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到了,美麗的季節,當然要去美麗的地方,香港,這個潮流時尚的聚集地,先鋒藝術的引領城,它的魅力讓人無法拒絕,必須安排一次說走就走的香港之旅。
去香港其實非常簡單,一張高鐵票,一張通行證就搞定,許多城市都有直達香港的高鐵,比如南寧、武漢、重慶,票價從400到600多元不等,辦理港澳通行證的程序也格外簡捷。
這周我和幾位小伙伴相約坐高鐵游香港,我從南寧上車,途經廣州、佛山、深圳,下午3點多抵達西九龍,按照指示出入關,全程流暢不拖沓,完全沒耽誤時間。
網絡與港幣兌換
入關后就有港幣兌換點,不需要手續費,但只收現金,不支持某寶、某信、銀行卡,如果你實在沒有現金也沒關系,隔壁還有個取款機可以取港幣,我取了1000塊,手續費21塊。
出發前幾天就在某寶上買了張38元的電話卡,6天100g流量,插座的轉換接頭記得帶上。
M+博物館的藝術之旅
第一站就是我的最愛:M+博物館的藝術展之旅,M+真的很大,無論是建筑空間設計、海報設計、桌椅沙發設計、展廳里的展覽,無一不是藝術。
尤其是不同主題、不同藝術家的展廳,紛繁的藝術表達撲面而來,一種無法消化,卻又如饑似渴的感覺涌來。
展廳主要分布在3層樓,偶遇了草間彌生的《神經的死亡》、《圓點執念:渴望天堂的愛》,置身無垠宇宙中,個體有一種消失掉的感覺;陳佩之的《智慧三女神》令我印象深刻,3個黑漆漆的塑料人手拉手卻互相擁抱、推擠、排斥、親近,像極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瞬仄氛钩尸F中國當代藝術表達,當代人的不確定、焦慮、無常、傳統、另類,賦予在作品之中,也是M+近期的重量級展覽。
注意:門票90港幣,當日可多次重復進入;超過尺寸30*42*10的包需要寄存,寄存費按小時收,建議輕裝上陣,可帶相機可拍照。
營業時間:周五10:00-22:00;周一到周四10點-18點,周一閉館。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第二站是才開館1年多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故宮一經問世便吸引著全世界的目光,它的造型如同一座古代方鼎,屹立在波光粼粼的大海上,博物館的中庭廣場,你可以俯瞰維多利亞港。
外觀上大氣磅礴,藝術范十足,走進內部,無論是休憩空間、光線引入、穹頂流線,甚至每一個導引符號、每一層階梯都有自己表達美的形式,博物館內的一切都是這場中國古典美向現代美穿越的參與者,包括你的剪影。
當然,最舉世矚目的還是那900多件國家珍寶的展出,其中鎮國之寶據說有160多件,用“超級豪華陣容”去形容一點不為過。大量清朝時期紫禁城的珍寶令人咋舌,即便是參觀過北京故宮,許多展品也是第一次見到。
Tips:
門票:直接入手120元檔,可參觀所有展廳
星期一、三、四、日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星期五、六及公眾假期,上午10時至晚上8時,星期二閉館。
K11 MUSEA藝術與生活的結合
我很喜歡逛K11 MUSEA的原因是濃郁的當代藝術氛圍,廣州、武漢的K11都帶給我過驚喜,香港這座K11 MUSEA也不例外,屹立于尖沙咀維多利亞港灣邊,與中環隔海相望。
逛香港K11 MUSEA的時候,意外的遇到了鹽田千春的裝置藝術作品《i hope 》,標志性的紅色絲線從天花板傾瀉而下,如紅色光芒,絲線中纏繞著密密麻麻的紅色紙片,那是上千封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地區和年齡的人的信件,內容都是“希望”。
漫步星光大道
從K11出門后就是臨海的星光大道,對面是維多利亞港,視野開闊,風輕云淡,人們沿著大道走去,一邊走一邊欣賞欄桿上的名人手掌印,我找到了張學友的掌印,并和他“擊掌”成功。
坐一次天星小輪
在星光大道大約步行10分鐘,就到天星碼頭,在這里,坐一次天星小輪是每一個來香港旅行的人必不可少的項目,花幾塊錢就能快速抵達對岸繁華的中環,如同時空穿越一般。
中環city walk
下了天星小輪抵達中環,也就進入到香港最繁華的地段,滿目皆是新與舊結合的建筑、巷子、馬路,有一種讓人跟不上節奏的朋克感、電影感。
耐下心來慢慢走,你會發現許多非常棒的咖啡館、冷飲店、米其林店、買手店,中環背后的房子沿山而建,所以高低錯落,在連成片的老房子之間搭建了自動扶梯,站在扶梯上橫穿過居民樓,你就能透過窗戶看到一個個房間內部,仿佛看電影一般。
半山腰上有個“大館”,由16座歷史建筑組成,中間有個開闊的廣場,據說這里曾經是監獄和法院,經過藝術家的設計和改造,成為一個涵蓋了畫廊、古董店、餐廳、咖啡館的“文創基地”,洋溢著獨特的、輕松休閑的氣息。
太平山頂看日落和夜景
在傍晚來臨之前,乘坐270度觀景纜車上太平山頂看日落,山頂有各色看日落、看夜景的餐廳和咖啡廳,也有商場、車站,以及免費的觀景臺叫獅子亭,綠意蔥蘢、居高臨下、視野開闊。
維多利亞港灣和大半個香港城景映入眼簾,城市遠處就是煙波浩渺、帆影林立的大海,近處則高樓錯落,燈火璀璨,城市與大海依偎,繁華與清冷同在,香港的夜景讓我想到清明上河圖來。
Tips:纜車單程費用65港幣,返程可以坐巴士或者打車。
蘭桂坊夜色撩人
香港是座不夜城,它的夜晚是璀璨的、活色生香的,尤其是蘭桂坊一帶,每一間酒吧都有自己的特色,有輕松休閑的街頭風,有光影斑斕的朋克風,你總能在這里找到一間適合自己的酒吧。
周末的時候,約上朋友,點一杯酒,漫不經心的聽著音樂,聊聊天,香港的夜生活就是那么率性而無拘無束。
香港的老街老巷
香港也是一座懷舊的城市,這座時尚的國際之都,保留著許多老街老巷,如同文物一般,與這座城市共存。
廟街位于九龍油麻地,這里的夜晚尤其熱鬧,幾百個小攤位做著各種經營,有賣電子產品的、賣服裝的,還有許多特色小吃攤,比如海鮮、煲仔飯、牛丸、魚蛋等等,物美價廉,水準也不錯!
