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已經是2023年秋天,過去幾年的疫情,并不會因為沒有人再提就真的不存在,而是徹底改變了這個世界。
新冠讓整個世界分化得更為厲害,讓富人更富讓窮人更窮,而那些超級富豪們,也一掃昔日的謹慎和低調,憑著社交媒體的加持,高調炫富,不僅賺錢,更要賺到優越感和滿足感。
例如,在剛剛過去的夏天里,亞馬遜創始人和未婚妻,在地中海斷斷續續游蕩了三個多月。
他們搭乘的豪華游艇,叫“Koru”號,是毛利語中的“新的開始”。
兩人的航海路線
貝佐斯2018年便買下了它,花了5年的時間去改造,光是每年的維護成本就高達2500萬美金。
貝佐斯的豪華游艇,差不多媲美游輪的體積了
畢竟,做過幾次世界首富,目前在富豪榜上排名第三,1262億美金的身家,這不就是灑灑水。
一路上,貝佐斯高調極了,送上了一顆價值350萬美金的20克拉的圓形切割鉆石,向女友求婚。
在下游艇后,這款巨型鉆戒就被狗仔拍到了
并舉辦了訂婚派對,富了幾十年,也低調了幾十年,離婚沒兩年的比爾·蓋茨帶著訂婚女友Paula Hurd寶拉·赫德來了。
游艇上有說有笑的,67歲的蓋茨也恢復了往日風采,看著女友全是星星眼。
參加完貝佐斯的訂婚,兩人也旅游去了,出現在南法,被目擊到去了富豪和名流最喜歡光顧的圣特羅佩的Club 55。
訂婚儀式,鼎鼎大名的桑切斯男神,小李子萊昂納多也出席了。
雖然沒有拍到,但桑切斯看小李子的熱烈眼神,那個畫面我仍記憶猶新。
還有這張訂婚的閨蜜合影,大牌云集,每一個拎出來,都是叱咤風云,擁有自己的帝國。
《每日郵報》寫的座位列表
把第一排的右邊女性和第二排的中間女性弄混了
后來,貝佐斯在意大利見了奧普拉,在希臘時,見了黛米·摩爾。
最后在克羅地亞,和水果姐凱蒂·佩里,精靈王子奧蘭多·布魯姆,以及歌手亞瑟小子,一起同行。
一行人浩浩蕩蕩沿著杜布羅夫尼克著名的史特拉敦大道漫步,被很多民眾認出。
豪華游艇,大鉆戒,金光閃耀的朋友圈,持續幾月的度假......
高調的貝佐斯,讓普通民眾見識到了,頂級富豪的人生,真是常人所不能想象的。
然而事實上,這并不是頂級富豪圈一貫的作風,比起沉迷未婚妻的貝佐斯,通過媒體喊話要掐架的馬斯克和小扎,這群一個比一個高調的富豪里,另一位和他們同等級的富豪,股神巴菲特,不僅低調到神秘,還摳門得讓人直掉下巴。
巴菲特和他的妻子阿斯特麗德
7月盛夏,巴菲特和第二任妻子Astrid Menks阿斯特麗德·孟克斯,去了美國愛達荷州的小鎮太陽谷參加一年一度的“億萬富翁夏令營”。
期間,巴菲特的夫人阿斯特麗德在會場附近的甜品店,買了一杯4美元(不到30rmb)的咖啡后,和周圍人抱怨“太貴了”,并說這價格可以在其他地方買到“一磅的咖啡”。
根據《華盛頓郵報》證實,這已經是這家咖啡店里最便宜的咖啡了,里面的冷萃咖啡5.5美金,而“Fire Trail”咖啡6美金。
突然之間就讓全世界的打工人覺得,原來億萬富翁也沒有那么了不起。
今天,誰沒有聽說過巴菲特這個名字?93歲的股神,在任何一本成功學的書籍和雜志里面,都是最金光閃閃的那一個祖師爺。
白手起家卻富可敵國,曾經也是以1140億美金登頂過世界首富的,可他的消費觀卻摳門節儉到令人發指!
