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銀河的“野望”與“勇闖”
撰文|Benji
編輯|路由社
題記
“在大多數人看來,設計就是徒有其表,但實際上沒有什么工作能比設計的意義更深入。”
——史蒂夫·喬布斯
歷史一再證明,偉大的產品往往將設計、審美視為品牌的靈魂和核心價值之一。
隨著時間流逝,它們或成為一個時代精神的符號,或成為一種社會文化的表征,從而寫進一代人的生命記憶深處,從情感到理性無不產生強烈共鳴。
《財富》雜志曾評選出全球100款最佳現代產品設計。榜上有名的蘋果iPhone、谷歌搜索引擎、索尼第一代Walkman、寶麗來SX-70相機,等等,都堪稱電子數碼、互聯網世界在這方面的經典案例。
進入21世紀(參數丨圖片)以來,基于三電核心技術的進展,加上各國政府的政策推動,尤其是,市場鯰魚和行業先驅特斯拉的示范效應,讓電動汽車迎來了快速復興。
近些年來,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蓬勃發展,尤其是造車新勢力們的爭相入局和推波助瀾,更是讓兩個新趨勢在中國新能源汽車身上日益清晰:
第一,相比海外品牌更多著眼于電動化和可持續,中國新能源汽車逐步確立起了智艙、智駕這兩大“智能化”價值的新標簽。
第二,相比海外品牌側重油改電的改型,從零開始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圍繞“智能移動終端”更有機會塑造先鋒、時尚新形象。
這方面,既有新勢力頭部品牌“蔚小理”們篳路藍縷的草創之功,也有背靠央企、國企的新實力品牌阿維塔、智己、嵐圖、埃安們前赴后繼的推廣、普及之力。
時間來到2023年,一個中國品牌率先提出了志存高遠的“野望”,將中國電動車設計與審美提升到了一種創造新范式的自覺。
2023年2月3日,在“吉利銀河”新能源戰略發布會上,伴隨吉利銀河智能電動原型車——銀河之光的首發亮相,吉利在國內首創提出了“開辟中國電動車設計新范式,打造中國智能電動車設計新標桿”的清晰目標。
近日,基于吉利SEA全球智能架構打造的吉利銀河E8,正式曝光了一組車圖,全球首個量產一體式發光前臉讓人眼前一亮。
新車將“漣漪”這個靈感源于西湖、吉利獨特的品牌超級符號,創新演繹出了智能電動新時代的“光之漣漪”新面孔。
至此,吉利再次將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兩大趨勢往前推進了一步,并且主動承擔起中國電動汽車設計革新、走出國門的勇闖使命。
開辟“新范式”的自我精進
在日新月異、爆款輩出的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可謂“江山代有新車出,各領風騷一兩年”。
自從造車新勢力們給智能電動車賽道按下加速鍵,以上兩個新趨勢——努力打造差異化的智能價值新標簽、塑造智能移動終端先鋒、時尚的新形象,也在不斷涌現著一些新變化、新機會和新可能:
首先,所謂智能化并不僅止于智艙、智駕,也應包括智能化的新設計、新顏值,進一步拓展智能化價值更多的新內涵與新外延。
其次,活躍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土壤,不僅可以成為智艙、智駕技術的全球創新高地,也應成為全球設計潮流的策源地和輸出地。
正是站在這兩個立足點之上,吉利銀河走上了一段有關“中國電動車設計新范式”的不斷嘗試和持續開辟的征程。
今年2月23日,專為中國用戶設計、吉利銀河新能源中高端系列的智能電動原型車——銀河之光首發亮相。
針對這一代物質和精神生活最富足、視野最開闊、文化自信最強烈的中國用戶,吉利銀河首次明確提出了“很中華、不傳統、更快樂”的設計理念,這一植根中華文化又兼容現代科技的理念,也成為其開辟中國電動車設計新范式的思考原點。
