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冰封的世界盡頭,造就了南極與世隔絕的美麗與孤獨,上演著鮮為人知的動人故事。
——中國南極中山站站長 崔鵬惠
南極的美麗與野蠻同時交匯在作者的眼中,字里行間不見愁苦,只有熱愛。
—— “雪龍”號科考船船長 趙炎平
在世界的盡頭,不是只有極夜和極光,還有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在向你敞開大門。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走進那扇大門,但至少通過這本書,我們可以跟著李航一起,看一看大門那一頭的風景。
——果殼網主筆,“夜空中國”
網站創始人 Steed
你是否也向往著南極——傳說中世界盡頭的冷酷仙境?10000海里,航行30天。地球最南端,千里冰封的世界盡頭,擁有極晝和極夜,冰川和苔原。遼闊,嚴寒,神秘,是我們不為所知的另一天地。于是,我們渴望了解,渴望知曉它的迥乎不同,它的妙處。
武漢大學中國南極測繪研究中心“90后”博士畢業生李航,曾參與了我國第31和32次南極科學考察,在南極中山站越冬、度夏,不間斷駐守了15個月。在這一年多的時間里,有第一次見到極地壯闊的震撼,有挑戰任務的艱難,有和極地動物相處的可愛瞬間,也有追尋極光的美妙和滿足……
他說:“我跋涉在廣袤無垠的冰原上,站在深邃絢爛的星空和極光下,自然的力量一次次震撼著我的心靈,讓我完全沒有招架的能力。毫無疑問,是南極塑造了現在的我。”
10月27日(周五)晚上19點,南極科考隊員李航博士將帶著他的作品《在南極的500天》做客東西湖區圖書館,與大家一起分享他在南極的日日夜夜和極地的波瀾壯闊之美。
作者簡介
李航90后,武漢大學大地測量學博士。2014-2021年期間,參加我國第31、32和36次南極科學考察,極地科考生涯累計超過700天。考察期間主要負責我國北斗衛星南極地面觀測站的運行與維護,并參與我國“雪鷹601”固定翼飛機極地航空遙感等項目。相關科考事跡被國際頂尖學術期刊《Nature》《Science》報道,南極攝影作品曾多次被美國宇航局收錄,在倫敦格林威治天文臺展出,并刊登在《中國國家地理》《中國國家天文》等雜志上。
圖書簡介
(點擊圖片 即可擁有)
500個南極的日日夜夜,一名科考隊員與南極的不解之緣。他在這里生活,也在這里工作。在深達千米的南大洋上測量海冰,在觀測站里仰望夜空的一萬種顏色,領略過極地的壯美與遼闊,也感受過自然的偉大與脆弱。從長江出海口到南極大陸邊緣,從珍貴的夏天到漫長的冬日,從拉斯曼丘陵上空的極光到達爾克冰川附近的生靈。是什么支撐他們在與世隔絕的環境中工作和生活?為什么科考隊員要冒著生命危險在海冰上采集數據?這些震撼的現象,有趣的際遇,難忘的人事,悉數呈現在本書中。
活動詳情
活動時間
10月27日 周五
晚上 19:00-20:30
活動地點
東西湖區圖書館1F報告廳
(從少兒借閱區出入口進入)
活動二維碼
識別、掃描二維碼報名
報名須知
1.報名人數:300人(座位有限,先到先得)
2.少兒借閱區在活動當天19:00-20:30僅開放一樓報告廳區域
3.可前往報名頁面,點擊【我的活動】可查看報名情況
4.報名成功后讀者若不能準時參與,請在活動報名截止前登錄系統取消報名;若超過三次未準時參加活動,且沒有取消報名的讀者,則一個月內不可再預約任何活動
5.咨詢電話:027-83227300
廖智:命運將她打落深淵,她把自己活成一道光,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
《〈 世說新語〉風物》:夢回風流魏晉,一覽市井百態與人間煙火。
生活可以很美好。如果累了,不妨慢下來,喝杯茶,看看書。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