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用之美,可以理解為那種值得欣賞的、脫離了功利與物質層面的美的存在。這種美,不僅可以熏陶我們的情操,更可以感染和提升我們的審美愉悅。從而,讓我們獲得平和、寧靜的美的享受。
圖\攝圖網
林曦老師創作的作品《無用之美》,便在生命的層面上詮釋了無用之美。作者通過文字的闡述,讓我們讀者可以從中體會和感受到,來自于一種超越了物質、功利的美。
作品中關于無用之美的描述和表達,其實并不少。而且,還有更多相關的延伸和觀點呈現。比較讓我們關注和留意的,包括了喜愛、專注以及感受等層面的角度詮釋。
喜愛
喜愛,是我們對某件事情或者物件等方面的喜歡、熱愛等。對它們的喜愛,很多時候是建立在超越物質、超越功利等角度上的一種情緒或態度。因此,它很大程度上也屬于無用之美。
可以體現無用之美的喜愛,在作品《無用之美》中,也有相應的闡述。當然,作者還舉了相應的例子,來為我們讀者呈現關于無用之美的價值和意義。更為重要的是,作者還指出了無用之美的珍貴與無價。
圖\攝圖網
畫畫,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愛好或特長。許多人,通常都喜歡報名學習或者自學等方式,去投身到畫畫的行當當中。而作為愛好或特長來學習,許多人也許是出于某些功利目的而來的。比如你參加比賽、作為加分的資本等等。
然而,作者談到的那種對畫畫的喜愛,完全是出于沒有物質與功利目的的熱情。也就是說,在畫畫的層面上,并不為了成名、拿獎,也不為了比賽或張揚。相反,只是單純的喜歡、熱愛并投之以熱情。
可以說,這種脫離了物質與功利目的的喜愛,讓畫畫成為了一種純粹的熱情。它超越了物質和功利,因而,擁有了無用之美的本質。而且,也正因為這樣,無用之美才顯得珍貴與無價。
專注
專注,是指我們對待事業、工作或者學習等維度上的認真、投入以及專心。在專注的角度上,我們同樣可以看到無用之美的寶貴和珍貴。因為,當我們專注于一件事情的時候,心無雜念,進步反而更快。
在作品《無用之美》當中,就談到過這種專注的價值和意義。并且,作者也通過畫畫這個領域的經歷,為我們讀者展示有關純粹的專注的魅力。當然,它蘊藏著無用之美的底蘊。
圖\攝圖網
同樣是畫畫,有些人是帶有某種功利目的去進行學習和投入的。或者是為了迎合觀眾、或者是為了賣個好價錢,如此的狀態下去進行投入,往往容易干擾自身的專心程度。
可是,作者贊成的專注,則是那種不計較得失、不考慮成敗與收獲的基礎上的全身心的投入。也正是因為這種專注去學習畫畫,學習者不僅擁有輕松的心態,更可以有全身心投注到學習中的狀態。最后,反而收獲真正的成就和價值。
可見,專注層面上的無用之美,正是那種超越了物質和功利的無用之大用。它可以讓我們更全心地去投入、更積極地發揮熱情去學習。最后,反而可以得到有效的進步與快樂。這,便是《無用之美》里談到的無用之美了。
感受
感受,是指我們對社會、人生或者自然等層面的體會和體驗。當然,如果這種體驗并不夾雜著功利與物質的維度元素,我們通常也是可以收獲無用之美的珍貴和快樂的。
作品《無用之美》,其實也在相關章節里,為我們闡述了感受、尤其是感受自然的無用之大用。言外之意,就是我們在欣賞和體會大自然的時候,超越了物質層面的存在,方可以收獲真正的快樂。
面對自然,我們往往是比較地渺小和脆弱的。因此,我們不應該去征服自然,也不可能掌控自然。相反,我們只有順應自然、遵循自然規律地生存和活著。同時,保護好自然。從而,才可以收獲快樂之感受。
我們體驗和體會自然、社會或人生,只有放下心中的權衡與計較、放下功利的目的,才可以從體驗自然當中獲得真實的快樂和幸福。而此刻,我們也才可以獲得和諧共處、美美與共的大美境界。
我們的感受,不在于建立在得失、計較和別的其他目的上。而僅僅是因為單純的欣賞、體會以及經歷。如此,在自然、人生以及社會面前,我們才可以擁有真實的快樂之感受。而這,恰恰也是作品《無用之美》為我們讀者闡述的一個方面的無用之美的解答了。
無用之美,無論是喜愛、專注還是感受,我們都可以從作品《無用之美》中找到答案。那種超越了得失、權衡、物質以及功利等元素的對美的喜愛、專注和感受,才是我們生命中真實的無用之美。而這種美,才是真實的、純粹的、富有價值和意義的。(文\藍千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