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新會陳皮在陳化過程中出現的“味道”變化問題,老李選了幾個比較常見的情況出來,相信很多讀者朋友都曾面對過——
1、“剛買回來吃著沒苦味,為什么越存越苦呢?”; 2、“新皮味道吃起來比老皮好啊?是不是味覺出問題了?”; 3、“3年、5年、8年的皮,我更喜歡新皮的味道,但陳皮不是越老越好嗎?”
新會陳皮在傳統的定義上,的確是有越陳越香的說法,但核心是每個人對“香”的定義是主觀的感受,也就是味蕾的感覺決定,所謂“情人眼里出西施”,對于新會陳皮味道的喜好也是如此主觀加分。所以,千人千味的喜好,就決定了有些朋友會喜歡煮泡新皮,也有些朋友喜歡陳香老皮,更有些朋友喜歡霸道的口感(青皮的刺激口感和麻痹口感等)。
老李認為,正因為沒有統一的新會陳皮“味輪”標準,所以無法以量化標準去判斷什么年份應該是什么的味,只能說根據陳化、果品、產地等等綜合去產生復合而多變的香味,至此新會陳皮真的不一定可以通過長時間的陳化就可以做到“苦盡甘來”,甚至會因為個人對口感的喜好而產生了越陳越苦的體驗。
新會柑的落地柑
一、聞著香,吃著苦,“苦”盡不一定會“甘”來
新會陳皮的“苦”,一般分為幾種情況。
第一種苦是“魚膽苦”,味道就久苦不退的,類似于膽汁的苦味,這種苦味的成因與肥料和種植的土質有關,經過陳化也不能消退。
第二種苦味就是“麻口苦”,即喝完后舌頭有麻麻的感覺。這類成為是揮發油中某些刺激成分過量導致的,一般在外地柑(特別是山地種植)高發,但果期比較后的柑皮糖分高就可以覆蓋其麻口的味道,通過陳化也可以減輕。
第三種是酸澀苦,主要就是新皮或者青皮的果酸含量過高導致的苦澀。這種果酸澀味對部分人的味蕾刺激感比較強,因此有不少讀者朋友在接觸二紅或者青皮時,認為該酸澀味道就是苦味,其實即陳皮油胞中的檸檬苦素(檸檬酸)等導致,可以通過陳化去掉,或者讓果期成熟就沒有這種苦澀酸的口感,或者等待至果期成熟后變為大紅。
第四種就是發霉或者燒皮后導致苦味。霉變的皮因為有多種菌,在發霉后再曬干時,其霉菌會殘留在果皮上,因此口感會有負面影響;而陳皮的燒皮即是陳皮炭化的結果,有類似燒焦的苦味,而上述這種的發霉或者燒皮導致的苦味是不可逆轉的,只能丟棄處理。
所以,綜合來說上述幾種“苦味”都不能通過聞氣味來決定的,更有可能是這些“苦味”本身并不容易聞到,而是陳化中的各種負面因素的物理表現,并且容易出現我們聞著皮是很香,但煮泡時卻溢出大量苦味的情況。
新會柑(青柑)
二、香、甜、鮮等屬于生果皮味道,隨著陳化時間會逐漸消退
很多第一次接觸到新會陳皮的朋友,特別是接觸到“工藝皮”即非傳統陳化的陳皮時,對其果皮的香味特別印象深刻,并深刻地認為這就是“陳皮香”。
首先要表明的一點,非傳統陳化的工藝皮確實要會比傳統皮“香”,但這個香并不是陳皮范疇內的“陳香”味道,而是生果皮的香味,具體表現為果香、甜香、蜜香等原本的果皮味道,因為茶枝柑(新會柑)品種的原因,其果皮的揮發油含量比其他品種柑皮要豐富,所以在脫水后容易揮發,形成比其他果皮更濃烈的香味。
其次是隨著果皮的陳化發生,年份比較久遠的陳皮中揮發油含量會出現轉化,因此其香味是收斂的,即揮發型的香味會逐漸消失,取而代之是固化的結晶體。這些結晶體是陳皮陳化中關鍵的轉化物,需要溶于高溫水中才會再次形成揮發味道。
簡單來說,工藝皮的香味并不是傳統新會陳皮的香味,其成因是加溫加濕加速陳化后,原本果皮中油胞破裂揮發出來的香味,不具備陳化的意義和效果,因此工藝皮只能當做果皮味的調味品使用,而不能稱之為“陳皮”。
某些讀者朋友說食用工藝皮是口感特別強烈,實則就是沒經過陳化的揮發油直接溶于湯水中,還有部分果酸的形成,從而直接導致了工藝皮的口感酸味強烈,但這并不是傳統陳化皮的“香味”特征。
工藝皮
三、“適口為珍”并沒有對錯,陳皮風味本就屬于“千人千味”
新會陳皮的原材料新會柑(茶枝柑)中,有一種“獨特”的揮發油成分,即“2-甲 胺 基-苯 甲 酸 甲 酯”,其物理表現為持久且柔和的橘子、柑果香,帶有少許漿果香氣,某種程度帶有微弱的花香,能帶來柔美且甜蜜的氣息;陳化后可以出現木頭或者皮革氣味(類似樟香),而其他產地的陳皮,氣味可能會更偏酸、辛,更刺激,又或者內含物少,更淡而無味。
對于陳化后的香味表現,也有研究表示因為新會陳皮的成分含量比較復雜,在不同陳化期的對比中可以看出隨著年份而趨向于穩定,甚至出現了下降和回升,但整體已經沒有前10年的陳化時間變化大。
成分變化的峰值出現在9年-12年之間
上文說的新會陳皮香型目前并沒有的統一劃分標準,甚至會出現不同倉儲環境、不同種植管理方式、不同的果期而出現不同香型。這里所導致的香味差異,其實只是其中含量和成分的外觀表現,不作為識別其是否正宗的標準之一。
但無論如何,新會陳皮的香味是“隨著時間而收斂的”,也就是早期揮發型的果香,會隨著時間陳化而慢慢消失,取而代之是陳香等復合型味道。
而陳化出的香味和工藝皮的香味,也可通過其來判斷新會陳皮的特點,特別是在三年后出現的“陳香”。對于陳香,也有人定義為醇香、樟香等,其明顯區別生味、腥味、辛味等新皮的刺激性揮發味道,是一種平穩的、柔和、厚實的香味。
更重要的是,這種陳香不具備揮發性,更多是以油性固態物質形式藏在陳皮的油胞之中,需要沖泡后才讓其溶于水方能辨識出來。
老李想起來一句行話,就是“知道陳皮香的自己會知道,不知道怎么解析也是不知道”,這話的意思就是“熟悉新會陳皮香味的經驗比較多的人,一聞一吃就到陳皮的香味就知道其大概的陳化年份”。在行家對新會陳皮的品鑒標準里,從香味濃淡、復合程度、果皮厚薄、香味的持續時長等等,都可以大概判斷其陳化時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