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亞戰爭(即克里木戰爭)
19世紀的克里米亞戰爭或克里木戰爭,在俄羅斯歷史上又被稱為東方戰爭,是1853年至1856年在歐洲爆發的一場包括陸地與海洋爭奪的戰爭。
這場戰爭的主角是俄羅斯一方,與英國、法國為主的聯軍,為爭奪小亞細亞地區權利而展開的戰爭。
戰場主要分布在黑海沿岸許多地區,尤其是克里米亞半島(或克里木半島),所以叫克里米亞戰爭。
其他參戰方還有土耳其、撒丁王國(意大利的前身)、希臘等國家。
克里米亞戰爭(即克里木戰爭)
一
海軍:木制風帆戰列艦的最后輝煌
由沙俄海軍中將納希莫夫指揮的黑海艦隊,取得了錫諾普海戰的勝利,這場海戰發生在11月30日清晨,結果是黑海艦隊俘虜土耳其指揮官帕夏將軍,土耳其7艘護衛艦和2艘輕巡洋艦被擊沉,士兵傷亡超過3000人。
錫諾普海戰的戰果在海軍史上不算太高,但能載入史冊是因為:這是木制帆船艦隊最后一次大規模的交戰。
錫諾普海戰的勝利,同時也意味英國和法國在地中海地區利益的喪失,所以他們很快就對俄宣戰了。
克里米亞戰爭(即克里木戰爭)中的海戰
正是在克里木戰爭期間,蒸汽動力戰艦被英法廣泛使用,技術兵器的優勢大大體現出來。隨著英法海軍的參戰,曾經擁有4艘120門炮戰列艦、12艘84門炮戰列艦、4艘60門炮巡洋艦以及大量輔助艦的俄國黑海艦隊,1855年被英法海軍幾乎全殲,不久便宣告解散了。
這也是黑海艦隊歷史上第一次覆滅,后面還有第二次,但要60年以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了。
克里米亞戰爭(即克里木戰爭)中的海戰
二
陸軍:武器裝備性能方面的大躍進
英國、法國陸軍的優勢來源于新式線膛步槍:米尼步槍。
線膛步槍相對于滑膛槍最大的優勢在于射程和精度,滑膛槍的有效射程只有150碼(一碼約合0.914米),并且精度很低。
線膛步槍有效射程達到500碼甚至更高。法軍在1840年代后期率先裝備了米尼步槍,這使得它在同時期列強陸軍中擁有巨大的技術和戰術優勢。
克里米亞戰爭(即克里木戰爭)仍以陸戰為主
新步槍帶來新戰術。拿破侖時代的散兵線隊形可以進一步拉大,避免被對手火力密集殺傷。而對手的密集隊形將在更遠的距離上遭到精確火力射擊。
克里米亞戰爭(即克里木戰爭)仍以陸戰為主
盡管當時英國軍隊的部分高層對線膛步槍的不太信任,但在維多利亞女王的最終裁定下,英軍還是在1851年全部列裝了1851式米尼步槍。
這是構成克里米亞戰爭中英國陸軍的主戰單兵武器,并在陸地爭奪的一系戰役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克里米亞戰爭(即克里木戰爭)仍以陸戰為主
三
炮兵:戰場上扮演的角色發生變化
克里木戰爭中炮兵的角色發生重大變化。由于當時野戰火炮的典型射程大多數在1000-1500碼,有的輕型火炮甚至只有600-800碼,相對于步槍射程優勢變小。
所以炮兵的作用變得更像后來的重機槍,只是作為步兵的火力倍增器來使用。
克里米亞戰爭(即克里木戰爭)
炮兵的再次稱雄,要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即20世紀初了。從第一次世界大戰起,各類炮兵,以及從炮兵延申出來的導彈部隊成為陸戰、海戰、空戰的重要裝備力量,從此不可撼動。
克里米亞戰爭(即克里木戰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