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小河爆出問題以來,可以說就已經判了慢性死刑。
我關注小河很久了。
早就料到這一天了,只是沒有想到來得這么快。
俗話說,哀莫大于心死,對于小河的問題,我早就對廈門中非世野野生動物園心死了。
小河生活的水池,長期不換水,不僅水位極低,還充滿垃圾,綠油油一片,完全成了臭水溝。
這樣的水,哪怕你扔條魚進去也養不活:
雌性灣鱷性成熟在10-12歲,而雄性為灣鱷是16歲,預期壽命達到100歲。對于40歲左右的小河來說,正好處在壯年。
但他很快,人為進入了“暮年”:
當專業人士指出廈門中非世野野生動物園的問題,竟然得到的是傲慢的回應,撒謊連篇,甚至還拉相關部門作為擋箭牌:
整個廈門中非世野野生動物園,連懂得飼養灣鱷的人都沒有。
后來道歉后,處理小河的事情也是拖拖拉拉,過了好幾個月,水才沒過了小河的身體。對于小河這種噸位的體型來說,水不能沒過身體,身體重量會對內臟進行長期的壓迫。甚至可以說,廈門中非世野野生動物園在重視這一件事情之前,小河都快被自己壓死了。
后續對小河生活條件的非專業改善,也已經無濟于事。
中國地方動物園,不懂照顧動物,但卻又傲慢處理動物的現象,比比皆是。
珍惜動物,養得瘦骨嶙峋,甚至死亡的例子屢見不鮮。
這次傷的僅僅只是邱錫河老先生的心嗎?
不是,是所有關注小河的人的心。
這一次打的也不僅僅是廈門中非世野野生動物園的臉,而是整個中國動物園體系的臉。
恐怕國家不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這樣的悲劇,未來還會繼續發生。
中國不缺愛動物的大眾,缺乏愛動物的管理者。
小河的問題,其實反應的是中國動物園以游客為中心的慣性。這種慣性下,園方往往對游客關注的動物更加的照顧。而游客很少光顧的動物,即便再珍惜,都可能被人忽視。更不可能有相應的專家,進行專門照顧。
小河曾經是臺灣的明星,當初剛剛送給廈門中非世野野生動物園時,受到很高的關注。園方也高度重視,專門修建的池子,小河的生活環境,也符合邱錫河老先生的要求。
當初出現了,游客用石頭砸小河的事件,廈門中非是這樣的回應:
當初這個回應完全沒有問題,但現在想來,真的挺諷刺的。
隨著熱度的降低,園方便對小河不再過問。很快,小河的生活環境,水不過膝,全是綠油油的藻類和塑料瓶子,完全污濁不堪。
甚至在,2023年初,經過輿論發酵很長時間之后,才被園方換掉。
可見,即便是小河這樣,養了40年,由小鱷魚苗養到五米大,成為全世界現存人工飼養的最大灣鱷。它沒有給動物園持續創造價值,動物園也很難分配精力和人力給予照顧。
即便是半年前的換水和改善,也是網絡上的輿論事件,網友各種舉報,以及網友前去看望小河,帶來的熱度和價值,才是園方真正改善小河狀況的根本原因。
廈門中非整個動物園的情況,可不僅僅在小河身上發生。
并不是說園方這樣做就是對的,這是中國動物園這種以游客為導向的慣性,所決定的后果。這樣的狀態,當然應該改進,不然越來越多的珍惜動物,會死在地方動物園的手上。似乎有了官方背景,它們養死珍貴、珍惜動物,就是理所當然的。
但現在的地方動物園,能做到南京紅山動物園那樣,虧損三千萬也要給動物們優良的生活環境,極少極少,很少有動物園有這樣的魄力,以及真正的以動物為本。
希望南京紅山動物園,能越來越成功,這樣其他動物園才能有復制的可能性。
對于現今中國動物園的亂象,靠園方管理者自覺,是不可能改善的。
希望有關部門出臺有力的法律法規,對優秀動物園進行扶持,幫助優化管理,幫助宣傳提高知名度。同時對出問題的動物園進行懲罰,杜絕珍貴、珍惜動物生活環境糟糕,管理欠缺,甚至死亡的情況。
如何科學地進行動物保護,其實對于某些地方動物園來說,還任重道遠。
小河事件,可以說是中國地方動物園亂象的縮影。
無論野生動物亂象,還是家養動物亂象、流浪動物亂象,都應該好好治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