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典故及其出處
典故〔名句〕:1、竹搖清影;2、把酒送春春不語,黃昏卻下瀟瀟雨;3、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4、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出處:《朱淑真簡介》。
參資:古詩文網(wǎng)《生查子·元夕賞析》。
朱淑真畫像
二、少年才女的如花生活
朱淑真〔約1135—約1180年〕,號幽棲居士,錢塘人,南宋著名女詞人,是唐宋以 來留存作品最豐富的女作家之一。
她聰慧靈巧,通曉經(jīng)史,能文善畫,精于音律,尤工詩詞。世稱“趙宋詞女,李朱名家”,如今人人皆知李清照,而對朱淑真卻知之甚少,實在是個缺憾,有補課的必要。
她出身仕宦之家,家境優(yōu)裕。其父朱晞顏是孝宗隆興元年〔1163年〕進士,官浙西轉運判官,后任臨安知府。
她自小美麗大方,錦心繡口,父母無比鐘愛,加以精心教養(yǎng),教習詩詞典籍,傳授琴棋書畫。她頭十歲時,就文采過人,風華出眾,舞文弄墨,寫詩填詞,展露出非凡的文學才華。
她家有前堂后室,東廂西閣,中有園林,是一座優(yōu)美的濱水園林別墅。少年時代,她是幸福的,在無憂無慮中成長,在詩書翰墨中生活。她居家時,或在園中、“水風涼處讀詩書”,歌“窈窕之章”,誦“大江東去”;或在閨閣、“獨自憑欄無個事”,面對著眼前風景,揮灑自己的才情,寫下一首首清婉明快、情致優(yōu)雅的詩詞。
她興之所至,寫詩《初夏》:“竹搖清影罩幽窗,兩兩時禽噪夕陽。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出色地描繪了園中“幽窗竹影、時禽鳴叫、海棠花謝、柳絮飛盡、夏日初長”的初夏景色,以及困盹人乏的少女清寂無聊的神態(tài),細膩準確、生動傳神,幽寂清新、怡人心性,入選《千家詩》,傳誦眾人口,堪為傳世佳作。
這時,她的《蝶戀花·送春》,描寫歡快明麗的春景,充滿青春之感,抒發(fā)了情致綿綿的惜春之情。詞尾“把酒送春春不語,黃昏卻下瀟瀟雨”,是經(jīng)典名句。“瀟瀟雨下”,為春天匆匆歸去腳步聲?抑或表簌簌淚下留戀情?她“把酒送春”時,春天是舍得去?還是舍不得去?天真爛漫,而又耐人尋味,一個活潑可愛的天才少女倩影,躍然紙上,呼之欲出。
竹搖清影字幅
她聰明勤奮,她說自己賦詩填詞,只是“性之所好,情之所鐘,不覺自鳴耳”。這就是說,她出于自己的愛好、勤奮不已地寫作,是我手寫我心,我詩唱我情,自說自道,和自己說說話而已,只是自己的生活方式。
她能寫出那么多好詩詞,而垂名不朽,原因就在于此吧?其實,她的人生實踐揭示了一條真理,愛好是一種娛樂,也是一種發(fā)展自身能力的方式,只要能夠固守愛好、堅持不懈,任何人都會走向成功的。
“把酒送春春不語,黃昏卻下瀟瀟雨”
三、朦朧初戀,終化一場空
女孩子的美好童年,總是暫短的。隨著明快詩情的揮灑,朱淑真逐漸成長起來,她的詩詞也逐漸有了傷春悲秋的心緒了。
她寫《秋日偶成》,開始設計自己的未來:“初合雙鬟學畫眉,未知心事屬阿誰。待將滿抱中秋月,分付蕭郎萬首詩。”她心目中的“蕭郎”,是志同道合者,她愿將滿懷柔情,化為萬首詩歌獻給他。
而恰在其時,她家來了一個山里遠親,準備科考的,就借住在她家東廂。其人家窮,但年輕有為,風度翩翩。朱淑真一見到他,便心跳加快,暖意頓生,她知道,這大概就是男女之情了。她倆的偶爾交談,都是她美好的記憶,成了她詩詞的題材。
