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正式進入汽車行業的比亞迪,當時的入門可能不會想到當初的小車企能成為市場上的“當紅炸子雞”。近期,比亞迪公司公布了其在2023年9月份的銷售數據。根據該數據,比亞迪在該月份共售出287,454輛汽車,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42.8%。再次刷新歷史最好成績。大家看到比亞迪的銷量成績可能已經沒有多大感覺了,而比亞迪在出口業務方面也有著出色的表現。其9月份的出口量再創新高,達到了2.8萬輛,同比增長了262.4%。觀察其海外銷售量的趨勢,可以發現從5、6月份的約1萬輛逐步增長至7月份的1.82萬輛,并在8月份大幅突破至2.5萬輛。截至9月底,比亞迪公司已經累計出口約14.55萬輛。
目前為止,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的足跡已經遍布全球57個國家及地區,包括日本、德國、澳大利亞、巴西、阿聯酋等,其海外累計銷量已經超過17萬輛。這一數據充分顯示了比亞迪在全球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強大競爭力和市場地位例如在 9 月初的德國慕尼黑車展,比亞迪攜海豹(參數丨圖片)、宋 PLUS EV 冠軍版、元PLUS、海豚、漢以及騰勢 D9 亮相。海豹正式在歐洲上市,宋 PLUS EV 冠軍版不久也將在歐洲改名為海豹U也會上市。
就在最近,比亞迪將與兩家簽約經銷商 DUNA AUTó 和 Wallis Motor Duna Kft 建立一個覆蓋全匈牙利的綜合服務網絡,以提供便捷可靠的購車、用車、售后體驗,比亞迪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的兩家門店將于本月 19 號正式開業。比亞迪官方透露,自 2022 年在巴黎車展上宣布進入歐洲乘用車市場以來,該品牌已進入歐洲 19 個國家。匈牙利是比亞迪進入的第一個東歐市場,標志著比亞迪全面進軍歐洲的布局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高端化
眾所周知,同款車型在標榜原裝進口之后,其售價往往顯著增高。這主要是由于進口車涉及多種稅費以及運輸成本,這些額外的開支最終都由消費者承擔。因此,當一款汽車漂洋過海來到身邊時,相關的路費、海關等費用已全部算入了消費者頭上,這無疑推高了其市場價格對于進口車型來說要有足夠的產品力才能對得起增加的價格。
以往,都是國外的車型進口到國內,而隨著新能源市場的不斷發展,國內的新能源車型也逐漸走出國門。國內新能源汽車得益于中國完善的供應鏈的價格相對更低,而在國外則呈現出較高的售價。
最近在歐洲上市的比亞迪海豹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其在國外的起售價為4.49萬歐元,折合人民幣約34萬元左右,這個價格與當地寶馬5系相差無幾,甚至還需要等待數月才能提車,但是絲毫不影響消費者購買海豹旺盛需求。說明在海外市場,高端消費群體已經開始接受和認可比亞迪。比亞迪能夠在海外定高價的底氣來自于深耕多年的技術與創新,在比亞迪的技術護城河里,有全球首創的刀片安全電池與e3.0平臺。
其實比亞迪乘用車出口也才僅僅兩年多的時間,21年5月“乘用車出海”計劃才正式開啟,但是在這短短的時間內,比亞迪已開放的心態擁抱海外市場,同時積極拓展市場,目前已經取得了全球多地消費者的認可。比亞迪并沒有像其他自主品牌一樣,把易進入的發展中國家作為優先布局的市場,而是選擇了難度更大、壁壘較高的發達國家作為國際化優先市場,通過全球化技術研發、銷售,做好全球化高端化品牌經營,打造真正屬于我們中國人的全球化品牌。
同時,比亞迪開始逐步在海外布局建廠。從去年9月8日,比亞迪宣布將在泰國購地建比亞迪第一家海外廠,這是比亞迪在東南亞地區投資建設的首家電動汽車工廠。今年1月,烏茲別克斯坦汽車工業公司與比亞迪在烏正式注冊合資公司,將在當地生產并銷售比亞迪電動及油電混動新能源汽車。7月,比亞迪與巴西巴伊亞州政府共同宣布,將設立由三座工廠組成的大型生產基地綜合體,總投資額達30億雷亞爾(折合人民幣約45億)。其中,新能源乘用車整車生產產線涵蓋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動車型,計劃年產能達15萬輛。
總結
12 年前,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說過“未來引領汽車市場的,不是美國人,不是德國人,而是中國人。而今天從全球市場的表現來看比亞迪正在加速拓展海外市場,相信用不了多久比亞迪就能實現當初立下的目標,成為引領全球汽車市場的領頭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