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本公眾號,每日收到干貨
關注本視頻號,預約最新直播↓↓↓
按:從9月30日開始,我在每天連載我的大學日記,參見:
希望給大家提供一些借鑒和研究的素材,同時也算是給我自己留存下歷史檔案備考。
0
本次內容提要
這次要發布的是我大一下學期暑假中一段時間(1999年8月2-31日)的日記。
這是暑假的下半段時間,過完這個月,我就升入大二了。
在這一個月時間里,除了后幾天,其余時間我都呆在家鄉的那個小縣城里,又尤其是自己的家里,活動范圍不大,活動內容也不是很多。
根據當時的記錄,主要就是看書、看電視、玩牌,還有跟一些朋友的見面交談。
過得倒是輕松愜意,沒有制定計劃有的放矢,而是有點“得過且過”比較散漫。
這真的是一個典型的“學生樣 ”!以為上大學就不必像中學那樣注重學業,假期就可以自由安排隨便玩了。
這也是缺乏規劃的表現,不知道要把時間用在有價值的方向上,倒是想過做一些事情,也嘗試過一些,但最終很多都是淺嘗輒止半途而廢。
其實,這就是因為沒有方向造成的。
我在臨近暑假結束時自我總結道:
“我給自己的行為找到的‘合理’的解釋:該來的會來,車到山前必有路。
因而我不去做計劃,一些想法未能實現又并不著急,能做到什么樣就什么樣。
我不承認這叫‘走一步看一步’,因為我是有大方向的……”
但其實,從我當時的行為表現來看,我對自己所謂的“大方向”,并不清晰明確,可以說那只是一種自我安慰和辯解罷了。
因為,如果我真有大方向,我的時間精力就會按照那個大方向來使用,就會“咬定青山不放松”,一門心思地投入在這個大方向上。
比如我現在的生活,就可以說有著明確的大方向——生涯規劃教育,所以我可以不管 做什么,都可以說是 “萬變不離其宗”,都沒有偏離我的大方向,也會在各種經歷中都去留心感悟生涯規劃,每天都有很多新的收獲和積累。
在這種狀態下,我連發朋友圈都是常常提到生涯規劃,同時也是在朋友圈里做生涯規劃教育。
參見:
然而,從我日記記錄的內容來看,我那個時候的生活并沒有這樣一條主線,我自己也沒說清究竟是什么大方向,只能說是當時在心里面自己有這樣一種朦朧的想法而已。
這其實也是 青少年的一個常見現象:用“假目標”來麻痹自己——讓自己以為有目標,實則沒有目標,也沒有產生實際的動力,并沒有真正投入進去。
這一點,中學生家長們是不是會深有體會:看到孩子也在埋頭學習,似乎知道要為了考上好大學而學,但就是學得沒什么效果,效率也很低。
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孩子并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目標是什么,不知道究竟為了什么而學,所以就容易在學習的過程中心猿意馬心不在焉,“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而無法一心一意全力以赴——后者唯有明確目標盯準目標才能做到。
而 大學生的家長們也要注意,不要以為孩子上了大學就萬事大吉,只等著他畢業后才去找工作。
大學生也是需要規劃后自己未來的方向,在大學里持續努力的。
然而,很多大學生并沒有方向,家長們也以為只有孩子的中學階段才需要督促孩子抓緊時間學習,到了大學就不用管了,寒暑假由著孩子玩就行了。
結果,很多大學生就過得散漫無序,沒有有效利用自己的時間,也將錯失很多機會。
實際上, 有遠見的家長,在孩子高三畢業后的那個暑假,就在開始為孩子規劃未來的人生了。
參見:
而反觀多數家庭,是不是基本上就讓孩子在那個暑假里“放羊”了?
