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一業一證”改革試點工作,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破解“準入不準營”的治本之策,讓企業“拿證即開業”,把更多精力用在經營上。今年以來,北京海淀區持續落實北京市“一業一證”改革工作要求,大力推進改革舉措落地落實,通過減少申請材料,簡化審批流程壓縮審批時限,降低審批成本,實現“進一次門,辦所有事”,有效推進審批便利化、優化營商環境。
截至目前,海淀區已上線29個行業,實現9個行業案例落地,其中“美容美發”、“書店”、“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連鎖菜店”、“電影院”、“口腔診所”6個行業居北京市首例。
只進一個門 辦完所有事
5月26日,海淀區政務服務中心“一業一證”窗口發出了海淀區首張“餐飲店”行業“一業一證”綜合許可憑證,在全市名列第三。風吹柳餐飲(北京)有限公司是海淀區首張“餐飲店”行業“一業一證”綜合許可憑證獲批企業。拿到“證”后,公司負責人張璇高興地展示著綜合許可憑證,從申報到發證僅用了5天時間,再次體現出改革的“加速度”。
“獲知全市在推廣‘一業一證’改革后,在相關單位幫辦人員的輔導下,我登錄了‘首都之窗’,‘一業一證’申辦系統,成功申請了‘餐飲店’新辦業務。五天后,收到了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海淀消防支隊頒發的《食品經營許可證》、《公眾聚集場所投入使用、營業前消防安全檢查意見書》,并制發了海淀區首張《‘一業一證’綜合許可憑證》。”風吹柳餐飲(北京)有限公司負責人張璇說道。
據海淀區政務局介紹,“一業一證”是指將市場主體進入特定行業經營涉及的多張許可證整合為一張行業綜合許可證,行業管理的牽頭部門和協同部門,全覆蓋梳理各行業審批事項,為市場主體提供準確便利的辦事導航服務,對同一行業的全部準入條件進行標準化集成,并將多張申請表歸并為一張申請表,統一受理申請,各部門并聯審批,實現了只進一個門、辦完所有事。“一業一證”改革,也改變了以往辦多個許可證要提交多套申請材料、反復跑多個部門的情況,實現了申請信息跨部門實時共享,申請人由“跑多門,找多頭”變為“跑一次,找一窗”。
從申報到發證僅用1天
“我們拿到了全市首個‘書店’行業綜合許可憑證,審批時限從15個工作日壓縮至1個工作日。”7月21日,簡熵(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獲批了《綜合許可憑證》,公司負責人何芃說道。
8月24日,全市首個“一業一證”全程網辦“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行業案例在海淀落地,審批時限從16個工作日壓縮至4個工作日;8月31日,我區頒發全市首個“菜店”行業綜合許可憑證,審批時限從11個工作日壓縮至4個工作日;9月8日,全市首個電影院行業“一業一證”案例落地海淀,審批時限從25個工作日壓縮至4個工作日……這一個個數字對市場主體而言,是實實在在節省下來的成本,早一天拿到“證”就可以早一天開業,就可以早一天收益。
截至2023年9月,海淀區市場主體存量27.72萬戶,其中科技型企業13.93萬戶;存量市場主體注冊資本總額9.24萬億。未來海淀區將圍繞重點領域,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服務體系、加大推進力度、持續擴大改革覆蓋面、升級服務模式,為市場主體減負松綁,全面優化營商環境,推動更多行業納入“一業一證”,為辦事人提供更加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的政務服務,讓辦事群眾省心辦事,全力營造“審批環節少、辦事效率高、服務質量優”的一流營商環境。(劉峰 文/圖)
來源:中國商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