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放假安排的消息一出,立馬在網絡炸開了鍋。兩個“爆”,鎖死熱搜榜。
不少新聞報道的轉發量驚人,但留言區寥寥無幾。人們在群里言說。
朋友們又在吐槽調休。是的,相比多放一天、少放一天,人們更糾結的是調休。就我對身邊朋友和網絡輿情的觀察來看,大家對這個詞深惡痛絕。
重要的原因強調三遍:春節只有三天法定假,春節只有三天法定假,春節只有三天法定假。之所以怎么放都糾結,都會被吐槽,其實還在于給了人們錯覺:很多人總覺得春節、國慶節都是七天“標準假”。那不過是犧牲周末換來的。
周末,是沒有尊嚴的。
建國后,我國法定年節假日為7天。1999年,法定年節假日增至10天。2013年之后,法定年節假日標準為11天。
按照《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新年放假1天(1月1日);春節放假3天(農歷正月初一、初二、初三);清明節,放假1天(清明節氣當日);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端午節放假1天(農歷端午當日);中秋節放假1天(農歷中秋當日);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所以,可不可以有一種設置,春節哪怕少放一點,來維護周末的尊嚴?
央媒早在2013年就做過報道,回應有網民吐槽“跟國外比中國的假期太少”:全球62個國家和地區法定節假日平均為11.7天,而我國以11天排在并列33位,屬中等水平,與法國、意大利等國家持平,超過了澳大利亞、美國、德國、加拿大、英國等發達國家。
橫向對比,11天,似乎不少了。但為什么,人們仍然會覺得假日太少呢?是人心不足嗎?
很多人之所以那么在意春節假期,是因為這個假期相對剛性。中國人強大的過年情結,使得廣大企業單位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去侵占,至于其他法定節假日,侵占起來心理負擔往往就小很多了。
所以,春節對很多打工人來說,真的很重要。
人們之所以痛惜,還因為平日里的雙休日經常沒有保障,長期的加班狀態讓他們格外珍惜春節這個舉國盯著的假期。畢竟,領導和老板也要過年。
這看似一場假期需求的表達,實則還是一股情緒的宣泄。就拿每年的春節來說,很多人可能初四初五已經開始上班了。
所以,根本還是在于,人們日益增長的休息需求和為生活不得不奔波忙碌的矛盾。
如果能保障所有節假日和雙休都落實到位,春節,或許就不會讓人那么糾結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