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城市設計名片,賦能城市設計圈層
中國家博會(廣州)攜手網易設計
奔赴全國各地,重磅打造
【設計共生-2023中國設計力城市互訪計劃】
串聯在地設計師各大社群
搭建城市設計師溝通橋梁
積蓄全國設計力智慧靈感
促進設計與產業的雙向發展,彼此賦能
長沙,是網紅城市,也是煙火星城;是越夜越好玩的“不夜城”,也是底蘊深厚的歷史古城,設計師們的多重思維也在這座“多面”城市開啟新的遙想。
當成都與長沙相遇交錯,兩座火辣城市的設計又會擦出怎么樣的火花呢?2023設計共生第八站,成都設計天團深入長沙,以熱烈的思維火花,擁抱即將到來的冬日。
10月26日-28日,由網易設計聯合中國家博會(廣州)發起的「設計共生-2023中國設計力城市互訪計劃」最后一站走進星城-湖南長沙。
在為期三天的設計之旅中,成都城市設計召集人張燦,成都城市設計發起人潘親帶隊成都設計師何靚、金鑫、劉萬彬、李雪、黎曉軍一行,拜訪山乙集團、 水木言設計等設計師工作室以及游走「亦間6500」酒店,在思維的交鋒中解讀長沙。
10月27日下午,成都設計IN長沙分享會在HIID湖南省建筑室內設計學會學術報告廳正式展開 。10月27日晚上,雙城設計師齊聚后湖食記,一場關于設計的創想之旅在這里開啟。
嘉賓陣容—向下滑動閱覽
王湘蘇 湖南省湘蘇建筑室內設計事務所創始人、HIID湖南省建筑室內設計學會輪值會長、高級室內建筑師、工藝美術師
張燦 CSD·DESIGN創始人兼創作總監
陳志斌 鴻揚集團陳志斌設計事務所創意總監、HIID湖南省建筑室內設計學會輪值會長、鴻揚集團設計師協會會長
趙益平 山乙建設創始人、湖南室內設計學會常務理事
傅忠成 湖南中誠設計裝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湖南省建筑室內設計學會執行會長
劉智龍 HIID湖南省建筑室內設計學會秘書長
潘親 中國室內裝飾協會設計專業委員會委員、focus design設計聯盟主理人
梁寧健 水木言設計(上海、長沙)創始人、湖南師大美院藝術設計專業碩士實踐導師
何靚 JUMGO CREATIVE 漿果創意創始人 / 設計總監
金鑫 TIGER SPACE 太戈空間設計創始人/設計總監
劉萬彬 BDD布道空間設計事務所 創辦人及設計總監
李雪 潤舍納圖創始人
黎曉軍 彩邑設計創始人、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 DFA 設計管理碩士
劉晁宇 曜生space 主理人
李菁 草稿紙空間設計有限公司創始人
艾迪 無限幾何創始人、長沙師范學院畢業生導師
雷俊 壹方建構室內設計創始人/設計總監 、HIID湖南省建筑室內設計學會理事
安陳 無見設計主理人 設計總監
唐明 米修設計董事長/創始人/創意總監
丁潔&徐濤 湖南米修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設計總監
曹筱蔚 中國家博會(廣州)設交圈負責人
張金燕 網易設計執行主編
唐亮 山乙建設&山乙山合 設計總監
陳仕瑛 Design Live(設計在場)行旅咨詢品牌創始人
曾定坤 湘廣土木創始人
李莎 柏舍美學設計創始人
劉檬 一山方寸創始人
唐敬 維度設計創始人
戴愷汐 無限幾何設計設計總監
周笙笙 周笙笙設計創始人
王帥 美頌上鏡設計創始人
01.