將抽象的理念落實到具體的產品上,就是基于吉利天地化一體造車的理念,率先在這款原型車身上嘗試將顏值、功能和智能三者合一,通過主動對工業時代汽車造型、功能、體驗種種邊界的打破,大膽暢想未來電動出行,并嘗試著將物理環境和數字生活進行有機、完美的融合。
就拿這款原型車上三個“科技集成區”的設計方案為例。
秉持“功能集成、科技外顯”這一頗具革新意味的設計方法論,一方面,它將智能電動車時代越來越多的黑科技、硬件配置高度集成,從而為簡潔留白的外觀、曲水流觴的座艙,留出更大的發揮空間和更多靈感與創意的實現方案;另一方面,基于一種高度的科技實力和文化自信,在設計之初就將安全、智慧的造車理念,細膩、溫暖的人文關懷融入集成區,實現了功能與體驗的兼得,操作便捷與審美愉悅的兼顧。
譬如,原型車前臉類似靈動島的科技集成區,與吉利汽車的品牌超級符號“光之漣漪”進氣格柵融為一體,既是一種酷炫、高效的信息顯示面板,也是一種富有家族特征的視覺語言,實現與車外進行無縫信息交互的同時,也具有中國文化的視覺美感與極高的品牌辨識度。
短短3-7個月之后,秉持這一設計理念、踐行這種設計方法論的吉利銀河L7、L6相繼上市,再一次將吉利銀河做有“中國味”的智能電動汽車的設想,落實到了量產車型的更多具體產品細節當中去。
譬如,像吉利銀河L7上的全封閉式進氣格柵、靈感來源于中式建筑飛檐斗拱的日行燈;像吉利銀河L6上的數字漣漪格柵、天穹琴弦座艙天幕等,無不突出產品設計中的科技“電感”和純正“中國味”。
在這個全球新舊汽車轉換的變革時代,這兩款首發量產車型的快速登場,無疑進一步具象化定義、拓展和表達了何謂“中國汽車設計新范式”。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吉利SEA架構的首款純電轎車,即將于年底發布的吉利銀河純電旗艦轎車吉利銀河E8,更是通過AI賦能設計的最新技術手段,將這種“新范式”的開辟推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新車更大量地融入了聲、光、電等科技元素,包括全球首創一體式發光前臉、律動發光徽標、飛檐虎視前燈組、旭日東升貫穿式尾燈等眾多設計成果,無不表明在吉利銀河身上,一種融合中國文化自信與未來科技審美的設計語言正漸趨成熟,開辟“中國電動車設計新范式”的目標也初步達成。
讓“新范式”走向世界
今年年初,第一次看到銀河之光之后,路由社Roadbook曾經寫下過以下觀察:
“在已然到來的智能化、電氣化時代,銀河之光用智能電動時代該有的一副盛世美顏,讓我們看到了在享受智能科技進步帶來的安全、便捷、品質的同時,繼承中國智慧與審美、關注國人心靈生活的一種嶄新可能、一種恰當方式”。
如今,通過密集推出的銀河L7、L6和E8三款量產新車,讓這一切正在從理想變成現實。他們身上的那些圍繞著富有更多“中國味”電動車展開的設計思考、革新和創造,吉利銀河也進一步將「中國味」設計帶到一個新的境界。
實際上,這一條難而正確的路走起來并不輕松。在年初舉辦的吉利銀河新能源戰略發布會上,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陳政就抱有對現實挑戰難得的清醒、自覺和雄心:
“當前中國電動車設計的現實,看似欣欣向榮、百花齊放,實則暗流涌動、危機四伏。吉利設計不會溫柔地走入這樣的良夜。”
“作為舶來品的汽車,一百多年來燃油車的設計標準歷來由西方主導,如今,在中國這個智能電動車的主場,一種基于’內觀文化母體’自然生長而來,走君子審美正道的東方式設計美學將會出現,由此,步入一個’很中華、不傳統、更快樂’的中國電動車設計新時代。”
由此可見,吉利銀河對“中國電動車設計新范式”持續的思考、探索和實踐,不僅只是著眼于對自身能力的突破,對當下國內電動車設計現實的反叛,也在為中國品牌在新能源賽道的向新、向上不斷注入新價值和新動能,從而,志在引領中國汽車設計走向世界。
那么,吉利銀河這種立足長遠、超越現實的“勇闖”如何成為可能?想要達成目標背后的土壤和條件是什么?它又怎樣將這種“中國味”的新設計、新范式帶向世界舞臺,被更多人看到呢?