然而好景不長,他名落孫山后,心生愧意,便迅速離開,遠走天涯。在此期間,她寫下的許多詩詞,表達相思,甚至還夢到和他相守的情景,可他黃鶴一去,杳無音訊,她心中的思念,又逐漸地化為幽幽的怨恨。
她沒有成熟的初戀,終于化為一場空:“斜風細雨作春寒,云水間,悄無言,寂寞淚闌干。天易見,見伊難。”
朱淑真的初戀
四、嫁為人婦,又不得不分離
轉眼之間,朱淑真20歲了,父母為她選擇一名官吏,看來也是一表人才,就草率地逼她成了家。
初嫁為人婦時,對婚姻生活,她還充滿期待,可能也曾有過一段美好時光,她還寫過不少詩詞,勸勉丈夫,希望他成就一番事業(yè),有朝一日能出人頭地。
最初,他在荊楚一帶做官,她還跟隨著他。她熱情周到地侍候他,真心實意地做家務,要做一個賢內助。她還常常自責,只會舞文弄墨,不會更好地相夫教子。起初,他也帶她參加一些社交,向外顯耀他有個會寫詩的漂亮老婆,可是他自己不愛詩,也不會欣賞詩,后來,他也就首先失去了興趣。
他做事還實誠,可胸無大志,熱衷于投機奉迎,一副勢利小人的嘴臉。她盡管多次寫詩勸勉,卻無效果。她向往的“蕭郎”是才情具備,懂詩愛詩的人,可他卻是如此之輩!她寫《舟行即事》,惆悵自憐了,“山光水色隨地改,共誰剪裁入新詩?”
進而,她又寫《自責》詩,自責起來:“女子弄文誠可罪,那堪詠月更吟風?磨穿鐵硯非吾事,繡折金針卻有功。”
最后,她便將憂愁怨恨,寫成《愁懷》:“鷗鷺鴛鴦作一池,須知羽翼不相宜。東君不與花為主,何似休生連理枝?”她指陳父母失察,不擇伉儷,把美麗的鴛鴦,嫁給了灰撲撲的野鴨子。如果東君不替花兒作主,父母不給我找一個才情匹配的人,那還不如不結婚。
不久,醉醺醺的丈夫帶回—位小妾,堂而皇之地霸占了她的臥室,她據(jù)理力爭,他還動手打了她!她太傷心了,不得不與丈夫分離,獨自歸寧錢塘娘家。
五、舊情復燃,憤然離世
朱淑真至情至性,寫《黃花》自喻:“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她獨自歸寧錢塘,回到娘家西閣閨房,打算擺脫那種無愛的婚姻生活,又倔強地過起了單身的日子。
她收斂自己的性子,仍然像當年做姑娘時一樣,重拾課業(yè),一邊按興趣讀書,一邊隨筆用詩詞記下自己的所見所想,小日子過得也挺安穩(wěn)的。
雖然,她對丈夫仍然有所期待,希望他能回心轉意,重新接回自己,然而,年復一年,一直不見他蹤影,她也準備就這么過下去,看園內花開花落,望天上云卷云飛,獨自生活,詩酒生涯,寫萬首詩詞獻給余生了。
《夏日游湖》詞意
然而不久,造化弄人,她那位初戀,事隔這么多年,竟然又出現(xiàn)了。當年,他落榜后就回到山里,以辦學為生,仍是一位風度優(yōu)雅的單身才子,現(xiàn)寄身錢塘,幫助朋友打理學堂。他聽說她婚姻無愛,歸寧西閣,特來探望。她淚眼朦朧,口吟新詩一首,抒發(fā)胸臆:“門前春水碧于天,坐上詩人逸似仙。白璧一雙無玷缺,吹簫歸來又無緣。”
說是“無緣”,到底還是舊情難卻,后來,她倆乘船游湖,她又寫了一首《清平樂·夏日游湖》詞:“惱煙撩露,留我須臾住。攜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黃梅細雨。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最是分攜時候,歸來懶傍妝臺。”
她大膽率真,寫下不畏人言,不怕人猜的婚外戀香艷詞句!