成都設計齊聚星城
共赴城市設計之約
10月27日下午,成都設計IN長沙分享會在HIID湖南省建筑室內設計學會舉行,成都設計師何靚、金鑫、劉萬彬、李雪、黎曉軍進行設計分享,成都城市設計名片在此集中展現。
網易家居執行主編張金燕對各位參會嘉賓表示衷心的感謝和熱烈的歡迎,她表示:設計師雖然經常在在全國各地行走,但與當地設計師推心置腹的交流機會較少,這就是舉辦“設計共生”活動的初衷,希望城市與城市之間的設計師們有更多交流。我們懷著一個希望中國設計越來越好的初心,希望跟中國家博會共同搭建一個平臺,支持中國設計的相互交流、相互學習,以達成一個良好的學術氛圍。
中國家博會(廣州)設交圈負責人曹筱蔚為大家介紹了中國家博會(廣州)明年的創新亮點以及設交圈給設計師朋友們提供的一系列服務內容。第53屆中國家博會(廣州)將于3月18-21日、28-31日分兩期在廣州琶洲舉辦,總展覽面積達83萬平方米,參展商4000家,覆蓋民用家具、飾品家紡、戶外家居、辦公及商用家具、設備配料等全產業鏈,以展會新布局、產品新風向為設計師探尋好產品、好品牌提供一站式供應鏈對接服務平臺。
同時,中國家博會(廣州)圍繞設計引領多措并舉,一是緊扣設計師需求打造的CIFF設交圈,以六大功能全年性為設計師提供論壇活動、媒體報道、榜單發布、流量扶持、選品對接等服務。二是持續在展會平臺發布家居設計趨勢、辦公商業趨勢、色彩及材料應用趨勢等,為設計師提供最新干貨。展望未來,期待每年3月與10萬名設計師朋友共赴中國家博會(廣州),同時在全年365天聚合更多資源,以平臺之力促設計行業持續發展。
02.
設計成都IN長沙分享會
雙城對話展開思維碰撞
| 大咖寄語,探尋共生方法論 |
湖南省湘蘇建筑室內設計事務所創始人、HIID湖南省建筑室內設計學會輪值會長、高級室內建筑師、工藝美術師 王湘蘇致辭,他表示:每個城市都能在文化性和地域性的差異下孕育出一批具有不同設計特色的設計師,期待成都設計師帶來的精彩分享!
成都城市設計召集人張燦致辭表示:我一直比較看重城市力量對外的展現,這也是我召集一批成都設計師來參加“設計共生”活動的原因之一。成都這座城市,具備良好的設計土壤和設計環境,青年設計師們在這一片土壤的滋養下迅速成長,誕生出許多優秀的設計作品。每一位成都設計師都是成都的一份子,做出的優秀作品和貢獻都是在為成都的土壤添磚加瓦,都是在進一步提高成都的影響力。
成都城市設計發起人潘親上臺致辭,她表示:非常感謝網易設計和中國家博會為我們提供了這么好的全國學習交流的平臺,讓我們城市與城市之間能夠有更加深入的交流和互動。
| 成都設計力量,集體亮相 |
本次設計共生長沙站,來自成都的菁英設計師們現場進行了精彩的主題演講,分享各自的作品案例,闡述對于設計的感悟與理解。
劉萬彬認為, 新一代青年設計師接受了完整的設計教育,而設計理論也在不斷更迭。因為項目是一個完整有機的生命體。我們不能依靠單一的設計思想、理論和方法解惑,制定系統性的策略和系統性的服務,在這一趨勢下,設計師更關注項目本身,更關注其原本的形態,更關注共情的打造,這就是人格化的設計。
在他看來,人格化設計并非直白把空間擬人化,而是以人的視角感知項目,理解項目,挖掘項目自身獨特的“人格化要素”,并將其轉化為系統化的空間設計要素,以培育孵化的立場,塑造和表達項目完整的“人格”特征。人格的四個特征分別是:獨特性、統合性、穩定性、功能性,這也是空間的核心要素。將項目獨一無二的人格化要素轉移為空間要素,在這個過程中塑造完整的空間人格。
同時,劉萬彬還分享了他在瀘沽湖的民宿設計項目。這一房子原本是業主已過世的祖母的老屋,為了展現出于其他度假民宿的差異化,設計師團隊以這一背景故事作為打造與其他度假民宿差異化的根基,以祖母帶客人玩為靈感來源進行民宿動線設計,民宿處處展現出祖母的生活痕跡,包括祖母使用過的物件、祖母養的寵物、原來老屋的實物模型等等,令客人能在空間內與祖母產生“對話”,傳達出松散自由、古舊質樸、緊湊神秘的氛圍。
