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本公眾號,每日收到干貨
關注本視頻號,預約最新直播↓↓↓
按:從9月30日開始,我在每天連載我的大學日記,參見:
希望給大家提供一些借鑒和研究的素材,同時也算是給我自己留存下歷史檔案備考。
0
本次內容提要
這次要發布的是我大一下學期一段時間(1999年5月24日-6月4日)的記錄。
那段時間,我經歷了作為文藝委員給班里排演節目的壓力和挫折,有了許多自我懷疑和反思。
通過這樣的經歷,也在進行自我分析并認識自己,進而 聯系到自己的人生定位,認為自己就適合做個象牙塔里的學者,似乎只能遠離人群和社會事務,甚至還在寄希望于“紅顏知己”的“拯救”。
可見當時的我是多么不自信,對自己的能力多么沒信心。
我自己也在日記里說寫: 現在的心態似乎“悲觀”占了很大成分。
一個人確實是要經歷一些事,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么不適合做什么,但是,也要注意,不要淺嘗輒止一蹶不振,不是說剛剛嘗試過什么事,發現不成功,就不能再去做了。
其實,后來的我,在經歷了更多的事情以后,知道自己不是只能埋頭讀書學習而遠離社會事務的,實際上我也能做很多事,也能在生活中解決很多問題,也能跟別人很好地打交道。
所以,還是希望大家通過我的經歷獲得啟發, 不要輕易否定自己,要相信自己的很多能力是可以鍛煉出來的。 這就需要不斷豐富自己的經歷,不要只是埋頭讀書。
家長們也最好給孩子多提供鍛煉的機會,要讓他們多去嘗試 ,在這個過程中認識自己,同時也提升能力。
這會很有助于他們明確自己的人生方向,也有利于他們的人生發展的。
以下是本次要發布的日記正文:
1
受挫與反思
5.24:
《人是怎樣讓人失望的?》
為送舊晚會,策劃了一個啞劇(實際還有好多想法都不成型,最終沒有搗鼓起來),到了這會兒(晚上就要一檢了),仍“沒感覺”。
自己倒不看重結局如何,可 從人們的目光中,我有了不孚眾望的感覺。
我不想承認自己在搞劇這方面沒能力,在組織和領導方面沒魄力,但現實卻一次又一次地證明這一點(去年編導的一個據就未過一檢),而我的合作伙伴們是誰也不甘心自己的努力白費的——雖然我對此“無所謂”(這兩天在周國平的書里找到一個詞叫“超脫”,頗有共鳴感。)
人該不該看重生命中的成敗得失?
似乎人的每一項活動都是有評價標準的。如果總是不關心結果,那就可能有許多努力過的事“沒結果”。
自己倒是超脫了,社會如何看待你這個人?總沒有值得炫耀的成績,是不是個“失敗者”?無法獲得別人的崇敬或器重,不能被委以重任甚至不能被寄予丁點希望,算是“平庸之輩”嗎?……
當然,我不會為這些事去想,不會為此愁眉苦臉心力交瘁。 我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帶著正常、“超脫”的心態,平和不挑剔的目光自在地活著 ,總是相信“人生是美好的”就行了。
這世上有許多人能被用上美好的令人羨慕的形容詞:能力非凡,才華出眾,多才多藝。 他們可以成為人群中的佼佼者而春風得意左右 逢源;
還有一些人,無才無能,無人欣賞,隱沒于人群中,還可能不時碰壁,但并非意味著前者就一定比后者獲得更多幸福。
( 現在的心態似乎“悲觀”占了很大成分 ,不過這是一種“深刻的悲觀”,其外顯為充滿理性思考的生活。)
《要行動,不要“形式”》
剛讀過《中國著名人物留學生涯》,對“愛國”一詞又有了新認識—— 這是一種能讓人避開狹隘的認識和自私的偏見的情感,一種能讓人真正起來奮發行動的信念。
不想在此抒發什么慷慨之辭,只想行動、行動,起來行動!
