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山,位于今陜西省西安市藍田縣藍橋鎮,距西安市45公里,312國道橫貫而過,屬玉山體系中的一座人文名山,主峰玉皇頂高2239米。相傳因王順擔土葬母,孝感動天,后得道成仙,而得名王順山,又有“天下第一孝山”之贊。
90年代開始對王順山進行旅游開發。1999年6月30日,王順山森林公園正式對外開放。2000年11月,升級為國家森林公園。公園總面積3645公頃,共分6大景區,150多個景點。素有陜西“小黃山”之美譽。
本文輯錄了由今至古,現存歷代方志關于王順山的相關記載。
藍田縣志
(1990年-2010年)
第二十九編 文物 旅游
第三節 森林公園
一、王順山國家森林公園
王順山屬玉山體系中一座人文名山,地處秦嶺北麓深處,灞河上游之南,海拔2339米。屬古冰川作用的中生代燕山期花崗巖石質斷塊板斜山地,地貌獨特,林密峰秀,崖險谷幽,氣勢雄壯,具有華山之險,黃山之秀,傳為王順擔土葬母得道成仙而名。
1990年開始對王順山進行旅游開發考察論證。1992年將該景區劃歸林業部門負責開發保護。1993年陜西省林業廳批準王順山為西安市王順山森林公園,完成《王順山森林公園總體規劃》,投資30萬元,建設公園山門和9間餐廳及旅游便道,對外開放。1995年建設賓館、商辦樓、休閑小木屋、森林觀景亭、孝子祠、公廁、洗浴用房;安裝程控電話和閉路電視,修建旅游專線公路3千米,架設了橋梁、高低壓線路,修筑上山游覽步道15千米,建停車場3000多平方米。
1999年6月30日,旅游公路通車,王順山森林公園正式對外開放。日接待人數5000人,有住宿床位298張,9間餐廳可同時容納100多人就餐,3個會議室可舉行70人的中小型會議。1999~2001年,日接待量達6000人左右,2000年“五一”黃金周,日接待游客達萬人以上,超過了設計容量,景區道路發生堵塞。初期門票價為15元/人,年收入超過百萬元。
2000年11月王順山被批準為國家森林公園,2001年8月西安市物價局批準票價25元/人,年接待游客5萬人,年旅游收人200多萬元。
2001年9月19日,縣政府在王順山舉行國家森林公園揭牌儀式。2005年,成立王順山森林公園管理局,西安市政公司投資700多萬元建起了上山索道,完成玉女潭等景點修飾。2009年8月,晉級為秦嶺終南山世界地質公園景區。至2010年,更新登山道路,以大理石鋪設山道5千米,增加二十四孝塑像等多種景點。
王順山主峰玉皇頂海拔2239米。公園設計為6大景區,150個景點,已開發3大景區80個景點。其孔雀峰、獨秀峰、西峰等20多座山峰名各具特色;一線天、石墻子、馬崗子等景點堪稱奇觀。
王順山文化內涵豐富,隋唐之前便是佛教、道教圣地; 玉皇頂古有玉皇大殿;歷代文人騷客漫游此山,留有“天下名山此獨奇,望中風景畫中詩”“藍水遠從千澗落,玉山高并兩峰寒”等不朽的詩篇。白居易更以130韻長詩把王順的自然人文描寫得淋漓盡致。
1571年(隆慶五年)《隆慶藍田縣志·卷之上·治局篇第一·山川》 :南山,即終南山,綿亙而西,各異其名,大抵排闥(pái tà;推門直入)途青,此地居多。(宋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鄠志》謂:西安言地形佳勝者,東藍田,西鄠、盩厔,其他弗能及也。
王順山即南山,去縣二十里,雄據東南一隅,若翠障然,興云即雨。舊《圖經》云:昔道人王順隱于此山,后登仙,因以為名。唐有謁仙祠。
《隆慶藍田縣志·卷之下·治人篇第三·隱逸·唐》 :王順不知何許人。《神仙通鑒》云:采藥于鐘南山得道,今鐘南山有王順峰,靈應昭彰,至今不絕。
王順峰即縣之東南山,偶歲旱,進思(指修志者李進思)率鄉老禱雨,嘗登其絕頂賦詩云:六十三翁力更強,順山高出獨徜徉。人生到此超塵世,何必飛升見玉皇。謂順之貪生羽化,非吾儒之道矣!
1730年(雍正八年)《雍正藍田縣志·卷之一 山川·三》: 王順山即南山(指終南山),去縣二十里,雄據東南一隅,若翠障然。
按,舊《圖經》云:昔道者王順隱于此,后登仙去,故名之。舊志云:舜南巡不返,娥皇、女英望舜于此,故又名望舜山。
1796年(嘉慶元年)《嘉慶藍田縣志·卷之一 地理·十》 :王順山。《長安志》:在縣東南二十里,昔道人王順隱此山得道,今俗呼望舜山,聲之誤也。
舊志:山據東南一隅,若翠障(山林密布綠樹滿山,山勢高聳如屏障)然,其相近,有藍谷。
1796年(嘉慶元年)《嘉慶藍田縣志·卷之十五 雜記·道流》 :王順。《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之三十五》:順采藥于終南山,得一道。今終南山有王順峰,靈應昭彰,至今不絕。
舊志:即縣之東南山。歲旱禱雨,輒應。相傳虞舜南巡不返,娥皇、女英望舜于此,故又名望舜山。
王、望,順、舜,音混字偽,遂致流俗,謬悠之說,不足辯 (上工幾下言;同“辯”) 也。
1875年(光緒元年)《光緒藍田縣志·卷十四·方伎傳》 :王順采藥終南山得道,故終南有王順峰,靈應至今昭著。《真仙通鑒》
1941年(民國三十年)《民國續修藍田縣志·卷六 土地·五》 :王順山。在縣東南二十五里。《長安志》:在縣東南二十里。舊《圖經》曰:昔道人王順隱此山得道。
謹按,山東接覆車山脈,西臨悟真谷,南為藍橋驛,高峰薛嶻(同“巀嶭(jié niè)”;山名,在今陜西涇陽、三原、淳化、三縣交界處。傳說黃帝曾鑄鼎于此。亦作“ 嶻嶭 ”,指高峻貌。),林木森蔚。岱頂稱玉皇坪,有廟圮(pǐ,坍塌毀壞),有黃龍洞湫,為鄉民祈雨處。高出縣城一千七百二十公尺,若云覆山頂,必降雨,故土人有“王順山戴帽,夥計睡覺。”之諺。其北有寶泉寺,名剎也,為邑人游覽勝地。民(國)七年(公元1918年)毀于兵燹(xiǎn,指亂兵縱火焚燒),竹木為愴夫刋(qiàn,切;“刊”的訛字)伐殆盡。
《嘉靖陜西通志·卷之二 土地二·山川上·西安府》 :藍田縣。王順山在縣東南二十里。舊《圖經》曰:昔道人王順隱此。故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