在路由社Roadbook看來,這當中少不了眾多內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它既是一種順勢而為的努力,也是一種能力躍遷之后的水到渠成。
其一,從宏觀文化語境和社會心理來看,中華文化自信正在全面提升,已經從前些年淺層次流行的“國潮”,升級到了更為內涵、持久的“國風”。
其二,從市場規模體量和政策環境來看,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巨大消費潛力,加上持續利好的政策,助力國產電動車設計與量產車型的快速演化。
其三,從國內電動車用戶消費心理來看,前有嘗鮮用戶的示范效應,后有新生代年輕消費人群普遍對新設計、新功能、新體驗開放包容的態度。
其四,除了以上這些外部因素之外,吉利汽車自身的設計人才儲備和能力體系建設,并通過走出去的方式廣泛展開交流、對話與協作,圍繞著“中國味”設計不斷自我進階,則是核心的內部因素。
正因為得到這些天時、地利、人和的內外部因素的加持,才有吉利銀河在設計圈內外的大放異彩,還成功走出國門,獲得全球頂級設計獎項、頂流設計媒體的青睞、認可和關注。
2023年5月,吉利銀河之光獲得2022-2023年度意大利A設計大獎賽中最高獎項——“車輛,交通和運輸設計”類別的鉑金獎。
同時,還榮登全球汽車設計權威雜志《Auto & Design》5-6最新月刊,作為中國電動車設計的最新代表被深入報道。9月,吉利銀河首發車型L7和L6再次成為該雜志的報道對象,向全球展示了智能電動時代“中國味”設計的獨特魅力。
2023年8月,吉利銀河之光原型車設計手稿、吉利銀河之光亞運限量版1:6車模等藏品正式錄入杭州國家版本館。
“設計是人造產品的靈魂內核,它最終體現在人造物由表及里的所有層次當中”。
埃隆·馬斯克接過了喬布斯的這一設計原則,在特斯拉的產品身上,第一次讓設計成為電動汽車一種內在的價值。
譬如,正是對蘋果設計工作室用戶友好設計原則的遵循,在旗艦車型特斯拉Model S身上,馬斯克力挺自己的設計總監馮·霍茲豪森設想的一種全新開門方式:一款與車身表面齊平的隱藏式門把手,讓每一次乘客上車的過程都變得像是一次愉快的握手。
后來,這一設計不僅成為其他電動車紛紛效仿和普遍采用的一種設計方案,甚至還成為電動車一種身份標識。也是從這里開始,電動汽車展開了對傳統燃油車在設計維度的顛覆和革命。
如今,智能電動車越來越多地被視為一種數字時代的新興智能電子消費品。尤其是身處AI人工智能革命的前夜,對于這種全新的智能移動數字終端來說,一種高度集成了前沿科技、概括時代精神、展現文化自信的原創性設計,對于創造出一款偉大產品的重要性也正在越發凸顯。
其中,作為電動車原創設計的“中國風”代表,吉利銀河主動勇擔新能源汽車設計革新的重任,主動投身到了“新能源汽車設計新范式”的本土化創造與方法革新的新階段:
野望,是一種對中國電動車設計范式的轉換,中國美、中國味新設計的高度自覺,因為站得更高,所以才能看得更遠。
勇闖,是一種舍我其誰的使命、擔當與責任感,體系化、整體性的思考、布局,再加上跨界對話和開放吸納,才能肩負起革新、創造的使命,走向更廣大的世界舞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