“空間節奏的打造,是希望空間主動跟客人搭訕,空間能與客人產生交流。我理解的設計共生是多要素的共生,他們之間也并不存在邊界。”劉萬彬最后總結道。
BDD布道空間設計事務所 創辦人及設計總監
劉萬彬
▲劉萬彬 案例
“漿果創意成立七年以來,一直致力于商業化的打造和視覺化的空間設計,即邏輯和美學。”何靚從文化、產品和行為三個維度分享三個案例來詮釋他對這一邏輯的理解。首先是從文化維度分享了十三邀小酒館的設計項目,該項目從書和威士忌的端口切入,營造一個重回黃金年代的小酒館。
在產品這一維度,何靚以量販式KTV設計項目為例,一是通過打造自助的販賣機降低人力資源成本,二是將成都的火鍋文化跟KTV結合起來,解決消費者一站式消費的訴求。
在行為這一維度中,何靚分享了酒吧設計案例,以“費頭子”這一四川方言為底色,表達出年輕人內心深處桀驁不馴的態度。在這一商業空間內,用設計觸發消費者主動跟空間產生關系,進而產生消費行為。
“商業的本質是通過交換方式賺取利潤,但是設計的核心是通過品牌去打造營銷道具。商業的核心是賺錢,一個商業空間設計師的存在價值就是怎么幫助客戶賺錢。設計需要美學,商業一定需要邏輯。”何靚總結道。
JUMGO CREATIVE 漿果創意創始人 / 設計總監
何靚
▲何靚 案例
金鑫向大家分享了他過往參與設計的三個項目:首先是成都品牌定制鉆戒的門店設計,設計師團隊結合用材、用色、手法等設計,將品牌想表達的理念和品牌特性與空間相結合,比如通過線狀的連接和光源設計,令星辰大海的概念在地毯上呈現出來,比如通過光環的處理使原本突兀的柱子呼應成對戒的形式……其次是位于敦煌的酒店設計項目,結合敦煌的地域特色,通過簡潔自然的設計與周圍環境相呼應,為客人創造了舒適自然的空間體驗。此外,金鑫還為大家分享了幾個樣板房的軟裝設計案例。
最后,關于如何高效地在設計上、工作上、項目上達到一個比較理想的效果,金鑫分享了他的“捷徑”,即尋求更多的機會向優秀的設計師學習,學習和研究優秀設計作品誕生背后的模式。
TIGER SPACE 太戈空間設計創始人/設計總監
金鑫
▲金鑫 案例
李雪站在女性設計師的角度帶來分享:女性設計師天生對形式的美、對色彩的捕捉和人的心理的關注上更敏銳一些。在近幾年,李雪與其團隊開始注重關于生活美學的探索,注重療愈空間的打造,考慮人在空間的感受以及如何站在消費心理和人的內心的角度思考如何進行空間設計。
在小眾審美的時代背景下,可持續的長期價值是以人為本,通過設計來打造出療愈人們內心的慢生活美學空間,慢空間是快時代下最好的人文關懷,是人們抵御快時代下內心焦慮的良藥。但是每個人對美的定義不同,如何讓商業空間實現其價值,就需要通過嚴密的邏輯推理、策略的制定、市場和消費心理的分析。通過研究消費者需求和市場機會,揭示品類背后的文化特征,設計出符合人群需求和市場趨勢的產品。
“作為設計師,我們需要創造引發共鳴的設計,探索空間背后的情感價值,了解市場需求和引發情感共鳴的元素。作為追求美好生活體驗的設計機構,我們希望通過生活美學的形式讓消費者感受到我們正在創造的狀態。我們的目標是超越美的范疇,實現理想的生活。”
潤舍納圖創始人
李雪
▲李雪 案例
黎曉軍以“人文藝術連接者”作為主題進行分享,他表示:“藝術是一種生活狀態,我致力于將藝術融入生活,讓生活變得藝術化,因此,我就是一個人文藝術連接者。”
黎曉軍用兩個案例向大家分享了他在設計中的人文藝術連接意識。首先是一個家裝案例,因為男主人是土耳其人,而女主人是成都人,在設計中,我們注重了人文連接和距離感的創造。設計師團隊在玄關處放置了 兩地特色的畫,在進門處 設計了一個既是鏡子又是裝飾柜子的家具,這些都代表著土耳其和成都的文化的“合合之意”。在家庭活動空間方面,設計師團隊注重創造各種可能性和不同的休閑方式,讓人感受到更多的驚喜和樂趣。總體而言,這個家裝案例注重藝術生活化和生活藝術化,通過設計連接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和溝通,創造了一個溫馨而有趣的家居空間。
