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大廠offer開獎季,今年美團先開了。一時眾說紛紜,曬SP、SSP的同學不少,也有吐槽的,總體看和去年差不多,據說算法崗漲幅不錯。
來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但最熱的瓜,還是小紅書上有位Top2(北大本科)廠友,收到了美團商分28w(18k*15.5)的包,深感被侮辱,激情開麥怒噴HR。
北大這老哥的破防帖子一發,吃瓜同學們也都破防了。制造業博士老哥表示40歲才拿到這個價,破防了。就連應屆金融人也破防了,哭訴自己的市場價都是1w左右。還有人發出來全國畢業生薪酬排行榜,指出這老哥拿的包還高出北大畢業生平均月薪不少。
還有不少講道理的,告訴北大老哥學歷不等于能力,薪資取決于面試定級、因人而異,商分薪資和技術崗有差別,懟HR沒必要,等等。
看后續,這老哥說自己下個月要上求職綜藝,還會有激情開麥,整個話題朝著娛樂走向去了…
不過話說回來,北大這老哥的心理落差,也不是完全不能理解,可能他對美團的商分崗了解比較多,預期也高。
美團商分在大廠圈里蠻有名氣,素來被稱為互聯網最強商業分析。廠哥聽說,商分在美團內部地位很高,近幾年不少提拔很快的年輕管理者,都出自商分體系。
比如最近,就有美團廠友向廠哥爆料,內部發郵件,任命了一位新的業務BM。據說這哥們是90后,北大畢業,美團早期的校招生,就出自商分體系,最早干過團購業務的商業分析師,多次轉崗,沖得非???,內部也很認可。
美團廠友告訴廠哥,商分體系內部有不少清北校招生,上升機會和速度普遍不錯。并且美團還是比較看重校招生的,培養、晉升都有特殊安排。美團10年剛成立時,各個業務就開始校招了。后來管理層也提出,要在內部提高校招生的比重,加強培養體系,多安排校招生輪崗、鍛煉復合能力,不少管理者,都是從商分體系里輪崗出來的。
每家大廠都有自己看重的體系,對校招生的定位也不太一樣。在美團,不得不說,商分真是養人啊。疊加校招生身份,可以說是雙重buff了。
廠哥以為,出學校選offer,除了看起手薪資,也得看崗位和業務體系在廠子里的地位重不重要,上升快不快。不知道這對破防的北大老哥有沒有一點參考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