現在的學子們為什么常有斗志銳減,意志消沉的感覺,目前的缺乏思想內涵的形式上的行動被組織得過多 ,象排節目什么的。
人不能被感動和引起共鳴,目標自然易喪失。
應該在思想還不成熟能力基礎還不牢固之時安心學習和經受鍛煉,“讀書十年,準備一份力量”,再為國效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事實證明”,我是個不適合在壓力下生活的人。
對我來說,要在受“脅迫”狀態下成事,真“有如登天”(一向不輕易夸大困難,因為此舉顯示了自信心的不足。但此時找不到更好的形容詞以表達那種感覺了),勉強為之如逆天而行(遠難于“逆水行舟”),效果是怎么也好不了的(這話聽來不夠樂觀,但現在需要的是認真仔細、全面客觀地審查自己,只講好不講壞的自我慰藉是不必要的)——班里排節目一事,曾有心大做文章,卻因受種種限制,加之有時間規定(這是阻礙我發揮的很重要的一條),最終無功而終。
我需要一個自由、寬松的環境,無壓力地工作 ,就像大詩人作詩、大文豪寫書一樣。
或許那種狀態下的工作才叫“正常發揮”——曾在深夜里寫信致友人、致家人,不但自我感覺良好,如行云流水,且受好評。但一旦被委派以人為為文,便下筆維艱了。這難道不是“證明”嗎?
此點認識,似乎為我的“久居象牙塔,一心讀和研”的想法提供了可萌發的溫床,以前是隱隱約約, 現在越發接受暗示而顯得自信了。
似乎那是理所當然順天而行的事,應該理直氣壯地如此決定似的。(其實,去年和今年兩次創作而未過審的短劇里的自我表現似乎也在預示著什么……)
《拾遺》
前文末句的說法是不夠有根據的。
那兩個自編自導的劇并無什么“預示”的成分,頂多是當時的“我”的內在形象的具體展示,這種展示對將來形象有什么預見作用呢?一個呆里呆氣貌顯深沉愛離群索居的學人形象能說明什么呢?
在將來會成為著書立說大有貢獻的大家,還是只會終日思考而并無成果問世的庸碌之輩,是誰也說不清的,只有看他今后的行動了!
(不過,不經意間發現一點似有預演意味的地方: 兩出戲都表現了一個孤獨者受“拯救”的主題 ,這似乎表示,我的生命中,紅顏的影響會起很大作用。興許不止遇上一個(如果幸運的話),不管她是暫時的知己還是最終的愛人,都是我命運中的關鍵人物。特別是我的未來的“愛人”,一定是給我強大動力的生命支柱。)
由劇的形式和內容,亦可看出創作者是不愿費力去使自己變得“有趣”些——周國平式的生活態度。
2
生活中的哲思
5.30:
《信筆》
他的眼里和我的眼里是兩個不同的世界。
開眼了。身邊的現象逐漸明晰。
5.31:
值得接近的人不一定值得信任,值得信任的人不一定便于接近。
演說家盡管可以在眾人面前滔滔不絕,可能會得到大批追隨者和崇拜者,卻很少能引起嚴肅的思想者的回應——我知道他們有時也不愿過這種不大真實又不很嚴肅的生活;
那些孤獨的思想者,一生中能影響的人遠不及前者那么多,但都很重要。
把演說當作職業實在是一件悲哀的事。
周國平,用妙語先讓你會心一笑,接著啞然失笑,繼而心曠神怡,豁然開朗。
能毫不吝惜地把自己的高貴的感受昭之于世的人,不但可愛,簡直是偉大!
買書的意義:從書的種類和購買日期可看出藏書人思想發展的過程。
對書呆子的理解:愛讀書愛思考,滿腹經綸,思想活躍, 見解獨到卻不通世故 (不知叫不叫“大智若愚”)。
哲學隨感集=反義詞詞典?!
超脫者,教人去愛,而不是教你“詐”。
生活的豐富多彩和耐人尋味絕不亞于書本——“生活就像一部百科書”。
有的人因研讀這部無字書變得精明,成了物質世界的高貴者;
有的人卻扎進有字書堆力里不肯自拔而變得智慧,成了精神世界的高貴者。
兩者間的結合可能不甚美滿,但是“絕配”!
