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式的神話一旦被打破,那么理想轉純電的節奏就會被打亂,這是公關傳播層面上,必須要嚴防死守的底線,公關此刻的價值,是要給產品贏取時間!
一代宗師,老猿掛印回首望,師傅丟了性命,徒弟卻沒悟出來回首。
但是,在商圈,更多的時候,你大爺還是你大爺,大多數徒弟是要被收拾的,畢竟都是自學成才的徒弟,沒有師徒之情。
前段時間,車圈,理想和問界上演了一出好戲,整個事件復盤后,我們可以看見,很多時候,我們要尊重時間,因為時間的潛臺詞是經驗,往往當你覺得自己可以的時候,最終的結果卻是,不可以。
另外,隨著互聯網科技圈大量PR涌入新能源汽車領域,這個賽道的媒體環境,也會發生一系列變化。
新老交替的角逐,在供需兩側,同時開始。
魔法遇到魔法師的結果
去年三季度,李想對外直接表示,問界M7的發布和操盤,直接把理想ONE打殘了,我們從來沒遇到過這么強的對手,很長一段時間我們毫無還手之力。
理想私下是學習華為的,這一點炮哥可以確定,因為炮哥此前服務過華為十年,去年李想說完話之后,九月份理想監察部的人,就來找我試圖深入了解相關事件,類似的外部田野采訪,一定不是孤例。
隨后,理想的成績有目共睹,瞬間成為造車新勢力中,唯一的優等生,遠遠甩開了其他友商,實現了盈利,并且成為“正確”的化身,全面在微博接管造車新勢力的話語權。
今年新問界M7的橫空出世,再一次與理想又一次過招,今年的這次過招,我們來復盤一下。
問界M7上市當天晚上,微博便出現了疑似理想銷售微信與潛客聊天的截屏,指出M7的諸多問題,這個手段,可以稱為“蹭流量滋擾法”。
次日,問界針對指責快速做出反應,硬剛回懟,隔日,問界回懟文件重新編輯設計,輸出長圖,完全照搬對手慣用設計和版式,用魔法打敗魔法。
在媒介渠道上,大家都知道,理想擅長的是調動數碼圈媒體來行新能源汽車之實,但是問界的后臺是誰,不用炮哥多說,數碼圈無人不知的菊花大廠,調動能力,應該沒有人會懷疑吧?
微博話題#問界回應詆毀#,新浪科技作為主持人,平臺下場,流量暢通無阻,30分鐘,300余個科技、數碼類kol/koc發布,總閱讀1521.6萬,討論量2406,互動量2.7萬,10家媒體跟進。
隨后,問界持續像理想一樣卷高頻數據,每天/每周末/每周發布大定數據,步步為營,現在已經手握80000訂單,十一期間余承東到賽力斯工廠一線保交付。
今年9月底,雁棲湖戰略研討會,照常開了,向外滲透的信息是什么?圈內人都知道,那就是不要與某公司產生任何摩擦。
很顯然,與老師傅的過招,徒弟已經明確得到了信號,目前實力還不成熟,你會的那一套魔法,都是師傅十年前就玩剩下來的,就連阿里公關天團都要學習的菊廠無聲派,何必去自找不自在?
這一波切磋之后,直接的結果是什么?
團隊士氣上來看,主打“誅心”,在理想引以為傲的微博戰場,利用理想自認為車圈最強覆蓋的科技數碼領域koc,用理想常用的語言表達方式和設計版式,告訴理想,問界可以輕松的做出你十分努力才能做出且引以為傲的“阿克塞爾四周跳”。
二級市場上來看,二級市場港股股價從高點185.5到現在136.8,一度擊穿了30周線。
銷售市場上來看,理想終端優惠組合力度加大,保銷量是第一要務,20%毛利率神話岌岌可危,但更危險的是,理想承受不了“華為入場理想銷量神話破滅”的敘事,之前狂吹的組織力、產品力、戰斗力神話不能被擊破。
潛在的風險上來看,如果增程的護城河被打掉,明年的L6和4款電車,市場信心不好說,Li系kol吹起來恐怕要費點勁。
這一切只是年內的問界 M9 Vs L9預熱,好戲才剛剛開始,誰才是增程之王?誰才有資格叫別人造車?很快就會有答案。
始終要尊重時間成本
經常有車圈的朋友問我怎么看現在的造車新勢力,我始終就一句話,如果你讓我自己掏錢買車,我只有兩個選擇,就是那兩家制造電動車歷史最長的,其他玩家在我看來,從技術上來說,只有方向不一樣,水平大致差不多。
所以,今天我們看到的新勢力的差距,60%是來自營銷的差距,30%是來自方向的差距,10%是產品的差距,所以我之前寫過文章說,但凡何小鵬和李斌在玩流量這一塊,有李想一半的天賦,各自的銷量起碼會增長50%。
