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柿如意
霜降節氣,是秋季的末尾,預示著冬天就要真正到來了。
霜降一到,好像按下了冷氣開關,氣溫驟降,晝夜溫差迅速拉大。
深秋的夜晚,天高云淡,月明星稀,白天在暖陽下烘烤過的地面散熱多,溫度驟然下降到 0 ℃以下,靠近地面不多的水汽被凝結在橋頭、小路邊,蒿草、樹葉和泥土上,形成細微的冰針,有的成為六角形的霜花。
霜降百草枯,萬物會隨著霜的來襲,失去了生機。但柿子在霜打之后,反而才會真正地成熟。
濃霜猛太陽,使得柿子糖分加倍積累,經過霜的洗禮,柿子的甜味十足,吃起來更加可口。
一般在霜降之后,降雨開始變少,天氣逐漸干燥,這樣的天氣也更適合晾曬柿餅。所以在民間就有了“霜降摘柿子”的俗語。
深秋了,請你到太行山區、濁漳河畔的黎城、平順等縣的傳統村落里走一走,漫山紅遍,層林盡染,遠望近看,獨特的自然奇觀和滿樹滿樹的小燈籠一般的柿子交相輝映,更是迷人!
曉來誰染霜林醉?卻不是離人淚,這是大自然的彩筆所描繪的杰作。
古老的村莊里,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平靜祥和地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天地變換一個世紀又一個世紀。小窯洞換成了石板屋,石板屋換成了磚瓦房,磚瓦房又被小洋樓取代。
柿子樹見慣了春月秋風,一如既往。
春天里黃白色的小花星星點點,我自絢麗;夏日間濃濃綠蔭如蓋,遮陽擋雨;秋天時紅燈籠掛滿枝頭,香滿庭院,柿柿如意;冬天如玉雕般虬枝,昂然向天闕。
霜降到了,柿子紅了,該摘柿子了。
天不亮,幾聲雞叫打破了寧靜,村子上空陸續升起炊煙裊裊,早吃飯,早上山,路再遠一些的,預備上水和干糧,那就是午飯。
一大早,你挑著籮頭,我牽著驢,他手持竹竿,撒向山山洼洼、漫山遍野。往日寧靜的大山里,一時人聲鼎沸,驢鳴犬吠,柿子開摘了。
樹低矮一些的地方,抬起頭來用手就可以摘取;樹中央的,爬上樹枝,踩穩站好,一顆一顆摘下;高一些的地方,就得借助工具,踩著凳子、梯子,站高了摘取。
再遠一些的,常見一個男人用鐮刀或鋤頭把柿子樹枝勾住,拉倒跟前,再撅著屁股用手奮力地拽住,幾個婦女一擁上前,趕快采摘拉回來的柿子。
柿子樹一般都比較高大,最難摘取的是高遠處樹梢上掛著的果實,這就需要借助另一種特殊的工具。
一根長長的竹竿,最上部用粗粗的鐵絲彎一個鉤子,牢牢地捆在竹竿上,鉤子下還帶有一個紗網做的兜兜。
將竹竿高高舉起,鉤子準確地套住樹梢上的柿子,用力扭轉一圈,柿子就掉到鉤子下網兜里。
更高更遠一些柿子,就不摘了,有時是夠不著,有時就是專門留下來的,留下來,任其風霜雨雪。
冬日里,白雪皚皚下,大地一片純凈,旭日東升,一片耀眼的光,在光中,老樹枝頭幾顆紅點點,鮮艷欲滴。
想象中一個場景,一襲紅衣賈寶玉,站在樹下不遠處,斜著45度角抬頭定格,悵然若有思,您說這要是一幅畫,題做“踏雪尋柿”好不好,就寓意他柿柿如意吧。
留在樹上的柿子不僅可以作為冬日美景的點綴,更是喜鵲等鳥類過冬的食物。
鳥類是人的朋友,冬天里覓食艱難,留在樹頂端的柿子就成為了讓這些可愛的鳥類得以度過寒冬的美味佳肴,讓這些小精靈們得以繁衍生息。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世界會變得更加美好。
冬天鳥兒吃留在樹上的柿子,春天到來,鳥兒便會將藏在柿子樹里的蛀蟲、害蟲全部吃光,柿子樹得以健康生長。
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我們賴以生存的大自然得到了良好的發展,人類也才能收到來自自然界的美好回饋。
愿天下每一地、每一類、每一事,皆“柿柿如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