我相信,不止一個人想過自己有幾個小目標的生活方式,千人千面,但絕對不是巴菲特這樣的。
中國人最在乎的房子,有錢不得投資幾套豪宅,可這位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資者,目前仍然居住在1958年購買的3.15萬美金的房子里,一住就是半個多世紀。
他不止一次表達了對這棟房子的喜愛:“冬暖夏涼,它對我來說非常方便,我無法想象我擁有一個比它更好的房子,我在其中獲得了幾十年的美好回憶,未來還會有更多的回憶。”
這套位于內布拉斯加州的房子,如今市值25萬美金,講真,這個價格還真買不到國內三四線城市的房子
那車呢?
巴菲特投資過不少汽車企業,曾是國產品牌比亞迪的大股東之一,可如今,他堅持車庫里只能有一輛車。
他也曾一時沖動買了一輛勞斯萊斯,但買了一年就賣掉了。因為,沒用。
因為他上下班也就5分鐘的路程,每年只開3500英里(不到6000公里)!
巴菲特的車主要是凱迪拉克、林肯、福特和通用。
巴菲特的女兒說,老爹曾買過被冰雹砸壞的二手車,修好了毫不猶豫地繼續開。
不在乎居住、出行條件,但民以食為天,巴菲特吃得也非常簡單!
雖然,全球最貴的午餐就是他創下的,去年拍出了最后一頓,1900萬美金,折合人民幣1.27億,那么只拿小數點后面的數字,也是別人一輩子賺不到的錢。
但你知道,巴菲特的早餐多少錢嗎?
答案是,2.61~3.17美金之間,還是麥當勞。這在HBO為他制作的紀錄片《成為沃倫巴菲特》就展示過。
股市上漲,他可以吃培根、雞蛋和奶酪餅干;如果股市一般,那就會選更便宜的早餐。
巴菲特同款早餐,他這么吃也有個說法,他認為6歲兒童的死亡率是最低的,所以他決定像6歲的孩子那般吃飯
他還反向內卷,別的500強公司CEO年薪平均一下,都有1800萬美金,他已經連續40多年沒漲薪了,只有10萬美金,即便算上公司為他支付的安保費用,也只有40.2萬美金。
然而,就是這么一個又摳門節儉,又倔強,擁有專一消費觀的老頭,在情史方面,卻混亂多了。
和第一任妻子分居將近30年,卻從未離婚;妻子的好朋友成為了他的管家和情婦;富家千金甘當他的情婦,帶領他進入上流社會,讓他躋身億萬富豪行列......
并且,每一位愛上他的女人,都肯為他的事業、生活保駕護航,這是何等的幸運?
巴菲特的一生摯愛,是他的第一任妻子,Susan Buffett蘇珊·巴菲特。
蘇珊比他小2歲,兩人相識于微時,在巴菲特還是個毛頭學生的時候。說來,兩人的父母還是老相識,蘇珊的父親曾經為巴菲特的父親,議員霍華德·巴菲特競選過。
巴菲特和蘇珊
可兩人真正認識,是上了大學,蘇珊和巴菲特的妹妹成為了西北大學的室友后,才互相認識的。
巴菲特曾說,他的人生有兩個重大的轉折點,一是從母親的子宮降生,二是遇到了蘇珊,“她的確救了我的命,她讓我復活了。”
其實,在蘇珊之前,巴菲特曾暗戀過一位有男朋友的女孩,貝蒂。為了橫刀奪愛,巴菲特學習了一項技能:彈尤克里里。
誰曾想,這個技能用到了蘇珊上,確切來說,用在了對方的父親身上。
認識蘇珊后,巴菲特很快地愛上了對方,此時蘇珊也有男朋友,再加上巴菲特的笨拙,第一次見面就說些挖苦的俏皮話,讓蘇珊眉頭緊皺:“這混蛋哪位?”