另一個案例是深圳浪琴半島項目,這一項目以人文連接為設計理念。設計中使用了1.5人休閑椅子,以促進家庭之間的情感交流。餐廳被設計成一個雕塑性的空間,連接著正餐廳和輔助餐廳,可以作為水吧、酒吧、看吧使用。觀茶室被設計成一個適應不同社交模式的場景,在不同的座位上有不同的聊天模式,可以根據情況調整主位位置……整個建筑的設計處處展現著人文鏈接的設計理念,旨在給房子賦予生命和變化。
彩邑設計創始人
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 DFA 設計管理碩士
黎曉軍
▲黎曉軍 案例
| 雙城對話 |
活動現場,成都、長沙雙城設計大咖及青年代表也開啟了一場關于“共生”的對話探討。
我一直十分關注各位年輕設計師的動態,從中學習他們的思維模式。我更看重在解讀文字而不是解決圖片,因為設計真正的意義在于思考,動手能力可以用各種辦法補充,但是思考能力是決定選擇什么樣的方式。我很欣慰看到成都這片設計土壤上有那么多有思考力和生命力的設計,這也讓我有了追尋的狀態,讓我不敢停下來。
CSD·DESIGN創始人兼創作總監
張燦
設計總是在成長,今天的分享會也系統性地呈現了青年設計師煥發出來的新力量。設計共生是助力成長的途徑之一,通過城市之間的交互,認識不同地域的文化,以及各自不同地域文化對現代性的理解,再呈現在設計當中,這對于雙城設計師來說,都是一種成長。
鴻揚集團陳志斌設計事務所創意總監
HIID湖南省建筑室內設計學會輪值會長
鴻揚集團設計師協會會長
陳志斌
對我來說,設計的魅力是在于自我發現,通過自我反省和總結,不斷成長。我注重在實際層面解決問題,尤其在私宅設計中關注人文元素。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夠傳達出松弛感和真正的人文家居氛圍。同時,我也希望我的團隊可以通過設計分享引導年輕人正確的設計價值觀。設計應該具有社會價值和使命,能夠推動行業和客戶感受到我們想要傳達的價值觀,這是我對設計共生和設計成長的一些思考。
嶼合傳世設計創始人
趙競宇
我更喜歡挑戰自己,嘗試新的手法和思考方式。雖然別人能夠看到我的風格,但我更關注認知的提升和變化。未來的成功需要建立在一個系統化的基礎上。設計師這個職業是靈活多樣的,我們可以涵蓋不同的行業。我們現在正處在1.0-2.0的時代,我們有機會跟上時代的變化,并獲取紅利,但不能把這種紅利當成自己的能力。有了這些經歷之后,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加獨立,也更清楚知道怎么去走屬于自己的路。
JUMGO CREATIVE 漿果創意創始人 / 設計總監
何靚
我想從材料領域來討論設計共生這一話題,我經常與商業項目的甲方討論新家具產品和工藝材料如何輕松應用到項目中。有先鋒設計師的存在,他們大膽地要求甲方使用先鋒家具和材料,通過市場反響,供應鏈和供應商選擇了這些產品,使更多設計師可以在自己的項目中應用,并找到合適的點來做出更好的項目,這是通過今天的活動,讓我產生對設計共生發散性的思考。
曜生space 主理人
劉晁宇
設計公司是一個獨立自由的個體,就像一個生態系統中的細胞一樣。設計團隊內部和與外部團隊的合作形成了良好的生態鏈。設計師和客戶之間的相互成就是一種共生關系。此外,設計師還與環境和物品進行共生,如音樂、藝術和香氛等豐富多樣的元素。設計師的價值在于如何將這些雜亂的元素轉化為和諧的狀態,這是我對設計共生的理解。
潤舍納圖創始人
李雪
03.
