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驚夢/文
看了芒果家的《我們的美好生活》的頭兩期,實在有些不吐不快。
很多人在節目剛開播的時候,就直接給這節目冠上了“女版《向往的生活》”的名頭。雖然三位“美好合伙人”謝娜、林心如、楊紫的配置也算相當不錯——一個國民人氣主持人,一個國民人氣流量小花,一個曾經也算火遍大江南北的女演員。加上節目也搭上了現代化新農村建設的大背景,看起來如果做好,就是檔兼具口碑與流量的好節目。
然而,正如我開播前光看了預告片就預料的那樣,這檔節目其實挺不好做的。因為不管外部如何包裝,但節目的內核就是建立在鄉村振興敘事框架下的民宿客棧類的慢綜藝。這種類型不要說整體市場,就連在芒果系綜藝產品線上都有許多的兄弟姐妹。如果耽于自力更生、守拙歸田園,那就變成了《向往的生活》;如果過于側重于經營體驗,那就變成了《親愛的客棧》。
結果果不其然,光從已經播出的兩期節目來看,《我們的美好生活》完全就是朝著“女版《向往的生活》”這條路狂飆。雖然節目里略微穿插了部分鄉村環境、人文、習俗等等的介紹,但整體“感受鄉村文化”這個帽子還是比較浮于表面。鏡頭把更多時間給予了藝人之間的互動聊天,包括被屢屢吐槽但始終舍不得放棄的“回憶殺”。
包括上熱搜的話題也基本圍繞著藝人之間的故事,而非節目本身,這就印證了之前的擔憂:對于節目而言,靠嘉賓話題拉收視的套路固然屢試不爽,只不過僅僅沉溺于此,那這節目終究是走歪了路,只能泯然于眾多綜藝節目之中。所以,找對主角,找對扎實的切口,非常關鍵。
之前節目的定位是“以最美鄉村民宿的建設為小切口展現山鄉巨變;嘉賓聯動各界好友一起為民宿添磚加瓦,帶領觀眾深入感受鄉村文化,吸引更多有活力、有創意的青年人回到鄉村,創造和改變家鄉面貌,讓鄉村變得更美麗”。所以節目的邏輯應該就是“發現與挖掘鄉村之美,激發與尋找志同道合之友,探索與跑通鄉村創業之路,創造和改變家鄉之貌”。
所以在這個邏輯之下,三位“美好合伙人”謝娜、林心如、楊紫就不應該是主角,而應當承擔起“串聯者”的角色。她們應該在定位民宿特色的環節,考察與挖掘當地鄉村的文化;在與村民協作改造的環節,自然引出當地村民建設鄉村的故事;在因地制宜運營民宿的環節,發現當地鄉村異于城市的長處。這些敘事,才是比藝人們聊天憶當年更應該出現在這檔節目里的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