巴菲特倒也沒氣餒,等待時機,搞定心儀女孩之前,先搞定老丈人。
蘇珊的父親湯普森,作家、心理學家、教授、牧師
只要有空,他就去找蘇珊父親切磋琴藝,和對方建立了深厚的友誼,蟄伏著。
蘇珊去和別人約會,他就呆在蘇珊家,整晚和蘇珊的父親練習曲子,蘇珊開玩笑說道:“我父親愛上了這位女婿。”
僅用了一年,便感動了蘇珊,1952年,未滿20歲的蘇珊嫁給了巴菲特。
兩人生了三個孩子,大女兒蘇珊,二兒子霍華德,三兒子彼得。
蘇珊在家安心相夫教子,巴菲特在外打拼事業,并保證:“我會成為世上最富有的人。”
蘇珊善良、體貼,有著超乎年齡的成熟,包容巴菲特的一切缺點和怪病。
身邊朋友都說,蘇珊是個很有情趣的人,和她比起來,大多數人都是黑白電視機,巴菲特更是黑白電視機中色彩最暗淡的那臺。
若用現在的MBTI來形容,巴菲特是i人,蘇珊是e人,就像劉嘉玲和梁朝偉一般,看似梁朝偉的演藝事業更成功,可真正在他背后掌舵、把持著方向的卻是更為霸氣的劉嘉玲。
別看巴菲特是頂級富豪,可實際上社交是他最不擅長的一件事
連巴菲特的政治傾向,也被蘇珊影響,從共和黨轉向了民主黨。
蘇珊是那股平衡巴菲特和世界的力量,用愛澆灌了巴菲特,軟化了他,這些實實在在的付出,也被巴菲特認可。
更被孩子們認同,他們的成長過程,巴菲特只參與了很小一部分,只有晚餐或者夜晚降臨,才有少許陪伴,家里所有的一切,都是蘇珊來操持。
巴菲特和大女兒蘇珊,之所以給孩子取和妻子一樣的名字
是因為巴菲特覺得女兒非常像蘇珊
從最初在一起時,蘇珊便了解,巴菲特就是一位虔誠無比的工作狂。
父親湯普森更是提醒她:“你要理解他,你不能像大多數正常人那樣和他講話,但他有一顆金子般的心。”這老丈人,真的愛女婿。
蘇珊銘記于心,也成就了巴菲特的事業。
1954年,大女兒出生后,巴菲特和恩師,著名的“投資之父”本杰明·雷格厄姆一起工作,年薪1.2萬美金。
1956年,恩師退休,巴菲特創辦公司,此時個人存款達到17.4萬美金;
1958年,巴菲特在奧馬哈買下了那棟充滿了一生回憶的房子,給了蘇珊一個溫馨的家;
1962年,投資有道再撞上美國牛市,巴菲特躍升百萬富翁,一路高歌,掌管的資金從2200萬到6500萬美金,賺得盆滿缽滿......
錢是越賺越多,但陪伴家人、孩子的時間是越來越少,哪怕回到家,也總是沉浸在自己的小宇宙里,絲毫不顧及家人的感受。
要么在樓上獨自看書;
要么是孩子興奮玩耍時,自己卻在一旁專心看報紙;
哪怕是一家人吃晚飯的寶貴時光,巴菲特也很少說話,常常心不在焉,表現出不耐煩;
在他看來,所有和生意無關的事情,都應該由妻子蘇珊來處理,其余時間“最好別來煩他”。
這妥妥的喪偶式家庭,但那時沒有這說法,只說蘇珊“像一個沒有老公的單親媽媽”。
這說法一點也沒錯,在蘇珊的“溺愛”下,巴菲特幾乎成了沒有生活自理能力的男人:不知道電燈開關在哪里,需要幫助穿衣,需要蘇珊幫忙理頭發,因為巴菲特不愿和理發師打交道,連廚房用品都分不清,拿著滿是漏孔的濾鍋當臉盆......
氣得蘇珊總對巴菲特說:“任何人都可以做孩子的生父,但你更應該做一個關心孩子的父親!”
在金錢觀上,兩人更是南轅北轍,蘇珊講究生活品質,可巴菲特那小氣勁,實在讓人看不下去。
蘇珊想要給新家裝修得漂亮一些,需要1.5萬美金,可巴菲特覺得這些錢不如拿去投資,錢生錢,如此大手筆簡直要了他的命!
蘇珊為巴菲特買得體的衣服,巴菲特要么不穿,要么退掉,直到衣服破到不能穿才舍得換新的。
曾有記者問他原因,他回答:“我并不是不穿,只是名貴的衣服穿到我身上就顯得便宜了!”