哲學家是排斥急促和匆忙的。
行色匆匆的人在追求什么呢?
白領生活在明天——行色匆匆,追求高收入和高消費,來不及過今天;
藍領(下崗)生活在昨天——閑坐少動,老在回憶,忘記了過今天。
如果普通人覺得處理日常事務都讓人煩惱,那總統呢?
有的人在一起日久生情,有的卻生厭。
身邊有各種面目的人:君子、圣人、小人、俗人、道學家、教育家……你以什么面目出現?!
3
一些困惑和不開心
6.1:
《學說話 知己 長大》
晚上一個民主評議,發言的情況很值得人深思。表現得不會說話。曾有評價說不“真誠”—— 并非想使自己變得圓滑玲瓏,只因內心常處于矛盾狀態,外在表現即為言辭隱晦、含糊 ,人可能不理解,故言之。
幸有知己,推心置腹,如有靈犀。
今日“六一”,愿共同長大,超越!
6.3:
“我不適合做導演?!薄拔也贿m合做演員。”
“我需要一個引路人?!薄啊约鹤鲎约旱囊啡?!”
朋友,我能為你提供點什么呢? 我自己也在那些惱人的個人問題圈子里不能自拔。我要先自救。 對不起,愛莫能助了。
6.4:
我心痛了——早上見一個多月前借出去的一本書新顏換舊貌了,頓時失去了收藏和捧讀的興致。當即決定寧送不收,且將來拒借……
同是好書之人,何以待書態度徑庭。
這也怪不得有些人因不愛惜書而交不到書友而孤陋寡聞了。
而這些人于心疼書之藏書家,如洪水猛獸不得不防。
于是中午將幾本精良典籍悉數收入書箱,財不能外露,這真是一種悲哀呀!
總結:做事必要精力充沛,誠心為之;不能打疲勞戰和不知為何而為,生活要有一些變化,在遵守規律的同時靈活變通。
總之,看書也要,活動也要。
其它不去多想。
因對方的不愛惜書,好書之人對好書之人要防著(采取把書藏起等手段以防后者再借),這是何等悲哀之事。
作于1999年5-6月大一下學期
學習生涯規劃與志愿填報、咨詢相關問題,有以下四種方式可以跟我鏈接:
1、直播:點擊下方按鈕,關注我的視頻號,預約直播(如果顯示過期,也可點擊預約最新直播),到時可留言或連麥咨詢;
2、加群:點擊下方按鈕,關注本公眾號,在后臺回復“加群”,按對應身份加入“任煒老師生涯支持群”,將每天收到生涯規劃相關資訊;
3、微信:添加我的微信,隨時可向我提問咨詢(均為本人親自回復),還可索取生涯規劃、志愿填報的干貨資料合集。
添加任煒老師微信
4、培訓:我近期正在開設生涯規劃與志愿填報培訓,家長和從業老師皆可報名,參見文章說明: 滿10人開班,加上方微信可咨詢報名。
其他需要,可掃碼查看:
關注本公眾號之后,在公眾號后臺留言發送以下關鍵詞,可收到相關文章:
1.高一選科:“選科”
2.高中規劃:“高中”
3.成績提升:“提分”
4.專業選擇:“專業”
5.綜合評價:“綜評”
6.志愿填報:“報考”
7.文科出路:“文科”
8.低分出路:“低分”
9.就業形勢:“就業”
10.考研形勢:“考研”
11.就業準備:“準備”
12.生涯教育:“教育”
13.心理調適:“心理”
14.勵志故事:“努力”
15.幸福秘訣:“幸福”
16.學習規劃:“學習”
17.高考減壓:“減壓”
18.錄取分析:“錄取”
19.是否復讀:“復讀”
20.大學規劃:“大學”
志愿填報文章合集:“合集”
高中生升學規劃免費課程:“課程”
進入公眾號后臺方式:在本篇文章上方點擊藍字“任煒老師”,或點擊我的公眾號名片即可。
在下方界面點擊“發消息”,填寫關鍵詞發送,即可收到相關文章。
如有其他問題 ,也可以在我的公眾號后臺輸入關鍵詞搜索,會出現很多相關文章。
見本文中的說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