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南方日報》以“三問合肥”為題,掀起了全國關于“合肥模式”的探討:
10年,GDP增長213%的增幅,一舉躋身“特大城市”……
《2022年度中國城市活力報告》也發現,合肥是新一線城市中近3年常住人口增長率最大的城市,增幅達到13.30%,人口活力排名第一。
新產業產值的增速年均增長19.2%,也是全國第一。
合肥不是一個得天時地利的城市,自然與歷史資源并不豐富。
此時卻正在成為中部地區最耀眼的新星。
在杭州亞運會落幕后,第一場全國綜合賽事“第五屆全國智力運動會”(以下簡稱“五智會”)緊接著就在合肥盛大開幕,全國頂尖高手云集合肥,“最強大腦”齊聚廬州。
合肥,究竟憑什么?
全球中小企業聯盟全球主席克里斯蒂安·武爾夫說:
“每次來到合肥,都給我帶來不一樣的感受,合肥日新月異的變化以及發展成就令世人驚嘆?!?/p>
在現在很多財經觀察學者的眼里,合肥聚力“芯屏汽合”、“急終生智”打造產業地標,用“以投帶引”、“國資領投”的模式,成功撬動了顯示屏產業、半導體產業和新能源汽車產業。
合肥天鵝湖畔 請橫屏觀看
“芯屏汽合”的整體招商引資,讓時下最熱門的新能源和芯片半導體企業,在合肥開出了花朵。
“急終生智”的產業規劃,也讓合肥錨定未來,在城市應急安全、智能終端產業、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產業,迸發出了驚人的活力。
今年前三季度,包括電動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在內的“合肥新三樣”合計出口303.7億元,增長高達26.4%。
這些產業形成了強大的經濟合力,助力合肥成為中部城市最耀眼的新星。
城市的戰略高度決定了城市的發展深度,每一次機遇的把握,創新的飛躍,都醞釀著改變未來的可能。
近十年來,合肥的高鐵、地鐵、公路等現代化的交通基礎系統日趨完善。同時還擁有現代化的國際機場,方便與國內外其他城市快速往來。
這些年,合肥大力發展其他產業的同時,體育文化產業也是煥然一新,不但城市基礎設施大大提升,更是成功舉辦過多場國際、國內大型體育賽事,如合肥馬拉松、環巢湖全國自行車賽等。
其中合肥馬拉松,更是被譽為馬拉松界的“黑馬”,以歷時最短的紀錄,獲得了“國際金標”、“國內金牌”雙金賽事的殊榮,這同樣也是“合肥速度”。
合肥為什么能?
我們在研究城市發展的同時,合肥正在舉辦“五智會”,深研它,意外發現它藏有合肥在產業布局上的獨家方法論。
五智會比賽規模、參賽人數創歷史新高,合肥智慧體育博覽會創最大展出面積、最多參展企業的歷史紀錄,高峰論壇更是眾多大咖云集,暢談發展……
合肥到底是怎么把這場盛會的價值最大化,掀起新的一波“賽事+產業”的高潮呢?
不得不承認,如何讓傳統體育賽事更多地拉動城市經濟增長,一直以來是一道難題。
我們不妨看看合肥在“五智會”上做出的突破和創新。
其中最核心的一條就是:跳出智運會看智運,跳出智運會辦智運。
此次五智會的舉辦與合肥“科里科氣”的城市氣質十分相符。
在頂層設計上,合肥以賽事承辦為契機,以產業布局為高瓴,抓住一切機會拉動經濟;在中間承接環節,細致策劃各個項目的落地;在群眾參與方面,最大程度促進體育文化普及,完善賽事體系構建,為相關產業發展奠定根基,具體的方法論就是:
一,做足細節文章,大力發展展會經濟。
在開幕前,有關部門就已經在大街小巷投放“五智會”的宣傳畫面,營造賽事氛圍。
本次賽事,有共計全國各地52個代表團(隊)、100多家企業、眾多媒體、數萬人參與大賽,如何讓參賽人員有好的體驗?
合肥進行精細化的統籌安排,根據實際情況,為參賽者安排接站、食宿、交通等一系列的細心服務,最大程度緩解參賽者的車馬之勞。
為方便參賽者,賽事組還特別設置了擺渡車循環接送。
遠方的客人到底是過客,還是流動的宣傳窗口?