隨意找了一件巴菲特經常穿的襯衫,因為顏色和圖案比較特別,一眼就能看得出來
就連在蘇珊慫恿下參加的美食俱樂部,巴菲特也毫無情趣。
大家聚在一起吃世界各地的美食,瑞典牛丸、法國油煎薄餅等,巴菲特只吃漢堡,從一而終。
這格格不入的生活觀和消費觀,讓兩人看似固若金湯的婚姻,千瘡百孔,貌合神離。此時,第三人的介入,如同催化劑加速了婚姻的分崩瓦解。
70年代中期,巴菲特因為投資《華盛頓郵報》,認識了比他大13歲的Katharine Graham凱瑟琳·格雷厄姆,對方成了他生命里濃墨重彩的一位紅顏知己。
Katharine Graham凱瑟琳·格雷厄姆
凱瑟琳出身富裕,卻熱愛新聞業,被譽為“新聞界最有權勢的女人”、“美國報業的第一夫人”,因為報道了“水門丑聞”,迫使當時的尼克松下臺。
凱瑟琳的丈夫菲利普也是一名記者,因為狂躁癥、抑郁癥,以及經常性的酒精中毒,變得渾渾噩噩,最終在1963年舉獵槍自殺。
和巴菲特認識時,凱瑟琳守寡多年,再加上兩人都是事業型的人,惺惺相惜,互相依賴,干柴烈火。
巴菲特啟發了凱瑟琳的財務觸覺,凱瑟琳則提升了巴菲特的時尚嗅覺,并帶領巴菲特進入了非常陌生的媒體領域,以及走上上流社會的捷徑。
木訥的巴菲特也享受著幫助凱瑟琳成長的過程,他突然發現自己也被人需要著,一技之長得到了發揮。
于是,兩人經常一起“出差”,或者在凱瑟琳的豪宅里共度時光,毫不掩飾,當眾調情。凱瑟琳把房子的鑰匙當眾扔給巴菲特,巴菲特也把自己的衣服放在對方的公寓里,方便約會。
這一公開,惹怒了蘇珊,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憤怒和羞辱,卻又無可奈何。
為了體現自己的“大度”,甚至給凱瑟琳寫了一封信,準許她和巴菲特來往,更讓凱瑟琳有恃無恐。
蘇珊之所以如此大度,其實也是因為她厭倦了喪偶式家庭,她決定剩余的人生不必為巴菲特而活,不委屈求全。
她也找到了人生的意義,找回了年輕時的愛好——唱歌。
渾然不知的巴菲特,貼心鼓勵蘇珊:“親愛的,盡量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吧。”他還去觀看,和朋友感嘆蘇珊的演出:“當蘇珊唱歌時,她是如此美麗,讓我無法呼吸。”
沒曾想,這讓兩人的婚姻名存實亡。
在巴菲特和凱瑟琳打得火熱時,蘇珊仿佛是囚禁在金籠里,釋放出來的鳥兒,先是在私人聚會上歡快高歌,一路唱到了在法式咖啡館里設置的高檔夜總會,穿著展示曲線美、冒著光的衣服,肆意暢快,無拘無束。
嘗到了甜頭后,更是振臂高飛,一去不復返了。1977年,蘇珊離開了奧馬哈,去到了加州的舊金山,和巴菲特正式分居。
直到此刻,巴菲特懊悔不已:“蘇珊去加州這件事完全可以避免,這絕對是我的錯,95%都是我的錯,只是我對她不夠合拍,而她卻對我一直很合拍,她和我在一起很多年......這件事本不應該發生。”
可為時已晚,巴菲特如同丟了心愛玩具的孩童,不時地哭鬧,打電話給蘇珊懇求她回家,可蘇珊更加堅定,“我想要一個可以擁有自己房間的地方。”
只有那樣,她才能真正感受到,她是自由的,是獨立的,是不可替代的。
這時期的蘇珊和巴菲特,形成了一段常人所不能理解的關系,分居兩地,但絕不離婚,而且天天通電話。
甚至如同正常夫妻一般出席聚會活動,度假旅行,圣誕節更是團聚在一起,去加州海邊的別墅生活幾天。
1971年,巴菲特以15萬美金的價格在加州購買了一棟度假屋,不過這套度假屋在2018年以750萬美金的價格賣出去了。
與此同時,蘇珊也有了新的約會對象,和網球教練約翰走到了一起,對方還和她搬到了舊金山,住進了單棟的公寓里。
用今天的眼光來看,不正是所謂的開放式婚姻嗎?
更令人咋舌的是,蘇珊還親自挑選了一位“接班人”來好好照顧法律上的丈夫,只因為擔心巴菲特離開自己后,生活無法自理!
