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同學舉報要“助學金”是人品有問題?
《史記·管晏列傳》中有一名言:“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百姓的糧食充足,才會懂得禮儀,穿的吃的都很豐富充足,才會知道榮譽和恥辱。
對一個國家來說,也是如此,一個國家富裕了,那么國與國之間會講禮節;對個人來說也是如此,一個人富裕了,他就開始講禮節,因為他不再為吃飯,穿衣這樣的繁瑣事所困擾了,而如果一個人還處于貧困階段,每天還風餐露宿,吃了這一頓不知道下一頓,每天都在想辦法找吃的東西,你說他們還會有時間去考慮禮節的事情嗎?
對于這種情況,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一樣,我們不要要求每個國民都成為圣賢,而多數只是蕓蕓眾生求得溫飽,安居生活的一群人而已。
近日,天津有位朱同學因家貧,在學校拿不到助學金而舉報了。現在通報,一切符合流程,好像學校并沒有什么差錯。于是有人便說這位朱同學沒有素質,他不合群,他的投票是最低,在這里,我只有一笑。只要他符合助學金的要求,他就有資格領取,跟他不合群,投票沒有任何關系!
那么在這里,諸君似乎也在關注到一個社會問題呢?為什么這位朱會這樣為自己爭取助學金,因為這筆助學金對他這個家庭來說,太重要了,你剝奪了他的助學金,無疑是斷了人家的生存之道。當一個人覺得自己生存之道被剝奪之后,自然而然就會反抗。因為他現在的處境是:
——“買一瓶可樂我都要想好久。”
——“這兩年我都沒吃過幾個水果。”
——“我們光活著就拼盡了全力。”
試問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之下,你還剝奪了人家的助學金,又于心何忍呀!因此不要怪朱同學不懂事,認為是他在挑事,我們更應該問一問,是誰剝奪了他的助學金?應該要受到懲罰,要知道,助學金是國家助學困難家庭的學生,而如今卻一些人拿來做交易,成為優秀學生的獎勵金,這些都是違背發放助學金的初衷,我們自當要注意!
在朱同學舉報之后,有學校老師對他說,學校重新考核了他的實際情況,原本他不符合條件的,但出于對他的同情,學校還是給他二等助學金。從這里可以看出,學校把給朱同學的助學金看成是一種施舍了,認為他可憐,學校施舍給你的,這顯然是非常不尊重人的一種表現,作為一所高校老師說出這樣的話,實屬是應該的,因為學生是需要引導的,助學金是國家扶持貧困學生的政策,并非是一種施舍,如果一所高校老師連這個也不懂,顯然不配為師長!
在爭取助學金的道路上,朱同學部分言語,可能存在一些偏激,但這并不能說他沒有素質,就說他人品有問題,如果一個為了追求自己的合法權益,正當的去追求,而被視為異類,那么無疑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可悲!
我們的社會更應該鼓勵像朱同學這樣的學生,敢于向不合理的現象發起提高,敢于各種不規范的操作發起質疑,只有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會變得越來越文明,未來越來越光明!
暗箱操作是任何一個國民所痛恨的,在任何一個時代,人們的需求都很簡單“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對于朱同學這樣的貧困學生,學校應該要給予更多的幫助,不僅在物質上,更應該在精神上,而如今逼得他上網舉報,各位校領導可知問題出在哪里呢?是不是應該要反思一下,而別忙著推脫責任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