所以, 說到底,我們真的得重視規劃,讓孩子有規劃,以免浪費他的生命。
我就很遺憾當年不懂規劃,也沒有專業人士來指導我做好規劃,因此我的假期就過得那么散漫而缺乏成效。
當然, 好在我還是在那個假期里有了一些思考上的升級,這可能跟經過了一年的大學生活,回到家度假期間沒有了學業上的忙碌,可以靜下心來沉淀一些東西。
正如在這期間日記里寫到的 :“思想、觀念正在發生量變,量變需要時間”。
的確,我在這期間寫下的東西,和表現的狀態,跟之前剛進大學的時候就有了很大的區別。
可以說,這個暑假,就成了大一的我和大二的我的分水嶺,我經過這個暑假,再次回到學校,精神狀態、心態和思想,就有了明顯不同。
我是在這個暑假的8月25日離開家的,先去了重慶——也是 在父親的鼓勵下,他讓我多出去走走,并且毫不猶豫地提供經濟上的支持。
這一點,在我現在看來,很重要。
我的父親雖然沒有給予我太多思想上的指引,但是他鼓勵我“多出去走走 ”這種態度,給我的成長帶來了很大幫助,讓我在去各地游走的過程中,見識了很多,也有了很多新的想法。
包括我后來從西安考研到北京,也跟我在大二暑假時去了一趟北京受到的影響有關系。
所以,我現在也常常倡導家長們,要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帶他們多出去走走見見世面;也倡導大學生朋友們自己主動到各地去走走。
不要以為這就一定很花錢,實際上,你也可以安排好“窮游”的。
我當年的旅行,其實就沒花多少錢。那個時候主要是坐綠皮火車,到了當地住同學宿舍,你覺得會花多少錢呢?
就算現在,我經常一個人出去旅行,也不去找同學住學生宿舍了,而是坐飛機住酒店,但實際上,都往往是利用淡季機票酒店都很便宜的時候出行的,也花不了多少錢。
而 大家可以結合自己的情況量力而行因地制宜,總還是可以換個環境得到新的收獲的。
老在一個地方,就難以有新鮮的信息和感受,難有新的收獲和成長。
比如我現在看我當年大一暑假的這段記錄,就感覺之所以到了暑假后期,似乎沒有多少感覺可以寫下來,就跟在家的時間長了有關,一直待在一個熟悉的地方,而當地區域又不大,沒有多少去處(我家是在一個小縣城或者說是一個小鎮),自然就越來越沒什么“感覺”了。
當然,這是我成長的一部分,當年的我,已經這么走過來了,也無法改變這樣的經歷了。但 我希望各位能做得更好,通過我的經歷和反思,讓大家知道怎樣安排生活可以更好!
以下是本次要發布的日記正文:
1
活動多了,寫的少了
8.2:
局限可以避免紊亂。
8.4:
一次做一件事;一次接見(拜訪)一位朋友。
8.7:
上哪兒都該帶上日記本。
“童年是一場夢,少年是一幅畫,青年是一首詩,壯年是一部小說,中年是一篇散文,老年是一套哲學。”
人生如牌戲,每個人都掌握著自己的一手牌,卻不能預知命運。
凡事皆有偶然因素,隨時都可能出現轉機。
人的努力在于盡量避免可能出現的不利情形,想法讓成功的幾率大一些。
8.9:
對于善于觀察和思考的人來說,世上沒有不可用之物。
8.10:
對于女孩,既不愿她讀書太累而變得不再可愛,又不愿看到她因學業無成而痛苦,有什么解決的辦法呢?
8.13:
好長時間沒寫自己的感受了,就像少活了一段日子??上а?!
現在正是夜闌人靜的時候,睡意襲來,但我寧愿端坐于桌前,伴著青燈黃卷。我是多么愛讀想寫啊。
就讓我把這段寧靜的時光用上把,人生能有多少個這樣的夜晚呢?
鄧小平講:十年最大的失誤是教育……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
現在的人們,普通的老百姓,一提政治就發牢騷,這也不合理,那也不滿意,社會復雜,風氣不正,弄得我們單純的青年對政治望而生畏甚至生厭……怪誰?!