這種“為夫挑妾”的故事,上一次聽還是在賭王大太太黎婉華和三太太陳婉珍的身上,若說她們之間還摻雜爭寵斗氣,那到蘇珊這,已經大方到釋然了。
這時,前面提到的那位4美金咖啡的女主角,阿斯特麗德登場了。
阿斯特麗德是一位拉脫維亞的移民者,父母都是拉脫維亞人,背景未知,但想來也并不是什么名門望族。
為了生活,父母帶著5歲的她,來到了美國謀求生計。
長大后,阿斯特麗德做過各式各樣的工作,在酒吧、咖啡館打工,恰好遇到了來此唱歌的蘇珊,兩人成為了朋友。
蘇珊和阿斯特麗德的合照
阿斯特麗德算不上是個大美人,相貌平平,身材嬌小,但勝在皮膚白皙,一頭金色的卷發卻有種北歐的硬冷氣質。
優勢可能是比巴菲特小了16歲,可問題是,遇到蘇珊時,她已經31歲了,還在底層打拼。
阿斯特麗德
比起能帶著巴菲特走進上流社會的凱瑟琳來說,氣質、學識、人脈差得不是一星半點,有一種拿著對三去打王炸的感覺。
凱瑟琳,眾星捧月,照片里的男人都在瞧她
然而,偏偏就是對三笑到了最后,因為阿斯特麗德是個非常合格的保姆式情人。
每次蘇珊去唱歌,就請朋友去照顧巴菲特,其中就有阿斯特麗德,比起其他人,從底層出身的阿斯特麗德,總是把這項任務出色完成。
阿斯特麗德很細心,對巴菲特更是關心,煲得一手好湯的她,在蘇珊的懇求下,經常會給巴菲特端上幾碗自制的湯。
一來二去,阿斯特麗德通過俘獲男人的胃,也俘獲了男人的心,兩人隨后展開了戀愛關系。
說蘇珊不震驚、不難過是假的,她無法想象,一向粘人的巴菲特怎么還會和別人建立關系?
但隨后,她又釋然了,因為不用伺候巴菲特的日子實在是太輕松了,她默許了這個狀態。
1978年,蘇珊離開奧馬哈的第二年,阿斯特麗德登堂入室,住進了兩人買的房子,成為巴菲特的伴侶,成了這里的女主人。
還是發妻蘇珊更了解自己的男人,阿斯特麗德簡直是最適合巴菲特的情人,性情相近,連消費觀都一致。
阿斯特麗德毫無怨言地給他做飯,陪他吃飯,洗衣服,熨衣服,打理屋子,巴菲特最愛喝的可樂,是阿斯特麗德特地去超市扛回的打折款......她從不要求巴菲特做什么,也不求任何回報。
巴菲特要去看妻子蘇珊,那阿斯特麗德則會提前幫他熨燙好襯衫,保留著體面的模樣。
巴菲特如此評價這兩個女人:“Susie put me together, and Astrid keeps me together.”
巴菲特、蘇珊、凱瑟琳、阿斯特麗德,四個人構成了一段持續了很長時間的畸形四角戀。
阿斯特麗德主內,充當管家和情婦;蘇珊是主外的正牌夫人,是參加社交和商業活動的門面;
另一面的凱瑟琳,則當這兩位不存在,常常和巴菲特出入各種高級活動,開拓商業版圖,據說還打電話給阿斯特麗德挑釁,把她當成了女仆。
漸漸地,這三人的重要性開始顯露出來,等級分明,優勝劣汰。
1985年,巴菲特投資有道,賺取了1.8億的英鎊,躋身億萬富翁行列,凱瑟琳這位充當上流社會的媒介似乎不那么重要了,巴菲特對她的迷戀也冷卻了下來。
2001年,凱瑟琳在太陽谷參加活動時,不幸撞到了頭部,三天后搶救無效,享年84歲。
凱瑟琳葬禮上的巴菲特和比爾·蓋茨
巴菲特出席了葬禮,但并沒有發表任何的講話,盡管他后來感到了遺憾且哭泣,但這段關系畫上了句號,四角戀變成了三人行,更加不避諱。
三人一同游玩,看望老朋友,公開出席活動,巴菲特在上面講話,下面同時坐著妻子和同居女友。
可很明顯,蘇珊是更能擺到臺面上的夫人。
1998年,蘇珊和巴菲特參加白宮晚宴
兩人的三個孩子更是習以為常,甚至非常感激父親的同居女友,他們知道,父親根本無法生活自理。
