平保持甚至高于演示水平,也是合理的預期。
如果你想購買,槽叔有幾個建議。
第一,交費期怎么設定?
建議3年、5年或者10年交。
交費期越長,現金價值回籠速度就越慢。
繳費期拉長之后,無形中折損了現金價值,也就是你到手的收益。
所以,一次性交完是最優選擇嗎?
不是,一生中意在定價時有個平衡點。
和3年交5年交相比,躉交帶來的返本效果,剔除資金成本之后,價值并不大。
綜合權衡后,3、5、10年是最推薦的方式。
第二,買給誰?
如果你有孩子,建議讓孩子做被保險人。
被保人不在了,保單就終止了。
所以,被保險人活得越久,保單期限越長,享受的復利和分紅就越多。
這一點和養老金不一樣。
養老金一定要買給自己,因為只能發給被保險人。
但增額壽的錢是屬于投保人的,被保險人就是一個「殼資源」。
第三,買多少。
槽叔推薦一個思路:倒推法。
如果你是給孩子攢教育金。
10年后要用錢,每年10萬元,連續取6年,總共支取60萬。
你可以通過減保領取的方式,倒推出現在的2種方案
審慎方案(假設分紅為0)
每年11萬,連續交5年。60萬全部領完,賬上至少還有59000多(保證實現)
樂觀方案(假設分紅全部實現)
每年9萬,連續交5年。60萬全部領完,賬上預計還有19000多(預期實現)。
但持有10年就開始領,其實有點早。
堅持到15年及以后,復利收益會更高~
所以,不管是為教育存錢還是為養老存錢,越早越好。
關于的分紅邏輯,如果你還有不明白的。
推薦看看這個視頻
P.S. 分紅保險
也可以直接聯系小助理微信幫你安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