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們,設為星標,精彩不失聯
ART TAIPEI 2023 開幕儀式
第30屆ART TAIPEI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于今日開幕,展期至23日。 作為亞太區起源最早的藝術博覽會之一,ART TAIPEI擁有悠久綿長的歷史,見證了亞太區域藝術產業以及藝術收藏的歷史過程。 值此30周年之際,藝術市場通訊邀請到藝博會主辦方臺灣畫廊協會理事長張逸羣先生,與我們分享臺灣藝術市場現狀與展望,以及對藝術品收藏與傳承的真知灼見。
張逸羣,圖片:The Point Post
ART TAIPEI目標
藝術東移,再顯榮光
藝術市場通訊:臺灣有著獨特的地緣優勢,參展名單中涵蓋了不少日本、韓國、東南亞地區的畫廊,與大陸和香港地區藝博會的參展名單很不相同。可否說說ART TAIPEI篩選畫廊的標準?以及是如何吸引到這些地區的畫廊來參展ART TAIPEI?
張逸羣:首先是參展畫廊的篩選機制,是依循過去舉辦30年藝博會的經驗,經過多次修正而來。畫廊協會(ART TAIPEI的主辦方)設有執行委員會,由他們選出來自國內外的評審,評審背景有畫廊主、學者專家與策展人,最后將國內國外的審查意見統計后選出今年參展的畫廊。
如何吸引其他地區的畫廊來參加我們的盛會,剛好我是亞太畫廊聯盟APAGA(Asia Pacific Art Gallery Alliance)現任主席,這個組織成員有來自于亞洲各地區的畫廊協會,我們致力于將亞洲打造為下一個藝術圣地,所以可以透過本來就在APAGA內的各地畫廊協會透過組織邀約邀請當地畫廊參展。
ART TAIPEI 2023 現場
藝術市場通訊:ART TAIPEI是由臺灣畫廊協會主辦,這一點也與許多藝博會構成很不同。在商業藝博會品牌大行其道的環境下,由畫廊協會籌備的藝博會具有哪些獨特優勢?
張逸羣:畫廊協會是達成產業共識的一個重要的存在,我們的獨特優勢是畫廊會員們極有向心力,非常內聚,舉辦藝博會時協會的會員就是基本樁腳,所以影響力擴散很快,短時間內就可以聚集臺灣藝術的能量,可以準確評估展會的基本盤。
ART TAIPEI 2023 現場
藝術市場通訊:今年是ART TAIPEI的30周年,本屆ART TAIPEI都有哪些特別的策劃?
張逸羣:因為是由畫廊協會舉辦,因此這個展覽本身多了一點非商業展覽的氣息,協會有他的社會任務,因此在藝術推廣與藝術教育上的著墨較多于其他的藝術博覽會。
在社會責任方面,今年設立了“藝術資源與永續示范展區”,將示范導入藝術品數位權證登錄及管理平臺、取證技術與上鏈流程標準化、整合文化科技產業鏈。ART TAIPEI首次創造“藝術品收藏結合碳權”的新型交易模式,在不犧牲藝術創作的與創意延展下,結合碳權流動的永續方法促進企業購藏,實踐凈零碳排效益的流通,累積藝術碳中和能力,提升藝術品收藏賦能。
藝術教育方面,每一年展會的最后一天是藝術教育日,我們會特別邀請較偏遠的學校學生前來參觀,并重點參觀MIT(made in Taiwan)的年輕藝術家與原住民藝術家。今年特別邀請聽障學生參與,希望每個人都可以近距離接觸藝術作品。
ART TAIPEI 2023 原住民藝術展區
MIT-謝榕蔚(伊日藝術計劃)
藝術市場通訊:回望ART TAIPEI的30年,藝博會的規模、單元主題、參展機構、觀眾和藏家都發生了哪些變化?
張逸羣:試想30年這個數字是不是非常迷人?它是一條漫長的路,但一路走來,藝博會的規模每年都會締造新紀錄,今年又突破去年展會現場面積達歷年最大。而“30年”本身就是一個亮點且容易聚焦,不論是畫廊還是藏家,大家都很興奮地等待這次的盛會,這是無形中存在而看不到的一種變化。
ART TAIPEI 2023 現場
藝術市場通訊:ART TAIPEI在下一個30年的新目標是什么?為了這個新目標畫廊協會有哪些部署?
張逸羣:下一個30年我們的目標是藝術東移,再顯榮光,希望未來藝術市場的話語權移到東方來,這也是當年我發起亞太畫廊聯盟的初衷,為了這個新目標,希望能透過亞洲地區各畫廊協會的努力,凝聚屬于東方的藝術意識并取得話語權。
ART TAIPEI 2023 現場
臺灣收藏市場
賡續文脈,兼容并蓄
藝術市場通訊:臺灣藝術市場啟航比大陸更早,積累了許多老一輩、實力雄厚的藏家群體,他們也是中國現代藝術的大藏家和推動者。如今他們的藝術品位是否有在發生變化?后來居上的年輕藏家收藏品味又具有何種特點?