這就像我前段時間去考察一家美容儀公司一樣,這家公司1500人,踏踏實實做產品,但是就是賣不過另外幾家競品,因為對手們只有三四百人的營銷團隊,給主播的傭金超過65%,而這家只能給到15%,銷量自然不在一個水平線上。
但是,創業維艱,持續性的投入,在長達數十年里,可能都是平淡無奇,但是最終會迎來屬于自己的奇點時刻。
這個奇點時刻,華為經歷過,比亞迪經歷過,江小白經歷過,當然如何穿越平凡這個周期,讓自己撐到太陽出現的這一天,也是一門學問。
李想和理想,過去幾年的財報,很顯然可以看出一個邏輯,作為一個屢次創業者,李想是很成熟的,也是最接地氣的,先讓公司活下來,迅速找到利基市場,實現正向利潤后,然后開始加大研發,所以,在全面實現盈利之前,理想的研發投入少,現在開始多。
創業,在能力值差不多的情況下,就是一個節奏的把握,很顯然,李廠長的節奏感更好。
那么,產品要尊重時間,傳播需要尊重時間嗎?很顯然,答案是一致的。
問界背后的菊廠,已經接近四十年的歷史了,多年以來,該公司的公關傳播團隊,打了多少場硬仗?失敗過多少次?勝利過多少次?而且這家公司,早早就實現了全球化,擁有全球公關應對能力。
最核心的是,這家公司持之以恒的用人理念都是以奮斗者為本,所以工作十幾二十年的老員工比比皆是,他們在內容策劃、媒介能力、戰略部署上,在國內,幾乎很難找到對手。
公關傳播,是需要傳承和沉淀的,在國內,也僅僅只有阿里、華為、京東、騰訊等少數公司存在,曾經風靡一時的百度、360、聯想、美團等等公司,都沒有很好的傳承,都是一個職業經理人來,下一個職業經理人改,而傳統行業,地產、快消等公司,基本上,還是供應商干活的思路,公關團隊連體系都談不上,就別提傳承了。
理想勝不了,是必然的,因為時間。
車圈媒體環境的變天
李廠長在制造話題、媒介渠道、試駕創新、重新定義等等傳播維度上的改良創新,也生動的給汽車圈上了一課,你們這套老掉牙的玩法,我可以輕松吊打你們。
事實上,也是如此,互聯網經濟,在今天的中國,依舊是最先進的生產力之一,對于汽車、白酒等傳統行業,互聯網科技領域的傳播理念,以及kol的水平素質,都是相對更完善的,在傳統領域已經只會寫舔狗文的時候,互聯網科技領域,屬于少數還有客觀批判性文章存在的領域。
所以,我今年Q4季度的基本預判是,2024年,會有更多的互聯網公司PR流向新能源汽車行業,現在這個趨勢已經很明顯,而這些PR則會因為資源儲備的原因,攜帶一批互聯網科技領域的kol殺進新能源汽車圈,這個趨勢也很明顯,我看了一眼現在有些新能源汽車公司開發布會的媒體群,這類人已經占比超過10%。
理想用數碼圈kol洗牌的套路,大概會再次重演,數碼、汽車、互聯網這三個領域,會因為芯片、自動駕駛、車聯網、整車、云計算等等因素,最終實現融合,2024年大概率會是新能源汽車圈媒體洗牌的一年,這一碗飯的門檻會極速抬高,以前躺著就能吃飯的很多人,有可能會遭遇淘汰。
也許,很多精明的汽車人已經發現,以前傳統解剖汽車的套路已經不靈了,數碼博主重新制定了一套講解汽車優劣的話術;而明年,大概率汽車領域的kol還會發現,互聯網領域的kol會重新制定一套“企業價值觀”的打法,畢竟宏大敘事是互聯網圈的基本玩法。
話題,回到理想,首先聲明,我不是理想黑,我只是覺得他做得太好,所以才分析它,研究它,做得差的,我就不分析了,沒什么學習價值,后續,我還會繼續解剖理想,包括它在試駕、心智占領、放料、節奏等層面的解讀。
理想,現在很顯然處于一個相對舒服的階段,自己能掙錢,市場還在買單,產品一個接著一個承接流量熱度,研發在持續投入,轉化成產品力,從我內心深處來說,我是希望這家公司能夠成長起來的,畢竟理想現在手上有錢去干事。
但是,我還是那句話,李想歲數也不小了,應該展現出更加成熟的企業家風范,而不是在微博上,口口聲稱要封殺一個kol的格局,你一個大廠老板,沒事在公開場合天天跟媒體人過不去,何苦呢?人家少你一個發布會開,少拿千把塊的車馬費,也餓不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