思維飯局IN長沙
開啟一番“設計夜話”
10月27日晚上,王湘蘇、張燦、陳志斌、趙益平、傅忠成、劉智龍、潘親、梁寧健、何靚、金鑫、劉萬彬、李雪、黎曉軍、劉晁宇、李菁、艾迪 、雷俊、安陳、唐明、丁潔、徐濤、唐亮、陳仕瑛、曾定坤、李莎、劉檬、唐敬、戴愷汐、周笙笙、王帥等雙城設計師,與中國家博會(廣州)設交圈負責人曹筱蔚、網易設計執行主編張金燕等齊聚后湖食記。眾人懷以對設計的熱愛,夜話設計,擁抱即將到來的寒冬。
04.
設計共生游學
開啟創想之旅
本次游學之旅, 成都城市設計召集人張燦,成都城市設計發起人潘親帶隊何靚、金鑫、劉萬彬、李雪、黎曉軍一行,拜訪山乙集團、水木言設計等設計工作室以及游走亦間6500酒店,在思維的交鋒中解讀長沙,開啟一場關于設計的創想之旅。
第一站
|山乙集團|
10月26日下午,設計共生長沙游學第一站,成都設計師來到山乙集團。山乙集團主營室內外空間設計、軟裝陳列設計、工程施工,產品以及核心技術研發。是一家以設計為主導,品質為前提,滿足對私人定制高標準需求的全案執行落地公司。
山乙集團,擁有著非常豐富的各行各業項目主持經驗,秉承創新、改革、研究、功能衍生美學的設計理念,致力于突破室內設計行業大環境現狀,打造獨屬于對品質有著高標準追求,對審美有著高標準要求的設計品牌。
山乙建設創始合伙人 王杰在分享中表示,他喜歡接觸室內設計的變化和新事物。“不斷前進、激發我們去創造、促使自己更加努力學習、充實自己、感受生活、沉淀生活,慢慢做出屬于自己的作品。”
第二站
| 「亦間6500」酒店 |
空間承載著故事的瞬間,老街見證著歷史的變遷,新與舊的交融碰撞,這條擁有300多年歷史的潮宗老街「舊貌換新顏」,逐漸衍生出了一眾具備獨特美學視角的建筑,「亦間6500」當屬其中之一。10月27日上午,成都設計師一行來到「亦間6500」酒店。
將酒店取名為「亦間·6500」,包含了米修設計董事長/創始人/創意總監唐明對于潮宗古街的向往與期冀:6500對應著潮宗街上的麻石數量,也希望「亦間·6500」和如同這些麻石一樣,過去的幾百年或是未來的幾百年,還在這條街上,慢慢地見證這個城市的變遷與變化。
第三站
|水木言設計機構|
活動的最后一站,設計師們來到了水木言設計機構。水木言設計機構在空間中盡可能用較少造型,去化幻想、敘事和隱喻的內容,成為一種獨立的存在。水木言設計(上海、長沙)創始人 梁寧健老師說道,希望進入場所的人們可以把精力全部集中于眼前的實物,減少辨識空間與分析造型帶來的能量消耗,進而觸發內心的思考與創造力。
一眾設計師帶著眷戀與期待,結束了本次的游學行程。「成都X長沙」的設計師們在這一趟旅程中聆聽設計之聲,追溯靈感之源,全新的創造力和多元的設計理念也在源源不斷的迸發。
未來,設計共生還將有哪些驚喜發生?敬請期待!
設計共生,是共同生存亦是共同成長。
期待更多的城市設計者在此發聲,
用當下與未來,凝聚設計力!
設計共生|設計長沙IN成都,燃與燃的雙城碰撞
設計共生 | UP武漢UP重慶!回顧魔幻山城之旅
設計共生 | 強強過招!武漢VS重慶誰更勝一籌?
網易設計頻道網址:
https://designer.home.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