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也非常慶幸自己不是那種固執死板的人,能很清醒的認識到奶奶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角色,以及對我這樣單親家庭的付出。因此,在面對這個無法回避的思想意識的隔閡的時候,以孩子的精神狀態和生活狀態為結果的評判標準來處理,自認為還算是比較恰當的,公平根本不可能,不過對老人家來講,一些情緒和溝通畢竟有這層血脈在,還算是馬馬虎虎,能過得去吧。
不完整家庭的思想意識沖突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們選擇了離婚,孩子打小是我跟他奶奶帶大的,后來由于工作繁忙,白天的生活幾乎只有奶奶,可謂是奶奶一把屎一把尿帶大的孩子。
這些年,除了工作,偶爾的鐵哥們相聚,幾乎推掉了所有的聚會和應酬,所有的業余時間都在陪伴孩子。第一次相信“付出終有收獲”這句名言,曾經也擔心別人口中單親家庭孩子的抑郁,以及一些不好的現象。一年又一年過去,這些擔心沒有發生在孩子身上,小家伙結識了好多小玩伴,每天也會分享他的快樂和喜好厭惡、見聞、奇奇怪怪的小想法和一些刁鉆的疑問。
孩子今年上小學了,一些從沒意識到的問題以孩子為原點還是發散了開來。
首先,離婚是成年人的事,但為了孩子成長,并沒有杜絕孩子跟媽媽的聯系,但必須承認的是,這個做法對孩子是利大于弊的,就算是偶爾的“相思”,也能用物資和游玩轉移解決。
第二個問題才是最嚴重的,忽略了女人嫉妒的心理和占有的強烈欲望,特別是在孩子與他媽媽過多或是過長時間聯系時,以及參雜到某些事物時(例如衣服、玩具等),會不自覺地摻入個人情緒在內,讓小家伙莫名挨吵。
我年輕,更容易接受新的事物和新的觀念。
在對孩子的這件事中,我更愿意跟孩子玩耍,意識上對等的相處,在玩耍和游戲中去學習,體驗式教育吧,與老一輩說教式的教育還是區別蠻大的。也不會寵溺他,也不會有求必應。
昨天晚上,孩子再一次因為跟媽媽、哥哥聊天的時間過長,被奶奶以玩手機時間長對眼睛不好的理由吵哭了,我下樓后看到奶奶自個看起電視樂呵呵的,孩子坐在一塊生悶氣。呵……呵,挺無奈的。晚上臨睡覺前爬在我床上,給我訴了訴苦,哭了幾把眼淚,給小家伙承諾了一套蘿卜玩具才轉晴。
有時候想想,理解歸理解,感恩歸感恩,但真是蠻累的。
假如說這是一個完整的家庭,老人家在介入這個完整的家庭,完整的生態鏈時,不管是從意識上還是從主觀上,還是有很大的顧慮的。
但偏偏是我這種離異家庭,老人家的善良和付出,我作為兒子,無以回報。只是那些隔閡和代溝,相比完整的家庭要凸顯了無數倍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