張逸羣:應該這樣說,基本上老藏家對藝術品愛好沒有發生變化,而風格喜好本來就是很主觀的。老藏家們經過歲月推移,他們往前走了,后面跟上的是藏二代,而藏二代的收藏喜好就我的觀察影響他們收藏風格的因素有二:一是因藏二代自身的學習、與市場接觸,部分藏二代對當代藝術產生濃厚興趣并進入領域;二是藏二代因為跟著一代在藝術場域學習,所以有的二代也還是會因跟隨父輩收藏而延續他們的喜好。
ART TAIPEI 2023 現場
藝術市場通訊:臺灣的許多明星都非常熱愛藝術,也積極參與藝術收藏,如周杰倫、陳柏霖、蔡康永等,可否聊聊臺灣明星收藏藝術的現象?大概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形成的明星收藏風,又是怎么形成的?這種風潮對臺灣藝術市場產生了哪些影響?
張逸羣:十多年前就發現有許多明星在收藏藝術品,可是當時人數比較少;在近五六年開始形成明星收藏風,基本上是部分明星收藏在先,后面有人在跟,就形成一股風。明星們的收藏在報導上確實具有話題性,但在整個收藏群眾中,他們還不算多數,不過也或多或少對收藏市場提供了一個明星收藏的面向。至于他們的粉絲們,年紀偏輕,明星收藏藝術品是為了保值,所以粉絲們就算想跟隨,也無法人人收藏那個等級的藝術品。衍伸的效益是透過明星的收藏關心藝術場域的氛圍與發展。
ART TAIPEI 2023 現場
藝術市場通訊:臺灣的藝術收藏市場,相比亞洲其他地區有何特別之處?
張逸羣:韓國與日本都屬于比較重視民族性、支持本土市場的藝術家;而大陸目前的收藏以中國藝術家為主;臺灣就比較特別,因為在近幾世紀中我們的地理位置在東西南北交流的渠道上,而且有多次被殖民的歷史,所以基本上比較沒有排外效應,臺灣的收藏習慣存在多元包容的特色。
ART TAIPEI 2023 現場
藝術財富傳承
透過教育推動藝術資產活化
藝術市場通訊:如今不少臺灣畫廊的二代已參入到畫廊的運營中,如大未來林舍畫廊、耿畫廊、索卡藝術中心等,二代畫廊主理人在畫廊經營上與老一輩畫廊主有哪些不同?
張逸羣:基本上現在的畫廊一代與二代大多還是共同經營畫廊,所以在運作上,一代的掌握度還是蠻高的,二代因為在社群與思維上都比較活潑,能夠跟更多元化的群體互動,對藝術家的包容度也更大。
我感覺畫廊二代們可以走得更遠。畫廊一代經營畫廊有比較久的時間,往外擴充可能也不會沖得那么遠,但是二代進來后,他們的動力、包容度與和世界接軌的能力都比一代更強,有更大的量能“打天下”。
ART TAIPEI 2023 現場
藝術市場通訊:臺灣的許多大藏家到了遲暮之年,他們的藏品會作何規劃?對于藝術市場而言會有哪些影響?
張逸羣:一般來說老藏家有幾種規劃:一種是將藏品留給他們的藏二代,變成家族收藏,也有老藏家會將藏品投向拍賣市場,部分會將作品交給過去交易的畫廊,而收藏量比較多的藏家會開設美術館。
對于藝術市場的影響不會太大,即便是大藏家將作品投放到拍賣市場,這些作品的體量在整個市場中的份額還是屬于少數。
ART T A IPEI 2023 現場
藝術市場通訊:對于藝術財富的傳承您有哪些建議?畫廊協會是否有參與或計劃開展藝術傳承相關的項目?
張逸羣: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對新藏家的教育,因為這些藝術財富也是資產的一部分,如果能在教育的過程中培養二代產生興趣,就可以承接上一代留下的藝術財富,而透過一代一代的傳承,所累積下來的量能價值是很驚人的。
畫廊協會有藏家聯誼會與產經研究室,有許多藝術傳承相關的項目。還是回到一句話,需要透過教育讓大家知道藝術資產活化,哪些東西可以賣?哪些東西可以等待更好的回報?我們希望透過協會的力量組織畫的作多層次的推廣。
ART TAIPEI 2023 現場
*以上所有圖片由ART TAIPEI提供
出品人: 董瑞
撰文、版式設計:Tina Xu
審校:小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