油麻地果欄則是一個水果批發市場,也是香港電影出鏡率極高的地方,這里的建筑本身很有年代感,滿目皆是歲月賦予的斑駁。
日月星街跟重慶真的很像,它是一個藏在鬧市旁的社區,寧靜、文藝,有頗有生活氣息,墻上有可愛的彩繪,轉角幾家很有調性的咖啡館,又高又陡的樓梯是彩色的。
我們在附近找到了大坑火龍文化館,大坑火龍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香港的傳統民俗。
大坑的居民每年扎做火龍,中秋前后3天沿著所有街道舞火龍三天,屆時敲鑼打鼓,火龍翻飛,格外熱鬧。
西貢海島一日游
西貢是香港本地人周末旅行、爬山、玩水的地方,這里跟市中心的紙醉金迷相比,真的是純粹的大自然,可以帶你回歸山川河海。
從市區打車到西貢碼頭200多塊錢,也可以坐地鐵到彩虹站,然后坐小巴士10元錢到碼頭。
西貢碼頭就相當于西貢市區的商業中心了,你可以坐船跳島玩,船票都是明碼標價,基本30-50往返,我們盲選了一家“肥婆船務”,她建議我們花40元坐到白沙島,玩了之后再步行40分鐘左右到橋咀島,因為那個時間正好退潮,白沙島和橋咀島之間的路會露出來,橋咀島上有沙灘、礁石灘,在藍天白云下真的很美,這里還有人釣魚、潛水、玩快艇,周日人會很多,工作日則安靜愜意。
海島玩結束返回碼頭,靠海一側是海鮮一條街,有幾家不錯的海鮮餐廳,比如頗受歡迎的全記,超級碩大的龍蝦、鰻、蟹、斑魚…做法鮮美。
一定要品嘗西貢咖啡餅屋,他們家做的菠蘿包、豬扒包簡直絕了,第一次吃到這么好吃的菠蘿包,酥皮松脆香氣撲鼻,內里則柔軟細膩!
從西貢碼頭可以繼續打車150元左右到西貢地質公園的東壩,這邊空氣清新,是更為開闊的海洋風光,而我是沖著神奇的六角柱巖石去的,壩子堆放許多巨大的防汛石,透過防汛石,你就能看到一望無際的藍色大海,以及無數六角柱巖石組成的小島,紅褐色的巖石是一億四千萬年前的火山爆發后,火山物質堆積并冷卻收縮形成,從正上方看就像給地球打的馬賽克,從側面看則是粗細均勻的條形巖石緊緊抱在一塊,直插海底,令人震撼。
注意:無門票,最好周日去,車多,工作日去人少車也少,不好打車返回,而且工作日會把通往六角柱的小門關閉。另外,一定要注意防曬,帶水!
香港的美食
香港的美食很多,一不小心就會在街上撞到一家老字號或者米其林餐廳,在經過親身實測后,有幾家特別推薦。
第一家是“甘牌燒鵝”,位于灣仔,米其林一星餐廳,還沒開餐,門口便排滿了人,燒鵝的皮酥脆、入口即化,脆皮楠仔很絕,肉皮有一定的厚度和硬度,但是相當脆爽,而且很香!
第二家是中環的蘭芳園,天橋下轉角處非常不起眼的一家老店,但是擠滿了人,許多妹子拖著行李箱就來排隊,最經典的就是奶茶,還有菠蘿包、豬扒包,一塊新鮮出爐熱乎乎的菠蘿包,放一大勺黃油,不多會就溶化了,咬一口滿滿的都是香氣。
第三家就是前文提到的西貢咖啡餅屋,人均30元左右。
第四家叫cookie vission,在大坑浣紗街上,各種現做的點心非常受歡迎,綠茶菠蘿包很結實,流心口感很奇特,軟曲奇一直是我最愛,他們家的軟曲奇很多種口味,有機會一定要試試。
關于酒店
酒店我們找了一家新開業的,叫星淮酒店,距離香港西九龍高鐵站3公里左右,出行還是很方便,香港大部分房間都很小,但床品是舒服的,酒店距離太子地鐵站700多米,樓下有商場、餐廳、便利店。
總的來說,這一趟高鐵游香港豐富多彩,不論是博物館、藝術館,還是街頭美食,香港夜景,都給我帶來非常多的驚喜,而且香港人友好又禮貌,這些都會給你的旅行帶來很棒的體驗感,前天才從那離開,我就已經在規劃下一次香港之旅了,如果你也在計劃自己的假期旅行,不妨去香港走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