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后,你還會交社保嗎?
正在思考這個問題的徐凱麗,每次在微博上看見社保、醫保相關的熱搜時,都會心里一跳。
從前徐凱麗是無比堅定要交社保的,即便離職已經大半年,她仍然選擇找一家公司,用違規掛靠“代繳”的方式,保證繳納社保年限不斷檔。
8月份,徐凱麗繳納了2049.07元,而9月因為醫療保險基數上調需要補繳,多交了600,對現在還沒有固定收入的凱麗來說,這是一筆不菲的支出。
PART。1
離社保斷繳一步之遙
徐凱麗是被迫成為自由職業者的——公司倒閉,這是經濟下行下每個人都有機會碰到的坎兒。
但是當時的徐凱麗認為,按自己這么多年的職業積累,以及閑不下來的性格,最多空窗幾個月,沒想到,在輾轉了兩份都不太如意的工作之后,到現在還沒一個穩定的班上。
對于長輩們來說,「單位給不給你繳社保」就是衡量一份工作是否正規的標準。所以即便是離職,徐凱麗依舊按月繳納社保,產生了上班時不會有的、每月2000+的固定支出。
但是隨著找工作過程中累積的焦慮感逐漸增多,徐凱麗在交社保這件事上不認輸的心態逐漸動搖,存款減少,每月交社保時越來越心疼。
凱麗媽媽還時不時打電話發消息問,工作怎么樣,收入穩定嗎,壓力大不行就回老家,「實在不行,考個公務員」。
在這種狀態下,好像交社保成了一種證明——只要社保一直交下去,就是日子還不那么落魄,就是自己生存能力的證明。
徐凱麗坦言,直接告訴家里人自己離職了,要斷繳社保,是需要勇氣的,哪怕只要想到還沒坦白這個事情,心里都會恐懼。
“今天在小區樓門廳那里看見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繳費的通知都覺得煩,血壓立馬就上來了。”
但是事實就是這樣。如果繼續沒有班上,社保的錢就交不起。徐凱麗開始思考社保的意義。
社保重要嗎?我每個月掏這么多錢,能有獲得相應回報的那一天嗎?工作日的街上還有那么多人,他們每個人都在繳納社保嗎?
想起社保就精神緊繃的除了徐凱麗,還有大老王。
“這不是一筆隨隨便便能掏出來的錢。尤其是沒有穩定收入的時候。”
對上班年頭更長一些的大老王來說,交上社保曾經是他對工作最滿意的部分。
“每個月就能靠著公積金攢點錢,我們公司公積金這塊給交挺多的,沒事兒我就打開支付寶刷刷,還挺開心的,因為別的錢到手總有地方花,公積金的錢才能攢下來。”
眼見他起朱樓,眼見他樓塌了,招人時曾無比夸張的教培機構,裁起人同樣夸張,大老王不可能停掉房租,也不可能停掉炒股——當時的股市和現在不一樣,偶爾還有可觀的收益。
左右平衡了一下,股票尚有解套的可能,但是如果把錢用在社保上,真的能讓人更有安全感嗎?
社保,成了最先被砍掉的消費。大老王跟家里講過,在絮絮叨叨40分鐘后,大老王的媽媽給他轉了2000塊錢,務必把當月的社保想辦法再交上。
但其實誰心里都清楚,這不是2000塊錢的問題。
PART。2
補繳,扯皮大戰
社保,代表了穩定和保障,代表國家給養老,代表買房買車,孩子上學,更代表一個成年人出入社會后,負擔生活的兜底。但對于徐凱麗和大老王而言,社保已經成了顧不上的事兒了,當下沒有工作,還會關注將來買房買車甚至孩子上學自己養老的事兒嗎?
