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過得寡淡無奇,全靠每晚煲劇精神進補,進入古今平行世界,而且年齡代入感任選,讓人失去表達欲的時候,總有一堆劇嗷嗷候補。
這周就匯報下我最近看的劇。我以前一根筋英劇美劇,幾乎不碰日韓,今年開始犯軸狂補日劇,很多耳熟能詳的劇都是最近第一次看,所以發點嚴重過期感慨,日劇專家劃過哈,比如90年代被封神的——
東京愛情故事
日語
劇情
愛情
東愛是1991年的劇,日本經濟騰飛末期,日劇黃金時代產物,是很多八零后的愛情成長教材,我現在看實在有點超齡,實在無法沉浸到那種青春的糾結的炙熱的欲拒還迎的糾結致死的愛情故事里去。一句話概括下劇情吧,就是鄉下娃完治來到東京,公司派在國外長大的很西化的東京姑娘莉香接站,莉香一眼喜歡上了老實孩子完治。完治、里美和三上都是愛媛人在東京,三個人青梅竹馬,里美是三上的備胎,完治是里美的備胎,莉香是完治的備胎。最后的結局看起來是真活潑可愛古靈精怪莉香落單被完治分手。
完治是真hold不住莉香,彈幕都說他渣,我用過來人的眼光看,完治的確像他自己說的那樣,沒信心和莉香交往下去,也無力承擔莉香一生的幸福。即便莉香和丸子在一起了,結婚了,也不算完,倆人出身、教育背景、性格差別那么大,濃烈感情退潮后,平淡生活的坎未必過得去。完治和里美的確是應該在一起的,同鄉同聲同氣,兩個小地方人一起走在繁華繁忙的東京街頭,那個齊心協力的感覺的確有一加一等于二的加持,不像完治面對莉香總是有點被整蠱被拆解感,局促猜測忌憚著,雖然莉香潑天地愛著完治,這就是所謂出身論圖鑒,出身背景迥異的人在一起互相理解面就小,相處難度系數高,當然,高人也不是不可以挑戰。
導演要對東京女孩莉香說的話是,微笑是你最有力的武器,但請不要忘了眼淚也是。到底不是張愛玲的“笑,全世界便與你同聲笑;哭,你便獨自哭。”的紅玫瑰白玫瑰時代。女人和男人比肩的大都會,會哭反倒成了摩登女郎的稀缺武器。
我在大學剛畢業時候依稀有過類似經歷,在三人感情囹圄中敗下陣來,當時感覺天塌地陷世界末日。現在想想,無論那是誰,即便我是贏者全拿,現在這個人也不會在身邊,不是好或者不好的問題,沒有什么關系能在我年輕好勝還易感的挑剔心下存活。現在茍且存活下來的關系,是因為真計較不動了。這也是為什么,我看《東京愛情故事》有點無感的原因,成熟的代價是皮糙肉厚,青春驛動過期作廢,聽勸哈,再不看愛情劇就老了。
《毒蛇王后》
英語
劇情
宮斗
這部劇演員都不漂亮,衣服有點怪異。十六世紀法國宮斗劇,英國人拍的法國題材,不辱法不行,全劇那是處處給法國下絆子。
天主教對新教在法國的殺伐讓人悚然。我讀書時候歷史學得不行,主要是記憶力太壞,完全記不住年代,尤其歐洲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在腦子里都混成一鍋棒子面粥了。好容易通過《伊麗莎白》、《權力游戲》、《伊莎貝爾》、《瑪戈王后》、《美國的故事》、《美第奇家族》加上這部《毒舌王后》這些劇和書,算把中世紀歐洲演義式地串聯上了個大概齊,歐洲歷史也是一部宗教史,這些劇里書里天主教對新教趕盡殺絕,美國就是這么來的,一堆不受待見的清教徒投奔新大陸霍霍呆得好好的印第安人。《毒舌王后》中更是圖說大屠殺,樹林子里到處吊著人,都是被殺的新教徒,這也是我對宗教的困惑之處,這一路對異己的殺伐果斷,太血腥了,說好的慈悲為懷呢。
今年初為去意大利,讀了《美第奇家族的興衰》,正好斜插著跟《毒蛇王后》的時代連接上了,這是無心讀書有心串聯知識點的有趣感覺。本劇中的大女主是凱瑟琳·德·美第奇是皮耶羅·美第奇的孫女,她出生后父母相繼去世,由祖母阿方西娜帶大。劇中不知道為啥把她安排到苦逼修道院,整天偷橘子摸狗,一肚子底層智慧。其實凱瑟琳是在富沃有愛的環境里長大的,這對不臉譜化理解劇中角色很重要。