8.14:
沒寫是因為無感而發,或有了感受認為沒必要記錄。
雖如此,過得卻快活:看書、看電視、玩牌,啟發我思考,與友交談激發我思想變成言論。
心里想過的,說出來,暢快了,倒不覺得那些言論值得立為存照。修身養性,鍛煉思維而已。
觀察力強了,對身邊的事物有了不少新奇感受,不記下,就忘了。
2
沒有目標,生活散漫
8.15:
媽媽叫了我一聲“尾(煒)巴”,我仿佛回到了童年。
8.16:
沒想好的事,別告訴別人,特別是在電話里。
8.17:
女孩因為傻而可愛,男孩因為傻而可敬。
傻女孩愛笑,傻男孩常皺眉頭。
8.18:
熱愛生活的人,不會因思考人生的大問題而忘記睡覺。
8.19:
名聲,是大多數名人厭惡而大多數凡人追求的東西。
人最好是有一點點名聲。
思考大問題,用上紙和筆。
人要有目標,才能專心做事。否則總是恍惚,總是茫然,直到某一天被所剩不多的日歷驚醒——日子已過到現在,我做了些什么呢?還有多少事沒有做??!
于是,怨恨、后悔,又很快發現這一切都沒有用,你已經落后了,還在被壓上愈來愈多的任務,不發憤補救,就會永遠落后,這就是現實!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
你的面前有許多條道路,都是望不到盡頭也走不到盡頭的,總是佇足觀望或試探性地前行幾步便折回,你最終能走多遠呢?
人的一生,又有多少年華可供揮霍呢?
迷途知返吧,走上正道吧。
知道用盡一生時間也走不了很遠,但也比每條路上都留下你的不多的足跡要好。
而且生命的意義在于過程,只要你堅定地走,你的一生便了無遺憾,而后人也正可在你的基礎上繼續前行,人類社會就這樣發展了。
后人對你什么評價,你是無從知道的,但你可以把握今生,辨清自己的存在狀態,是明智的還是糊涂的。
如果自己不滿意,就該立即改變。一個沒有自知之明的人是可憐的,一個有自知之明又不肯改變的人是可惜的。
到現在為止,還未曾作出一篇真正的論文。
因為沒有深入地窮根究底地思考過某個重大問題,似乎只在“無聊”(“有目的意識卻沒有明確目的”——周國平語)地存在,得過且過,沒了與天奮斗的意志。
寫不出來——盡管思想一刻也沒閑過,除了睡覺時——那些想到的東西太過片斷簡單;想到的大題目又思而無果,于是總不能也不愿動筆。
就這樣挨過了一天又一天!
3
對暑假的自我總結
8.20:
拒絕盜版!
手邊的一本散文集,許多文章都以優美的文字打動人,卻由于紙張的粗劣、排版的無規則而難以卒讀(更叫人氣憤的是書中還缺了二十多頁)。
我是真的有點動怒了。
然而轉念一想:當年買了這書,現在排斥這書,不正意味著人的品味和辨別力的提高嗎?
再一轉念:人的一生中有多少東西是要遺棄的,又有多少可以保留到最后?人要怎樣才能做到“死而無憾”呢,唯有把握住那些長久的東西——如美德、貢獻等。
8.21:
“對于幸運兒來說,選擇是面對諸多機會的主動進取……對于苦難者來說,選擇卻是不可自拔的困境?!保ㄖ車健舵ゆぁ稰217)
樂觀者都是幸運兒,悲觀者則做了苦難(的承受)者。
8.22:
“我也有我的苦衷。”——一位現在看起來“混得不錯”的老同學講
晚,××來,談到信仰、道德、精神領袖等問題。
自感現時代不能產生精神領袖,社會上無法形成統一信仰,那么各人應圖自救;
道德沒有統一規范,隨各人信仰而定,但堅守為好;
現時代不像能誕生什么新的更能為大多數人所接受的社會意識形態……知識分子應識時務。
8.24:
就要出發了,這個暑假也就這樣結束了,做了不少半途而廢的事,許多書都未曾完整地專門地研讀,只淺嘗輒止;論文也沒寫成,一些愿望(如帶小妹去游泳,吃火鍋,學英語,讀專著等)未能實現,也不覺遺憾,而且正在記憶中慢慢消退,目標感越來越淡了……
我不管這是不是“墮落”的表現,“不可教”的象征,我給自己的行為找到的“合理”的解釋:該來的會來,車到山前必有路。
因而我不去做計劃,一些想法未能實現又并不著急,能做到什么樣就什么樣。
我不承認這叫“走一步看一步”,因為我是有大方向的(現在要做的是使自己堅持住它,不因外事的干擾影響而偏離),而走得每一步甚至都沒看清楚,只有回顧腳印的一點清醒(這是常人皆備的)。
這個假期有了不少見識,積累了一些感受,不寫是因為感之不深,量變程度不夠。
OK,All right.
