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醫學人物周刊】原創,如需轉載請添加文末微信。
全文2173字,閱讀時長約5分鐘。
早高峰的地鐵上,擁擠的人群百無聊賴地刷著手機。不經意間抬起頭,全是治脫發、發際線調整的廣告。
好不容易熬到下班,長舒一口氣踏進電梯間,又和“隨植隨走,當天耍朋友”的植發廣告撞個滿懷,讓你下意識地摸了摸自己日漸稀薄的頭發……
作者 | 人物君
“禿”然逝去的青春
剛過而立之年的年輕人,禿掉的頭發與凸起的啤酒肚相映成彰,早早地向青春告了別。
為了挽回日益后移的發際線,很多人開始嘗試各類洗護用品、中草藥制劑等各種宣稱有防脫功效的產品,當然結局多是以失敗告終。
國家衛健委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目前脫發人群已超2.5億,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脫發,并且該數據每年以15%~18%的速度快速增長。與此同時,艾媒咨詢的調查發現,我國脫發問題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在脫發群體中,26~30歲的青年占比高達41.9%。
從醫學角度來看,脫發背后有著復雜的病因。
一般而言,脫發主要分為雄激素性脫發、精神因素導致的斑禿、感染性脫發、脂溢性皮炎脫發等四大類型。其中最為常見的脫發類型是雄激素性脫發,約占全部脫發類型的95%。
雖然脫發群體十分龐大,但常規的脫發治療方法卻不盡人意。于是,植發便成為“禿然”間凌亂的年輕人們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MarketResearch Future發布的《全球植發市場報告》中,2023年全球植發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238.8億美元(約合1709億人民幣),未來5年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24%。
膨脹的植發市場
龐大的市場需求下,資本早已難抑春心。
2005年,一家專注于毛發醫療服務的企業——雍禾醫療在市場上初露頭角。18年間,雍禾醫療將業務拓展至全國,尤其近幾年在資本的助推下瘋狂擴張。
隨著植發市場的日漸火熱,大大小小的植發機構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在雍禾醫療搶占市場先機的同時,大麥微針、新生植發、碧蓮盛等頭部企業也緊隨其后,逐漸形成多強并立的競爭格局。
2021年12月13日,雍禾醫療集團在港交所掛牌上市,率先登陸資本市場,成為我國“植發醫療第一股”。
根據雍禾醫療2021的招股說明書顯示,2018~2020年,雍禾醫療的營業總收入分別為人民幣9.34億元、12.24億元、16.38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32.4%,高于同期中國植發醫療服務市場已經很高的16.7%行業平均年復合增長率,位列行業第一。
對比之下,雍禾醫療在同期的三年間,其凈利潤分別僅有5350萬元、3560萬元和1.63億元。
雍禾醫療的錢都去哪里了?
答案便在雍禾醫療令人咋舌的營銷費用上,在2018~2020年,其銷售及營銷開支分別為4.64億元、6.5億元、7.8億元。雍禾醫療把大多數錢都砸在了市場推廣和廣告宣傳上。
資本加持下的雍禾醫療,開始了無差別式的廣告轟炸,其他植發公司也紛紛跟進。
于是,無論是地鐵站、電梯間還是寫字樓,植發廣告占滿了人流聚集的大量公共空間。以至于讓很多頭發尚且茂盛的人們開始懷疑,真有那么多人禿發嗎?
而隨著技術和媒介的發展,傳統的線下廣告已經不能滿足各大植發機構,百度引擎、微博等線上平臺也成為植發廣告投放“重災區”,讓每一雙眼睛都難以逃脫植發廣告的侵擾。
發展瓶頸
營銷大戰帶來大量客源的同時,也在蠶食著植發公司大量的利潤空間。雍禾醫療的上市高光僅維持了一年,便轉盈為虧。
根據其2022年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2年錄得收入12.72億元至15.54億元;錄得凈虧損不多于9000萬元。同時,在今年8月雍禾醫療發布的2023年上半年業績預告顯示,上半年公司虧損不多于2.4億元。
公司對其的解釋是由于公司進行戰略性組織架構升級帶來的人工成本增加,以及延續戰略擴張導致相關支出增加造成的。
受此影響,雍禾醫療的股價也從2021年12月上市時的15.8元,一路狂跌至現在3.49元,市值大幅縮水至18.40億元,甚至低于2022年21.69億元的營收規模。
看似暴利的植發行業為何在資本市場出現了巨大反差,植發還是門好生意嗎?
和高復購率的醫美不同,植發機構非常依賴營銷。
這源于植發屬于低頻行為,導致患者復購率低,新的獲客成本非常高。因為植發本身就是“拆東墻,補西墻”,從自己后枕部的永生毛發區域取毛囊,移植到其他缺發部位,所以植發診療服務與脫發患者之間,大多都是“一錘子買賣”。
而且,和滲透率高達到5%的醫美某些子賽道相比,我國植發市場的滲透率仍較低。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的脫發人口約為 2.5億人,其中男性1.63億,女性0.87億,而當年的植發手術僅為 51.6萬臺。以此推算,我國植發市場的滲透率僅有0.21%。
未來植發大市場如何突破向上發展的瓶頸,是如今蜂擁而出的植發機構們所需要思考的。
事實上,為了解決脫發和禿頂的問題,醫學界也是煞費苦心。
2022年7月,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皮膚科李吉教授團隊與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的Maksim V Plikus教授團隊合作發文稱,他們找到了毛乳頭細胞促進毛囊再生的關鍵分子——SCUBE3,可以促進人和小鼠的毛囊生長,為脫發性疾病的藥物開發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及靶點。
2023年6月21日,相關研究發現,皮膚痣中聚集了大量的衰老色素細胞,但卻顯示出非常強勁的毛發生長能力,而這種能力依賴于骨橋蛋白及其受體CD44之間的相互作用。
這一發現可能會為最常見的脫發雄激素性脫發帶來全新的療法,也確定了衰老細胞及其分泌組可作為再生疾病的一個有吸引力的治療靶點。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醫療的發展,是否會為脫發治療帶來真正的變革,在這個“禿”然而至的大市場值得很多人期待。
責編 | 念 知
校對 | 蘇 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