少女凱瑟琳·德·美第奇被豪華者洛倫佐弟弟的私生子——羅馬教皇克萊門七世為了意大利的利益最大化,把她嫁給法國過國王的兒子。她是瓦盧瓦王朝國王亨利二世的妻子和隨后3個國王的母親,在16世紀的法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后來那個被凱瑟琳選中庭前伺候的黑人小女仆問凱瑟琳王后,你犧牲了你的好朋友你的丈夫兒子,是為了權力?凱瑟琳:不,為了自由。換言之一個意大利孤女要在血雨腥風的法國宮廷中生存下來,只能別人的生存權利換來自己的自由生存,哪怕這個別人是自己的丈夫和孩子,遑論朋友。電視劇里把她毒蛇的一面給夸大了,黑化的厲害,原著里對她的刻畫其實是挺溫和的一個女人,當然,她一個意大利孤兒,破產的意大利教皇也算不上什么給力后臺,在法國宮廷里要生存下來,不黑化也難,她的確像臺詞中說的那樣,不能信任任何人。
戴安娜說過我的婚姻里有三個人,太擁擠了。凱瑟琳的婚姻里也是三個人,她一生沒得到丈夫亨利的愛,但在丈夫死后走上權利巔峰,手段當然必須毒蛇。
《成年人的謊言生活》
意大利
劇情
那不靳斯
原作是意大利作家埃萊娜?費蘭特繼“那不勒斯四部曲”之后的最新一部作品,透視出身那不勒斯中產家庭的女孩喬瓦娜的青春和成長。算是《我的天才女友》最后一季推出前間隔年的投喂。我把電視劇和書各刷了一遍,然后覺得不看原著光看劇真不行,電視劇容量有限,耐心也有限,很多關鍵轉呈暗示伏筆等文學手法過于一筆帶過,這是為什么,原著黨一般都要噴影視改編,文字雖然是平面的,但架不住讀者自己在腦子里開大戲,每幀畫面都專屬,再看電視劇,那一頓亂點鴛鴦譜,的確心塞,太不容易被滿足了。
感覺電視導演和書的作者惡作劇了把,所有人物形象高矮胖瘦氣質都和原著反著來。除了有一種中性美女主Giovana雖然外形也和原著描述也不符但能接受外,其他人物都很讓人著急,比如劇中有一個知識分子和平民階層都喜歡的角色羅伯特,書中描寫又高又瘦,我很自然聯想成《我的天才女友》中尼諾那個型的男生,結果居然是《我的天才女友》中的恩佐演的,矮小男子恩左缺少知識分子氣質,偏向草根,加上恩佐的痕跡還在,讓人出戲,我看到豆瓣上有人質問,導演選角看過書嗎?
這部戲中,所有成年人都生活在謊言中,披著階級、理想、宗教、愛的外衣,謊言說多了,自己已經相信,會拿謊言當成論據問責,比重劇中重要道具,那個手鐲,簡直就是個謊言套娃,一個謊言套著一個,層出不窮,真的把所有謊言都揭穿的話,會發現,人類社會毫無支撐,信念轟然倒塌,一堆大騙子小騙子偉光正道貌岸然騙子販夫走卒雞零狗碎騙子。
想起另外一部美劇《撲克臉》中的女主的話,此女子有一眼識破謊言的特異功能,她說人無時無刻不在撒謊,人撒謊比鳥叫還勤,只要你認真聽,你會發現到處是謊言,他們說謊不是為了掩蓋什么深刻黑暗的秘密,反而在毫無疑義的蠢事上撒謊。
《成年人的謊言生活》中還有句話臺詞有廣普價值:人們可以輕易地把沒有自己就活不下去的人從生活中抹去。
不要在這個充滿謊言的世界里,過那種沒有誰就活不下去的日子,我們只有我們自己。
后面的私貨:
還看了這些:
《晚酌的流派》,日劇,一個地產公司里的王牌員工,每天回家做飯喝酒吃飯的故事,看這個是找點烹飪靈感,我對那么瘦的一個人能吃那么多保持嚴重質疑,而且她老是嘴里東西沒嚼完就喝啤酒,我因為不喝酒,沒發言權,不知道你們喝酒會不會這樣,讓酒和食物混合下咽。我反正是不會讓咖啡和其他食物在嘴里混合的。
《最好的老師》,日劇,校園霸凌加穿越題材。真是服了日本人的說教,有時候一集都在講道理,光講道理居然就好使,能讓施暴者懺悔,被凌辱者雄起。試著也歸于民族性吧。
《自言自語的圍裙》,日劇。同是烹飪題材,《晚酌的流派》要真實感強些,家的布置也是很親切的日雜風格,女主通常做一樣食物給自己,吃得有滋有味。
《孤獨美食家》,日劇。劇中大叔的職業讓我親切,他好像做陶瓷等家居用品,常常要送貨,走哪吃到哪兒。
《舞伎的料理人》,日劇,開啟了偷窺加了美顏的現代歌舞伎的生活的一個小窗,料理貫穿全劇。
大家有好看的日劇推薦扔過來哈,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