她還有一首非常出色的《生查子·元夕》詞:“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這首相思詞,寫了和情人相會的甜蜜與不見情人的痛苦,柔情蜜意溢于言表,言有盡而意無窮。于是,道學家說她不守婦道,而愛護她的人則替她辯解,說這首詞不是她的,而是大文豪歐陽修的。因為同一首詞,作者性別一改,評價就完全變了味。
其實在搶婿成風的宋代,品學兼優(yōu)的歐陽修是被搶的香餑餑,他三任夫人中的胥、薛兩夫人,都是宰相級的岳父大人先后主動送上門的,他哪里要約會呢?只有第二任楊夫人,是他一見鐘情,親自選擇的,但也是他及時求婚,其父楊大學士滿口應允,又何須多費周折,要去約會呢?
浮塵沉淀,真象大白。現(xiàn)在大家公認,這首元夕詞是朱淑真作品了,歷史倒是沒有剝奪她的著作權。
不過,杰出的女詩人朱淑真,終因在無愛的婚姻中,而有了這段難為道學家認可的感情,父母又不似李清照父親那樣寬容大度,在可能的條件下放飛子女,他們竟然斥責自己天才的女兒,還粗暴地將其詩“一火焚之,今所傳者,百不存一。嗚呼,冤哉!”
天才詩人,她明明知道,一介女子思想超前,會不得果報的,可她卻心有不甘,仍然孜孜不倦地去追求!這就是出于天才之心吧?
天生多情,大膽追求愛情;沒有真愛,就努力培養(yǎng)真愛;失去真愛后,可她仍然追求婚外戀,這無異于飛蛾撲火,最后,在婆家追究時,她竟“悒悒抱恨”,憤然赴死,以生命證明自己心靈的孤高。卒年僅46歲。其墓在杭州青芝塢。
朱淑真墓地青芝塢
女詩人逝后兩年,平江通判魏仲恭,將其殘稿輯錄,刻朱淑真《斷腸詩集》并為序。現(xiàn)有《斷腸詩集》、《斷腸詞》、《璇璣圖記》、若干繪畫作品存世。
六、《生查子·元夕》賞析
《生查子·元夕》是一首明白如話,意韻優(yōu)美的相思詞,其大意為:去年元宵節(jié)的夜晚,花燈把花市照耀得如同白晝。圓圓的月兒掛在柳樹梢頭,我和朋友約會在黃昏之后。今年元宵節(jié)的夜晚,月亮與花燈明亮依舊,但去年相約的朋友已不見蹤影,我傷心的眼淚都沾濕了春衫的衣袖。
全詞分上下兩闋,上闋憶去年約會的愉悅,下闋寫今年的孤獨與相思,表達了詩人對昔日情人的一往情深,以及對物是人非、舊情難續(xù)的沉痛哀傷。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畫意
全詞構思巧妙,采用比興、對比寫法,充滿國風質地美感,上闋寫去年,下闋寫今日,重章對應,疊句回旋,簡潔明快,反復詠嘆。
唐人崔護有名詩《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在構思謀篇上,這兩首詩詞頗為相似,但朱詞則更見回環(huán)詠嘆之美,具有詩經(jīng)的簡約高古味,民歌的重章疊唱風 。
全詞語言樸素,結構勻稱,兩兩相對,波瀾起伏,意象鮮明,意境優(yōu)美,音韻和諧,意味雋永,體現(xiàn)了真實與樸素、自然與優(yōu)美的高度統(tǒng)一,是一首語短意長,生動形象,瑯瑯上口,便于流傳的千古不朽名詞。陳存選2023、10、2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