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大家周四好呀~
這個假期大家都怎么過得呀?我和劉同學回老家呆了7天,又去了一趟武漢,昨天下午剛剛回到家中,累癱。本周余下的幾天要好好睡覺,以及把積壓的工作處理一下。
這次回老家,我有感覺到和之前一個明顯的不同,更能夠看到家人之間愛的流動了。
自打大學畢業以來,我其實是有些抗拒長時間在父母家呆的。能夠獨立自主地決定自己的行為,在爸媽眼里依然是小孩,今天見這個阿姨明天見那個長輩,乃至穿什么衣服都要被管束,我自然是覺得有些煩的。結了婚之后又要去對方家里走動,更麻煩。所以我每次回老家都盡可能少停留幾天,一口氣兒把所有我媽安排的任務做完,再返回另一個城市自己的小家好好休息。
也許是因為這兩年跟著丁老師天天做功課,日積月累小有成效,這次回老家,依然是那些事、依然是那些要見的人,我的心態卻完全不一樣了。
聽我媽講起最近發生的瑣事,吐槽我爸多年前和最近的種種,不會再像以前一樣,覺得不耐煩或者生氣、甚至站隊,而是一直笑,覺得她講這些的模樣很可愛;聽她講到退休之前工作時候的事情神采奕奕,為她感到驕傲,同時也很感激她把這些能力特質傳承給了我。她讓我做啥做啥,不再會覺得是“被迫”的,而是看到對我的關心。
去婆婆家里吃飯,因為我平時比較少吃精制碳水,劉同學特意提前拿了粗糧米給我悶飯。我怕冷,穿衣服比大家厚一個季節,一進門就看到專門為我準備的棉拖鞋。我的口味清淡,不怎么喜歡吃肉,他家比較重油鹽;到了吃飯時間,婆婆炒了一桌子菜,大部分都是蔬菜,寡油少鹽。那一刻真的超感動。
其實以前一直是這樣的,只是我心底里總是想著麻煩,忽略了很多家人對我的愛。
以后要常回家看看。
想到丁老師跟我們說,最好的修行場所就是在世間。
同樣地,我覺得檢驗修行成果也是在世間。偷偷高興一下,這兩年沒有覺得更厭離,而是覺得看別人越來越順眼,生活越來越有生命力,說明路徑應該是對的。
節前最近一節星辰班的課,上了兩天,第一天是津子老師帶我們體驗舞動生命課程,第二天是丁老師講課。
這次丁老師講課的時候,講了生命觀。《莊子》里面說,知了的一生是一個夏天,蟲的一生就是一天。它們對于時間的感知,一個夏天、一天,就像是我們的100年。
2022年衛健委發布的統計公報顯示,中國居民的預期壽命是78.2歲。老師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基于你現在的生命觀,你會怎么過自己的人生?
舉個例子,假設你認為“一生”是78年。基于78年這個前提,比如我已經30歲了,過完了30年,還有48年,接下來從四個角度考慮:要停止做什么?開始做什么?多做什么?少做什么?
停止做就是現在正在做的事,以后不做了;開始做就是從前沒做過,以后就要開始做了;多做是以前就在做,但是做的還不夠多,要做的更多;少做就是以前就做了,現在開始減少做。
每個人對生命觀有自己的理解,認為生命存續的時間也不一樣;比方說有一些同學有自己的信仰,又會有不一樣的理解。探索生命觀的目的不是探索本身,而是當我們的方向清晰了,回到生活中會更加有力量。
我覺得這個探討真的是太有意義了。有時候我們經常會做跟自己想要背道而馳的事情卻全然不自知。比如我有一個朋友,最希望做的事情是讓自己有沉淀,但是所有的決策都在賺快錢。他每次見我講的都是,又過了一年,又感覺除了賺錢啥都沒剩下,也沒經驗積累也沒可以復制遷移的地方。下一年繼續循環。
前幾天在跟另一個朋友交流,我倆都在互聯網行業,這個行業變化很快也很多,我們感觸非常深。短短5年時間,竟然生出了滄海桑田之感。五年前如日中天的企業,如今已窮途末路;五年前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如今已然要締造自己的商業帝國;五年前我們身邊是一群親密的朋友,如今其中還在聯系的數量寥寥;五年前擠破頭都進不去的大火的行業,如今從業者都想著怎樣盡快轉型。
這不是20、30年,這可是只有5年誒!就我自己的體感而言,變化已是翻天覆地。
當我們眼里只有短期效果、短期回報的時候,往往就容易迷失,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容易跟風,心里有一個愿望,但是情不自禁跟著別人、被推動著做遠離自己愿望的事情。
丁老師提出的這個問題:基于你現在的生命觀,你會怎么過自己的人生?還有衍生的四個問題:停止做什么?開始做什么?多做什么?少做什么?這些問題讓我們跳出眼前,將視角拉闊到整個生命長河中,思考一生要怎么過,再回歸到每件當下的小事要怎么做。
當時我們是在課堂上小組討論,每個人交流自己生命觀下怎么看待這四個問題。
我一下子有被敲醒的感覺。我發現自己口口聲聲把“修煉靈魂”掛在嘴邊,卻幾乎沒為它做些什么。回歸到生活中,還是“人生得意須盡歡“的態度,何止是不到78年的生命觀,我口頭的生命觀很長,實際行為上簡直就是只有兩個月的生命觀。做什么事情,一兩個月就要看到回報,一兩個月看不到回報我就有點不想繼續等了。
讀了《了凡四訓》,知道積累福德很重要,卻一直是有一搭沒一搭地隨緣做著“好事”,沒有把它當成一個重要的、專門要花時間精力、有規劃定期做的日程。
也知道要“事上磨”,遇到不順利的事,遇到困難,下意識反應還是逃、退。
哎呀,太慚愧了。你老師不愧是你老師,簡簡單單的問題,簡直是靈魂拷問。
上回上完課沒多久之后就十一假期了,我覺得這幾個問題很深刻,而且其實挺難一次性想清楚的。它們讓我看到了自己的盲區,以及讓我下決心重新規劃一下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我可能需要花一些時間,也許是兩三個月,也許是半年,厘清這四個問題,并且把它們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
覺得這幾個“靈魂拷問”特別有意義,所以也分享給大家~
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啟發,可以幫喵點個“在看”,動動小手讓更多人看到喵~感恩~
如果想圍觀喵的朋友圈,或者有什么悄悄話想和喵說,可以加這個微信號哦(如果加過喵其他微信就不用重復加啦)~
我的這些文章也值得你讀一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