“非傳統并不是一件壞事, 更多的人應該擁有非傳統的婚姻。”女兒蘇珊如此說到。
巴菲特和兩個“蘇珊”
就在巴菲特以為,這樣的日子可以持續到他離開人世時,噩耗傳來,2003年,蘇珊被診斷出了口腔癌。
巴菲特如同晴天霹靂,哭了許久,他潛意識里認為蘇珊是在他走向死亡時,陪伴在床頭,安撫他情緒的人,可現實恰恰相反。
因為害怕面對,巴菲特知道后避而不談,連醫院都不愿意去,活脫脫的孩童性格,在蘇珊接受面部放射治療后,他又能克服恐懼,連續26個周末去舊金山陪伴,和妻子看電視劇。
甚至,在蘇珊只能吃流質食物時,巴菲特刻意減少進食,感同身受。
蘇珊的康復是短暫的,2004年7月29日,因腦溢血中風去世,享年72歲。
面對妻子突然離世,巴菲特肝腸寸斷,和朋友打電話訴苦,卻哭到不能自已,每晚只能靠著安眠藥入睡,因太過悲傷,沒有參加蘇珊的葬禮。
代替他去的是阿斯特麗德,是為數不多的能參加葬禮的親友和家人之一。
其實,在去世前三個月,蘇珊曾經接受電視采訪,也是她人生唯一一次接受采訪,那時她講話已經不太利索,被主持人問到:“阿斯特麗德是不是那位可以替她照顧巴菲特的女人?”
她回答:“她做到了,她非常照顧他,巴菲特很感激,我也很感激......她幫了我一個大忙。”
蘇珊離世后,巴菲特低估了自己,以為自己并不能走出來;而蘇珊高估了自己,以為巴菲特離開了她無法生活。
實際上,蘇珊去世兩年后,巴菲特就漸漸走出了悲傷,并在2006年76歲生日這天,迎娶了相戀將近30年的阿斯特麗德。
婚禮樸素簡單,只持續了15分鐘,出席嘉賓只有新娘的姐妹和巴菲特的女兒蘇珊。
現場阿斯特麗德穿著綠松石色襯衫和白色褲子,巴菲特穿著西裝,將一枚巨大的單石鉆石戒指戴在對方的手指上時,熬出頭的阿斯特麗德淚如雨下。
從背后的情婦,到成為和巴菲特一起公開露面的妻子,她走了30年,接手了蘇珊運營的慈善組織,接過了她的責任,成為了三個孩子的母親,并沒有孕育自己的孩子。
巴菲特、阿斯特麗德和女兒蘇珊
在巴菲特的愛情故事里,與其說是三女侍一夫,不如說是三個女人的犧牲,成就了一個生活無法自理的商業天才男人。
一個發妻,給予了巴菲特溫暖的家庭,幫他掃除了一切背后的障礙;一個有名有權的情人,讓他的事業更上一層樓;
而最終陪伴他的繼室,又給了他人到中年,安穩的生活,并與他保持著一樣的生活步調,節儉而樸素,沒有頂級富太般的張揚。
巴菲特曾經說:“你與誰結婚,這是最終的伙伴關系,對于決定你生活的幸福和成功非常重要,在這方面我很幸運。”
可對女人來說,遇到巴菲特這樣的男人,人生毫無幸運可言。
前任妻子蘇珊,把巴菲特從無名小卒熬成了億萬富豪,有孩子,有房子,有豪車,卻有個不著家且仍然長不大的老公,逃離開后,才遇到了后來自己覺得幸福的生活。
現任妻子阿斯特麗德,看似是三個女人中笑到最后的女人,足夠隱忍,奉獻青春多年熬成了正妻,可這么多年過去,沒有孩子,哪怕拿到了這些財產,百年之后,又能留給誰呢?
時代改變了,不是男人不想擁有,而是這樣的女人已經銷聲匿跡了。所以,現在無論是貝佐斯,還是默多克,亦或者是比爾·蓋茨,這些老房子著火之后想的都是享受,游艇豪宅,私人飛機,怎么撒金怎么來。
而小扎或者馬斯克,是心還沒老的男人,覺得自己還能做事業,也都一頭悶在事業上,女人和婚姻,不過是過眼云煙。
只能感慨一聲,熬到最后的富豪太太,也不一定是最終贏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