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臥龍心術,資深心理情感咨詢師:
為什么要責怪欺凌你的愛人呢?有意義嗎?有價值嗎?
我不認為責怪欺凌自己的愛人有任何意義、價值,因為,當我們責怪對方的時候,其實是把自己不幸福的責任推卸給了欺凌自己的愛人。
幸福的核心本質是靠自己,也就是說,幸福根源來源于自身,與欺凌你們的愛人沒有太直接的關聯。
關于這一論點,心理學家、哲學家叔本華說過:“始終常伴左右的只有我們自己,在人生的任何階段,自己都是真正且唯一的幸福根源。”
人生是自己的,婚姻是自己的,愛人是通過自己努力爭取得到的,他也屬于自己的私有財產,并且,孩子、父母也是自己的。
在我們個人的世界之中,一切的事物都是自己的私有財產,都是自己世界的一部分,而如何讓自己的世界變得更加幸福,才是我們最應該思考的問題。
可是,很多人把自己人生的掌控權交給自己的愛人,他們沒有自我的思想,他們只是一味地付出。
他們根本不明白,人性是自私的,在親密關系之中最大的“惡”是不自愛。
好比一位購買《人性與“神性”:揭秘背叛歸因,教你博弈、“性神合一”之道》專欄課程的女性朋友,得知老公背叛后,她不僅沒有嚴懲,反而以低姿態懇求老公回歸家庭。
她的低姿態并沒有換來老公的同情、憐憫,反而激發了她老公更大的“惡”。
她的老公把情人領回家里,讓孩子叫情人小媽。她在飯桌上沒有一丁點的尊嚴,內心的怒火與悲憤一直被她克制
我問她為什么不離婚?她問我離婚了,她的孩子怎么辦,她怎么辦?
一個連人性都沒有的男人,能夠帶給她什么保障,能夠給孩子帶來什么呢?我問她,她不吱聲,我知道,她太依賴自己的老公了,她失去了獨立生活的自信、勇氣,她也很自卑,她怕自己經營不好離婚后的生活。
她有很多憂慮、顧慮、懼怕的事物,這才是她無法拾起來離婚勇氣的根本原因。
從現實的角度來講,她是一個可憐人,可她也是一個可悲的人。如果不是她的軟弱、自卑,她豈會把自己的生活搞成如今這個模樣呢?
我讓她多看看我所創作的《人性與“神性”:揭秘背叛歸因,教你博弈、“性神合一”之道》專欄課程,因為里面包含了拾起來離婚勇氣的方法、技巧,也包含了應對伴侶背叛這件事的方法。
我不是不能幫她,是她自己不愿意自救,因此,我也只能希望她通過學習我創作的專欄課程找回自己的初心。
她的老公是無情無義的男人,這是不爭的事情,可若是她能夠拾起來離婚的勇氣,以掌控的背叛證據與她老公博弈,她不僅能夠改變當下糟糕的現狀,也能夠讓自己活得更好。
不自愛是男人、女人在親密關系之中最大的“惡”,因為不自愛的男人、女人,過于善良、過于軟弱。
過于善良的男人、女人,無限度的包容愛人的缺點以及一些不利于家庭經營的行為習慣,他們或許能夠意識到自己會因此受到傷害,但是,他們依然抱有一絲希望:自己的愛人早晚有一天會感恩自己以往的付出,對自己更好。
人性是自私的,當一個人在婚姻之中過于善良的時候,另一個人就會逐漸失去感恩之心。假如,過于善良的人不再付出,或者所做的事情不符合愛人的心意,就會迎來愛人的斥責、道德綁架。
過于軟弱的男人、女人,面對愛人的強勢、羞辱、貶低,根本不敢反駁,他們怕引發更大的夫妻矛盾,他們怕自己的感情破碎,他們怕自己的愛人離開他們。
過于軟弱的男人、女人,怕的東西太多了,但又對愛人、家庭有很強的依賴心理,所以,他們只能選擇隱忍、包容。他們不知道的事情是,恰恰是他們的隱忍、包容,助長了愛人心中的“惡”。
以那位女性朋友為例,她老公敢如此肆無忌憚,就是因為她的過于軟弱造成的。如果她能夠勇敢一點,強勢一點,她老公就不敢這么對待她,很可惜,她不明白這個道理。
過于在意一個人,是一種不自愛的行為,過于依賴一個人也是一種不自愛的行為。親密關系之中,要想得到真正的幸福,必須要自私一點,必須要多讓對方多付出一點。不過,在對方付出的階段,不管對方做的是好是壞,都要給予肯定、贊美,因為,肯定、贊美能夠讓對方感知到自己所做事情的價值與意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