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汽車安全一直是汽車工業發展永恒不變的優先課題,只不過,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消費者需求的不斷更迭,特別是伴隨自動駕駛技術的崛起,汽車安全的定義也不僅僅限于車輛車身剛性、碰撞吸能結構、剎車性能、安全氣囊數量、主動安全系統可靠程度等幾大指標,而是上升到如何有效保護消費者個人信息、個人隱私乃至國家安全。
這其中有一個核心的裝置尤為關鍵,它就是攝像頭。如今隨著汽車智能化的發展,攝像頭已經不是什么新鮮的高科技配置,不僅可以用來做車內相機拍照,也可以用于DMS駕駛員監測輔助或是用于車內遺留物檢測等功能。但是令人擔憂的是,在攝像頭的背后,或許還有一雙甚至多雙真正的眼睛,在最不需要陪伴的時刻,盯著已放松警惕的你。
今年4月初,就有海外媒體爆出,在2019年至2022年期間,有位特斯拉美國員工在該公司內網私下分享車主攝像頭拍攝的視頻和圖片,其中包括一名全裸走進一輛特斯拉的男子,以及車禍視頻。該事件一經報道就引發大家對車內隱私及信息安全的廣泛關注,并且直指泄露隱私源頭——攝像頭。那么,車內攝像頭是否能關閉?如何關閉?其實有個非常簡單有效的做法,那就是裝備可以物理關閉的攝像頭蓋板。
而比亞迪很早就關注到了用戶隱私,并且也是目前極少數使用車內攝像頭蓋板的汽車企業。據悉,國內配置有車內攝像頭的比亞迪車型均配有物理滑蓋,以打消用戶對隱私泄露的憂慮 ,同時軟件+硬件雙重防護,可以進一步提升信息安全,使得用戶在車內安全感滿滿。
其中,在硬件上,比亞迪在車內攝像頭上加上了一個遮擋撥片,這可以看作是一個十分原始的賦予用戶決定權的手段,你不樂意,把蓋子一撥,就物理隔絕了,簡單,省事,有用。無論對隱私保護的效果,還是讓用戶安心的效果都是立竿見影的。而在軟件方面,比亞迪打造了信息安全防御體系,該體系包含了車端到云端的多個維度,例如比亞迪的手機App里和車機系統上,都告訴了用戶個人數據的處理方式以及有哪些訪問權限以及權限管理方案,可以全方面保障用戶的信息安全及駕駛安全,更難能可貴的是,它還讓用戶對自己的數據做到可知、可感、可控。
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還表示愿意并且正在接受監管機構監督,同時還積極主動開展各項數據安全與合規的認證工作。目前,比亞迪已獲得R155(CSMS)、R156(SUMS)體系認證等安全認證,并通過了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三級認證。
在大頭看來,汽車早已不單單是一種代步工具,而是逐漸演變為一種新的智能移動空間,這意味著在車內可以做到的事情越來越多。但是,越是和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連的事物,它的安全性就越是重要,車輛的不安全將帶來難以想象的后果。大家覺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