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成都樓市大概率會是:核心區域贏家通吃,邊緣區域滿盤皆輸。
什么叫贏家通吃?
未來成都核心區域,不僅房價還具有上漲的可能性,而且買來自住便利度高、居住實用性強,如果用來出租,租金表現也會越來越強。
什么叫滿盤皆輸?
未來成都邊緣區域,房價不漲甚至下跌可能更大,同時自住便利度低,拿去出租要么只能便宜低價租,要么直接租不出去。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人口流入疲軟,以目前全國人口情況,未來即使發展強勢的重點城市,人口流入趨勢也會逐步下滑。
成都本身就是一個核心區域居住需求的相對集中,而邊緣區域住房供應又過度分散的城市,人口流入的疲軟會直接導致少部分核心區域依然供不應求,但大部分邊緣區域會出現供大于求的情況。
簡單講,成都核心區域的房子未來依然不夠住,但邊緣區域的房子越來越多到根本住不完。
至于核心、邊緣如何劃分——就是簡單粗暴的以地理位置劃分!
處在城市交通路網、建成區域最中心的五城區+高新區就是核心。
雙流區、龍泉驛區、溫江區、郫都區、新都區、天府新區,這些近郊城區里部分地鐵路網及三產集中的板塊就是次核心。
除此之外就是邊緣區域。
用地理位置劃分看似隨意,但成都無論是交通、還是主要的產業和商業活動,就是在以核心區域向周邊擴散的方式在進行。
說得更直白點,成都未來買房,歸根結底就是看人。
一方面看人口的聚集程度,另一方面看人口居住資金成本水平。
后期區域人口居住需求的多少,決定了區域價格漲跌的可能方向,而區域人口居住資金成本又決定了價格的上限和下限。
區域要想房價還能漲,基礎條件是有足夠多的人需要在這里住,至于區域價格的高低,取決于該住這里需要付出的成本。
以城南高新區和城北金牛區為例。
只要兩個區域有足夠的人口居住需求,那未來它們都有上漲的可能性,但高新區整體人口居住資金成本更高,那它的房價上限就更高。
而人口居住資金成本,就是看租金!
區域,甚至具體到樓盤,租金的高低就體現了現有的居住價值。
一些房價貴,而房租便宜的樓盤(除學區),在現階段就是一些購房雷區。
因為居住價值不高,支撐高房價就全靠高預期,而現在成都樓市預期低迷,靠高預期換高溢價房價的區域,基本上就是死路一條。
說這里,必須提醒一下購房者,現階段的成都,已經難以支撐整體樓市在未來有過于強烈的上漲預期,在這樣的情況下,買房就需要考慮租金表現。
房價沒漲,起碼有租金撐著。
你買的房子微漲,不漲甚至下跌,如果沒有合理的租金支撐,面對房貸的利息成本、資金占用的機會成本、物業成本乃至未來可能出現的房地產稅等等成本,你會虧得很慘。
有些購房者總是天真以為,目前成都的租售比很低,覺得房租很便宜,所以未來房租還能漲。
很抱歉,就如我前面所說,我們分析未來成都邊緣區域因為實際居住需求少,而房子供應過多,會使得區域房租表現極差。
特別是最近幾年成都的新房,基本上都是精裝房。
邊緣區域的新房,如果買來自住還好,就虧點房價。但如果買來投資,想靠升值和租金賺錢,那么恭喜,你基本上會虧得血本無歸。
因為價格跌的同時,基本上租金收益會很差,房租低了,折舊成本不劃算,價格稍微高一點又租不出去。
成都租售比低,不是很多人認為的租金太低了,而是房價太高。
這是如今大城市普遍存在的問題,房價太高,以至于讓人產生租金很便宜的錯覺……
實際上,是在租金已經很高的情況下,房價居然能更高。
覺得成都房租便宜的人,捫心自問,成都打工人一個月才幾個錢?
成都什么工資水平,大家心里沒數嗎?
以2022年工資數據為例,成都年平均工資不過96413元。
且不說平均工資主要是少部分高收入,拉高了整體數據,收入中位數遠低于此,就算是96413元每年,平均到每月不過也就八千塊錢。
考慮到這是稅前工資,如果再除去代扣或代繳的個人所得稅、社保和公積金,平均下來每人每月到手不過也就六千多塊錢。
六千多的到手收入,在成都已經算是非常不錯的工資水平了,就這種情況,你們覺得一個月不算物業費,水電氣網費,光房租就要一兩千塊錢,能叫便宜?
所以別扯什么租售比低,更不要說,就算房價不漲,未來房租也要漲這些鬼話。
人口趨勢不能好起來的區域,未來就是滿盤皆輸的界面。
租售比的確可以靠漲租金來增高,但未來成都多數地方的租售比提升,會是通過房價下降來實現。
等房價低了,租售比自然就高了,是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