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我國三十萬解放軍戰士雄赳赳、氣昂昂地揮師越南,對越反擊戰就此拉開帷幕。在這場戰爭中,英勇的將士們以無畏的姿態,書寫了一個個傳奇般的故事。他們在激烈的戰斗中,展現出了頑強不屈的精神和堅如磐石的信念。最終,經過艱苦的戰斗,我軍取得了完勝。
在這場戰爭中,發生過許多的故事,一直流傳至今。比如說,我軍在撤軍時,許世友發布的3個命令,真是太高明,至今讓越南無力翻身。
早在1950年,新中國剛剛誕生之初,中越兩國便在同一片社會主義的旗幟下,建立了外交關系。然而,好景不長,1955年,美國對越南發動了殘酷的戰爭。當時的越南,貧窮而落后,面對擁有先進武器和強大兵力的美國,幾乎無力抵抗。在這個關鍵時刻,新中國毫不猶豫地向越南伸出了援手。
盡管當時的中國也才剛剛站立,國內的經濟條件極其困難,但我們仍然堅定地站在了越南的一邊。我們傾盡全力,給予越南最大的幫助。在整個越南戰爭期間,中國向越南提供了近200多億美元的資助,還有大量的糧食援助。當越南缺乏武器時,我們連夜趕工,為他們制造出大量的槍支彈藥,無私地給予支援。
可以說,在整個越南戰爭期間,中國是給予越南最大幫助的國家。
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在美國退出越南后不久,越南并沒有感謝我們的幫助,反而對我國邊境地區發起了侵略和挑釁。最終導致了兩國爆發了戰爭。
1979年2月對越反擊戰爆發,年過七十的許世友將軍臨危受命,帶領著我軍對于越南發起了反擊。
許世友負責的東線戰場,那是一片廣袤且富有挑戰的地域。它深處于廣西戰區,那里的氣候炎熱得讓人汗水如雨下,仿佛置身于熔爐之中。崇山峻嶺,林海茫茫,河流縱橫,每一處都充滿了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活力。這樣的環境,盡管不利于大兵團的展開,卻為游擊作戰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到達那片戰區后,許世友以他獨特的洞察力,認真研究了地形,進行了周密的布置,迅速拿出了攻打高平的作戰方案。他像一位老練的棋手,精心布下每一步棋,每一次決策都顯得果斷而精準。他指出,對越作戰必須速戰速決,要集中優勢兵力,打擊敵人的薄弱環節,爭取在短時間內全殲敵軍。
1979年2月17日凌晨,隨著許世友一聲令下,中越邊境線上驟然炮聲隆隆。一排排炮彈呼嘯著劃過天際,對越自衛反擊戰正式打響。如同猛虎下山,解放軍的勇猛進攻勢如破竹,迅速突破了越南軍隊的防守。莫隆、布局等地的防線在解放軍的攻擊下瞬間崩潰,越軍已成潰退之勢。
此時的許世友敏銳地捕捉到戰機,他命令軍隊乘勝追擊,向越南軍事重地高平發起攻擊。2月27日,高平淪陷。然而許世友并未滿足于此,他的目光又轉向了諒山。
諒山,那是越南首都河內的最后一道屏障。只要我軍拿下諒山,河內將直接暴露在我軍面前。
3月4日,當解放軍的坦克部隊攻入北岸時,步兵順利過河。在許世友的英明指揮下,解放軍如同雷霆萬鈞般攻克了諒山。此時的越南軍隊已經毫無招架之力,他們的士氣已經被完全打垮。
僅僅用了二十八天,中國人民解放軍就贏得了這場反擊戰的全面勝利。那是許世友的輝煌篇章,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榮譽之戰。當許世友指揮著解放軍成功攻克諒山之后,越南政府終于為自己當初的無知和張狂付出了代價。
為了確保我軍的撤退行動得以順利進行,同時打擊越軍的囂張氣焰,驍勇善戰的許世友將軍果斷地發出了三個命令。這三個命令像三記重拳,讓越軍至今未能翻身。
首先,他下令摧毀越南國內的重工業。重工業對于一個國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基石,是支撐國家經濟和軍事實力的關鍵。摧毀越南的重工業,就如同斬斷了越軍的糧草供應,使其無法自行研制武器。沒有了研制武器的能力,越南自然也就無法再去侵略其他國家。
其次,他下令撤走當時幫助越南繳獲的美軍武器。越南之所以敢于與中國叫板,就是因為手中握有這些從美軍手中繳獲的武器裝備。這些武器裝備一旦被中國撤走,越南自然也就失去了與中國對抗的資本,不敢再輕舉妄動。
最后,他下令在中越邊境線上埋下大規模的殺傷性地雷。這些地雷成為中越之間的一道軍事防線,使得越南不敢再輕易侵略中國領土。如果越軍敢于來犯,這些地雷就會成為他們的噩夢,讓他們嘗到苦頭。
這三個命令充分展示了許世友將軍的高明之處。他不僅有著出色的軍事指揮能力,還有著敏銳的戰略眼光。這三個命令不僅成功地保障了我軍的撤退行動,還沉重打擊了越軍的囂張氣焰,使得他們至今仍未敢對中國輕舉妄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