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丹年度寫作成長社群,2024年度會員開放報名,歡迎2024年一起同行,可閱讀文章《》。
作為2023年度的新會員,年初,我信心滿滿,積極參與各項活動。從每期課程的學習、到大群與班級群的活動組織,基本一項不落。
全情參與也讓我飛速成長。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我從最初連新媒體文章怎么寫都不知道,到實現成功上稿。
不僅如此,我還順利加入了約書群,實現了紙質書自由的愿望,截止目前已經約到了179本書。
以下就是我收到的出版社免費贈書中的部分書籍,感謝弘丹寫作社群,讓我在一年里收到了179本贈書,可以放滿一個書架。
隨著約書資源的增多,我約的書越來越多。
記得最多的時候,收到了31本書,達到了日均1本的程度。
從下半年開始,社群里的活動參加得越來越少,總感覺時間不夠用,每天不是在約書,就是在交評。
要不要參加這次極限寫作挑戰營也讓我猶豫了一番。參加吧,一是時間緊張,二是課程在2月份就已經學過了,而且現在最常實踐的就是書評,再去學會不會浪費時間?
但是不參加,又感覺很長時間不寫新媒體文章,手都有點生了。
掙扎了一番,最終下定決心,報名參加。
雖然10天的時間并不長,但我卻收獲了很多。
01
對寫作有了一個新的認知
楊本芬在談為什么會創作《秋園》這本書時,她說,“如果沒人記下一些事情,媽媽在這個世界上的痕跡將迅速被抹去。在不算遙遠的那一天,我自己在這世界上的痕跡也將被抹去,就像一層薄薄的灰塵被歲月吹散。我真的來過這個世界嗎?”
寫作是我渴望擁有的一項技能,未來我希望自己也能像楊本芬一樣,記錄下普通人油鹽醬醋茶的一生。因為每個生命都值得被看見、被關注,普通人也不例外。
但是平時自己除了看書、寫書評,與寫作掛鉤的就是每日復盤和偶爾育兒群里發放的選題。細算下來,每天真正用在寫作上的時間并不多,不到兩個小時,日均1500字。
如果照這樣的頻率走下去,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實現自己的愿望。回想年初,之所以報名參加年度會員,其實最希望的就是自己在寫作上能有所精進。
而精進離不開大量的練習。在羨慕別人寫出打動人心的文章時,我也在反思自己:我在寫作上投入的時間和精力足夠多嗎?
這次重新學習書評影評寫作課,我突然意識到,其實寫作的底層邏輯都是相通的。
不管是寫書評影評,還是新媒體文章,或者是小說,實際上都離不開人性的洞悉、歸納提煉和文筆提升等相關方面的能力。
作家格拉德威爾說,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000小時的錘煉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
雖然付出了1000個小時,并不見得就能成為大師;但是成為大師一定需要持續不斷地付出。
這次參加極限寫作挑戰營,我粗略地統計了一下,10天的時間,我書寫了30140字,日均3000多,是平時寫作字數的兩倍。
最為關鍵的是,沒有一次打卡我是抱著糊弄的心態去的。相反,我很珍惜,把每一次的打卡看做是對自己寫作能力鍛煉和提升的機會。
10天中,我獲得9次早鳥獎,兩次妙筆生花獎,一次寫作高手獎。每一次獎項的頒發都是對自己的肯定。
02
對學習方法有了新的認識
弘丹社群的文化是:間隔重復,學以致用,知行合一,使命必達。開始我只是從字面意思上理解,并沒有走心。
這次復習書評影評寫作課,給了我一個很深刻的感受:每一次學習都有不同的收獲,復習一次有一次的效果。正如孔子所言,溫故而知新。
記得第一次在書評影評寫作訓練營學習時,我僅僅是從理論上掌握了書評影評文的大體結構和初步寫法,但在真正下筆去寫的過程中,有很多具體的細節并不知道如何才能處理得更加圓滿。
比如每個觀點之間如何過渡?怎樣精準地提煉觀點?怎樣為文章取一個爆款標題?
當我帶著這些在實踐中困惑我的問題,再次學習書評影評課程時,就會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哦,原來這里可以這樣做啊”!
電影《后會無期》里有這樣一句臺詞:“我們聽過無數道理,卻仍舊過不好這一生”。其實并不是道理沒有用,只是我們習慣停留在知道的層面,而沒有將道理付諸行動去實踐。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也會有這樣的感覺,平時看了很多書,學了很多東西,但到了要解決問題的時候,卻發現一個都用不上。
就是因為我們只是為了讀書而讀書,為了學習而學習,并沒有把讀過的書、學到的東西在實際生活中運用起來。
羅翔說,人最大的痛苦,就是無法跨越“知道”和“做到”的鴻溝。就像我知道弘丹社群的文化,也知道這是指導我們更好生活的一套有效方法,但如果只是停留在知道的層面,永遠不去實踐,那么再有效的方法,也不會改變我的生活。
讀過書后寫讀后感、寫書評,就是在踐行學以致用;參加極限寫作挑戰營,重新學習書評影評寫作課,就是在間隔重復;知道了這些方法,同時將它們運用到生活中去,就是知行合一;堅持這樣做下去,還怕實現不了自己的愿望嗎?
03
提升了早起的效率
社群每天都會統計當天的寫作打卡情況,10天中我有9天獲得早鳥獎。當然這離不開自己堅持早起的實際情況。
都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早起的人兒有朝氣。早起后,如何合理利用時間,讓時間發揮最大的價值,我認為這才是早起的真正意義。
以往早起,我通常是先復盤前一天目標完成情況,再制定當天的小目標。剩下的時間就寫書評,然后將書評發布在小紅書、頭條等平臺上。
發布平臺看似簡單,但很浪費時間。仔細回想,發布時,我會不自覺地去瀏覽一些提示信息,甚至網頁等。通常不知不覺地就會錯過大半個小時的時間。
在寫作營期間,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打卡。打卡結束后再去復盤、寫書評,把發布平臺時間挪到中午或下午。
通過這種形式,我更加聚焦提升寫作技能的目標,每天都在鍛煉自己的文筆,提升了早起的質量和效率。
04
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遠。在通往成功的路上,一個人的力量是微弱的。
眾人拾柴火焰高,只有借助群體的力量,我們才能在面對困難的時候,不至于孤立無援。因為有他人的幫助,也會走得更遠。
人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長。很慶幸,在成長的路上,我借助平臺的力量,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期待我們都能在不久的將來,遇見更好的自己!
作者:明珠,弘丹寫作學院2023年度會員,多平臺上稿作者。余生愿做一抔光,照亮自己,溫暖別人。
非常歡迎大家,2024年加入我們的年度會員,一起同行,用一整年的時間,深度陪伴,遇見全新版本的自己。
現在報名2024年年度會員,即可享受早鳥價,在個人成長、內容創作、社群運營及個人品牌的道路上,我們一同攜手相伴向前。
PS:歡迎大家關注“弘丹寫作”的視頻號。
這是弘丹的個人微信號,可以添加弘丹的微信號,和弘丹成為朋友,圍觀弘丹的朋友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