即便還有班上,也不代表公司會合理合規、完全透明地為你提供社保的保障。
今年4月份,Ryan偶然發現,公司在某一年沒有按照實際工資繳納社保。在她提出疑問后,HR爽快答應補繳。但沒想到,口頭答應爽快,補繳的動作卻一直沒有完成。
經過詳細詢問,原來所謂的“補繳”只針對于公司壓根沒給你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繳納社保的,但沒交夠這種情況,沒辦法補足。
明明是公司的失誤,但是Ryan這個受害者反而成了被踢出去的皮球。
問了律師,律師也從專業視角表達了這個事情的難辦之處,即:法律不會規定把少繳的部分換成錢直接判給Ryan,Ryan必須舉證自己因為社保基數問題產生退休金差額損失。
交或者不交,這是一個問題,但即便交上了,社保也存在若有若無的困境,包括但不限于:
如果延遲退休是板上釘釘,那么退休后努力活個十幾二十年才能回本,現在就把少繳的花掉是不是更合適;
如果在職業變動期間不幸遇上社保不給轉出的麻煩,那么后續是否補繳,是否放棄補繳造成的損失,是否只能由本人承擔。
笑死,真不是不想交,是高考都沒做過這么多功課。Ryan從不知道社保意味著什么、不關心公司交了多少的小白,逐漸成長為了解社保各種政策的大人,只是成長過程果然是痛苦的。
“養老保險,其實是可以斷繳三個月的,只要新公司愿意幫你續上,或者自己出這個錢。醫療保險是一個月都不能斷的,只要有中斷,連續年限就中斷了。”
對于Ryan來說,繳納社保目前唯一能看到的好處就是能用醫保,以及對未來有一些抗風險能力。
而醫療和養老的問題究竟怎么不通過社保解決,Ryan自己也沒有確切答案,目前僅僅是靠買一些小額的補充保險,這不是曲線救國,僅僅是岔個心慌罷了。
PART。3
15年后,還繼續繳嗎
今年6月,國家統計局最后一次公布 16-24 歲年輕人失業率數據為 21.3 %,再創 2018 年有統計以來的新高。在就業情況嚴峻的當下,社保這種短期內見不到收效的支出被舍棄,似乎也成了情理之中的事情。
因離職、少繳而造成社保難題的或許是突發情況,但更多人的憂慮,還在于對社保缺乏了解。
我司一位工作年限比較長的同事Sofia,就逐漸在漫長的職業生涯中,享受到了社保紅利。
“對我來說,社保的意義就是生孩子時享受到了生育險,報銷了一萬多,自己花的錢沒多少。”
工作年限已經滿15年的Sofia,經歷了立業成家的重要時刻,職業發展方向已經基本固定,一時半會兒不會面臨失業帶來的社保斷繳。但Sofia也并非全然沒有疑問:
“五險之中的醫療險合并了生育險,現在不打算生二胎,那么生育險是否可以省下來呢?”
尤其是在我們進行討論后發現,身邊許多年齡更大一些的女性,在生孩子時根本沒有用到過生育險,現在孩子都上初中了,生育險還一直交著。
雖然生育險的錢在社保中占比不是很多,但如果沒有生育需求,這筆錢攢下來聚沙成塔,也足夠干別的事情了。
但對于更多人來說,疑惑的地方在于,按照繳滿15年社保才能在退休時拿到養老金的規定,是否繳滿15年后就不用繳納社保了呢?
Sofia就是繳滿15年的那一批,把社保省下來給孩子報個班,也是綽綽有余的,“每個月光公司交的就一千多,加上自己交的,一年也是兩萬四呢。”
對于還在繳納社保的人來說,還需要一些更真實的理由來堅定自己的行動。
PART。4
靈活就業人員這樣參保
對于徐凱麗、大老王這種靠中介公司代繳的違規行為,Sofia也討論了一下解決辦法,“在我們的寶媽群里,也有好多人面對社保繳納的問題,自己是可以繳納的,中介那肯定不靠譜呀。”
目前比較統一的看法,是按個人身份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這也是多數靈活就業人員選擇的參保方式。
繳費由個人承擔,可以在本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的60%-300%之間選擇適當的繳費基數,繳費比例為20%,繳費方式可以按月、按季、按半年、按年等。
雖然去辦社保看起來麻煩,但千萬別為了圖省事或誤以為自己不能辦理參保,而花錢找社會機構代繳,不然可能錢財、權益兩空。
而在研究參保問題的過程中也能發現,無論是以職工身份,還是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達到國家法定退休年齡且滿足最低繳費年限規定的,都按本人繳費年限、繳費水平和退休年齡計算基本養老金水平,即靈活就業人員在繳費基數和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和有班上的人能享受到相同的待遇。
把查到的內容告訴徐凱麗和大老王時,他倆的回應卻都顯得復雜。在這個月交完社保后,徐凱麗去了周邊城市旅游了四五天,“民宿在一個村子里,有時候睡到自然醒,聽見外頭老人說笑,傍晚時候還能聽見羊叫喚,這個時候離真實的世界很近,離社保很遠,心里特別靜。”
而大老王則認為,一兩個月的社保雖然暫時交得起,但是否還能繼續繳下去,還面臨很多現實的無奈。或許某一天,他會徹底告別拿支付寶刷公積金的快樂。
“能繳的話,誰不想繳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