合肥用細節給出了溫暖,給出了答案。
2023年,合肥已經先后開展了世界制造業大會、國際園林博覽會、新能源汽車展等大型展會,每一次都讓來賓刮目相看、舉手稱贊。
合肥已然是“會展新星之城”。
二,不是就賽辦賽,而是以賽布產。
以智引智、以智創新、以智生財,是合肥城市發展的戰略表征,也是本次五智會的亮點特色。
借助本次“五智會”機會,合肥還同起爐灶,舉辦了精彩紛呈的“2023中國·合肥智慧體育博覽會”(以下簡稱“智博會”)。
今年的智博會展出面積達到2萬平方米,300余參展品牌,為歷屆之最。
人工智能機器人下棋、用新一代認知智能大模型寫賽事新聞……這些新奇的展示,引得不少參觀者嘖嘖稱奇。
合肥還意識到,智力的碰撞不僅僅是比賽,更是產業科技最佳展現舞臺。
賽事期間,合肥邀請了棋牌專家,人工智能企業代表等眾多專家學者,圍繞“AI與智力運動”等主題進行主旨發言和觀點討論。
通過這次AI及智力運動研討論壇,進一步促進了行業交流,同時筑巢引鳳,吸引了更多的科技企業關注。
大賽期間的線上云展平臺,各企業可實現云洽談、云展示、云對接,有100余家的近千款產品在會展上線,極大提升智博會整體豐富度。
數萬名參與者拉動了合肥的服務業消費,數百家企業拉動了合肥產業融合升級。
一場會展的熱鬧不僅僅是形式,更在這種春風化雨的氛圍內,滋養了合肥的經濟之魂。
三,讓賽事有參與,讓產業有根基。
此次 “五智會”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那就是讓比賽不再是特定群體智力比拼,而是賽事搭臺,經濟唱戲。
任何賽事的意義,都離不開群眾的支持,有了群眾的基礎,也就有了產業的根基。
合肥提前一個多月,就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五進”活動,讓圍棋、象棋、國際象棋、橋牌、五子棋、國際跳棋等智力運動以豐富多彩的形式進校園,進社區,進企業,進機關,進農村。
到賽事開啟,“五進”活動已成功舉辦30多場,啟動各類市級智力運動賽事約20場,吸引近3萬人參與,百萬人關注。
9月25日,合肥還上線“智運火炬,全民接力”的網上火炬傳遞活動,吸引了全國各地代表團、智力運動愛好者踴躍參與,30余萬用戶參與成為五智會線上火炬手,為大會加油助力。
以智創新,不停留在智,也不局限于“五棋一牌”。
在這基礎上,賽事組還拓展了電子競技、無人機、魔方、記憶等各類創新型智力運動,每一項新增賽事的背后,都是一種行業的導入,資源的接洽,經濟的碰撞。
通過賽事經濟的設計,合肥的體育產業與文旅商貿實現了融合式的發展。
除了專業選手的競賽,本次大賽還別出心裁地利用網絡,開展了線上大眾公開賽,讓愛好者可以通過各種形式參與,最終把賽事的參與總人數從往屆的幾千人,一下子拉到了380萬人!
創下了新的賽事紀錄。
從個體到群體,從整合到融合。
一場體育盛會,提升了合肥的城市活力、形象,惠及了廣大市民,更促進了產業融合。
這座古老而新興的城市,正在綻放耀眼的光彩。
五智會圍棋比賽
回到最初《南方日報》的問題:
究竟什么是“合肥模式”?“合肥模式”如何引領這座城市蝶變?
其實,“合肥模式”的內在基因和底層邏輯,就是以科技為支撐、創新為動力、智慧為內涵,去帶動產業發展。
“辦好一個賽,搞活一座城?!?/strong>多方協作,將智力賽事的價值鏈變得更長。相關賽事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經濟體量實現了從小到大、從大到強。
基于合肥的志存高遠和腳踏實地,在這一湖翡翠之地,我們仿佛已經看見了未來智慧城市的發展雛形。
智匯合肥,弈彩綻放。希望合肥未來能打造更多的創新標桿,為中國城市的突圍發展,貢獻新的智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