4
離家上學,新的感悟
8.26:
昨日在山城,跟“老鄉”在一起,玩得痛快,喝得痛快。
雖說生命的意義在于生活這個過程(“意義在于過程”),但我看此次山城之行意義卻在將來。
8.29:
思想、觀念正在發生量變,是的,量變需要時間,也應該有個方向,那就看你怎樣參與生活,與哪些人交往。
好多東西不是言語可以表達出來的,它存在于你的心靈中,積累到一定程度便會“爆發”——以某種方式外化。
所以,盡可能地豐富感知,千萬別讓你的心靈麻木遲鈍嘍!
在小人橫行的地方,君子倒不知所措了。
要講道德,就得受累?。?/p>
火車的每一節車廂都以為自己是車頭。
8.30:
接新生,那孩子的心情與我剛來時很相似。
下午與××談,好些意見不合,以后會多“注重實際”的。
晚讀《鄧小平理論概論》,深受感動——生產力和經濟發展至上,真個唯“物”主義!
8.31:
一再地思考(因為無法回避),人如何在商品社會中保持健康的心態,“不為物役”;
一再地自問,是不是浮躁了?
考慮物質利益的取得與消費之類問題,總難讓人平靜,但也知道,躲在象牙塔里兩耳不聞窗外事是不可能的事……
最后終于明白了,人追逐物質不應成為目的,而應成為如吃飯那樣維持生存的手段,甚至是參與生活的一種方式,豐富見識的一種途徑。
只要能夠駕馭,保持平常心,追逐物質何嘗不是一種樂趣?
作于1999年8月大一暑假
學習生涯規劃與志愿填報、咨詢相關問題,有以下四種方式可以跟我鏈接:
1、直播:點擊下方按鈕,關注我的視頻號,預約直播(如果顯示過期,也可點擊預約最新直播),到時可留言或連麥咨詢;
2、加群:點擊下方按鈕,關注本公眾號,在后臺回復“加群”,按對應身份加入“任煒老師生涯支持群”,將每天收到生涯規劃相關資訊;
3、微信:添加我的微信,隨時可向我提問咨詢(均為本人親自回復),還可索取生涯規劃、志愿填報的干貨資料合集。
添加任煒老師微信
4、培訓:我近期正在開設生涯規劃與志愿填報培訓,家長和從業老師皆可報名,參見文章說明: 滿10人開班,加上方微信可咨詢報名。
其他需要,可掃碼查看:
關注本公眾號之后,在公眾號后臺留言發送以下關鍵詞,可收到相關文章:
1.高一選科:“選科”
2.高中規劃:“高中”
3.成績提升:“提分”
4.專業選擇:“專業”
5.綜合評價:“綜評”
6.志愿填報:“報考”
7.文科出路:“文科”
8.低分出路:“低分”
9.就業形勢:“就業”
10.考研形勢:“考研”
11.就業準備:“準備”
12.生涯教育:“教育”
13.心理調適:“心理”
14.勵志故事:“努力”
15.幸福秘訣:“幸福”
16.學習規劃:“學習”
17.高考減壓:“減壓”
18.錄取分析:“錄取”
19.是否復讀:“復讀”
20.大學規劃:“大學”
志愿填報文章合集:“合集”
高中生升學規劃免費課程:“課程”
進入公眾號后臺方式:在本篇文章上方點擊藍字“任煒老師”,或點擊我的公眾號名片即可。
在下方界面點擊“發消息”,填寫關鍵詞發送,即可收到相關文章。
如有其他問題 ,也可以在我的公眾號后臺輸入關鍵詞搜索,會出現很多相關文章。
見本文中的說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