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之年》火了,盡管大陸正版的是刪減過的,也打到了8.8。
本劇尚未完結暫時不詳細評價。但觀眾大概都發現了一件事,這是林心如制作但沒有出演的一部電視劇。
如今的林心如,已經是臺劇不可或缺的幕后力量。
(△林心如在金鐘獎,《華燈初上》人氣高但陪跑了)
還記得2021年《華燈初上》引發了超高討論度,幾乎可以說,林心如給“網飛臺劇”立了一個招牌。
現在,林心如成了臺劇制作人的代表,已經有網友提出,“林心如制作”就是優質劇的保證,“愿意出錢請林心如一年制作100部片”。
但這些年林心如在大陸社交網絡八卦中的口碑一直不佳,她到現在微博都還僅限自己關注的人評論。就在今年2月,林心如發微博呼吁尊重隱私,讓媒體不要傳播女兒的長相,這個熱搜下面的評論都是:好茶。
還珠三姝各有各的“黑點”。大陸的兩位是“四旦雙冰”大花時代的風云人物。過去多有競爭關系,為了唐德敲鐘上市世紀和好曾經也是熱門話題。(唐德上市以及后來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曾經,跟另外兩位姐妹比起來。林心如看起來沒什么新聞,甚至是三個人里相對乏味的一個。
但是不可否認,不說現在轉幕后,就單論做演員,林心如的事業也是古偶花里發展很好的。
客觀來說她長相甜美、演技只是中等水平,但次次選擇都踩到點子上。
《還珠格格》一炮而紅后的那幾年自不必多說,演紫薇的林心如當然是紅人了。之后林心如的選擇都很契合時代節奏,將自身優勢最大化發揮。
TVB《鹿鼎記》走紅后,張衛健版《小寶與康熙》(2001)緊跟其后,林心如演的是刁蠻建寧公主。她火在勢頭上的時候,也有意識不能順著紫薇演,一定要挑個人設不一樣的。她的性格也更活潑,不是紫薇那種溫婉型。這版劇本堪稱魔改,給了建寧非常多高光,刁蠻外表下卑微的癡情種子。
2003年的《男才女貌》2003,林心如配陸毅、IT青年才俊題材、央視播出,任后來觀眾怎么說她被曾黎艷壓,但這部劇收視率高給林心如續了人氣是真的。
穩穩當當又演了幾年,到了2009年林心如演劇版《封神榜II武王伐紂》里的妲己,已有人擔心她事業下滑。因為第一部劇版《封神榜I鳳鳴岐山?》的妲己是范冰冰,紫薇格格竟然接棒金鎖去演妲己,而且全靠煙熏眼拗狐媚,豈不是事業落魄了?
(△冰版妲己vs如版妲己)
然而就在第二年(2010年),林心如立刻演了《美人心計》,事業新高又來了。
這部戲收視非常好,當年紅極一時。編劇于正差評在外,特別會給自己攬功勞。但《美人心計》是有原著的(《未央·沉浮》)。林心如回憶說,自己接這部戲是因為喜歡原著,她自稱自己反復和編劇商量情節,如何更體現原著的精彩。(也有說于正寫完劇本被發現是抄的劇組才買了版權的。)
《美人心計》情節密集美女多,人設也正符合那時候以及后來的女觀眾的需要。女主有腦子、帝后情誼(后來帝后才是摯愛CP的劇越來越多了)、有宮斗但也有女性角色之間的情感、女配(楊冪演的雪鳶)對女主非常忠誠。——這幾個要素,2018年繼續在《延禧攻略》中出現。
其實在拍瓊瑤劇時,林心如已經有意識去跟制片人何琇瓊(瓊瑤兒媳婦)學習工作經驗。
拍攝《美人心計》時,林心如為轉型幕后而成立的工作室也運作一段時間了。可以想見,這部她自稱看過了原著、參與了編劇商議的劇集,為她在大陸制作古偶打下了基礎,包括跟湖南衛視的關系。
也正是因為林心如開始做幕后,她跟于正有了競爭關系,還被于正內涵過。
順便,在開始做制作人之后,林心如自己作為演員挑戲,依然有劍走偏鋒以小博大的精明之選,例如2014年的《京城81號》,看著好像不怎么樣,劇情也就一般,但掐中了恐怖片的剛需,2000萬成本賣了4億票房。(但,爛片真是爛片。)
說回林心如的幕后轉型。2009年林心如就開始成立工作室。那時候其他藝人的個人工作室,是為了自己當自己老板,當個“大藝人”,林心如的工作室是為了籌拍影視劇當制片人。
林心如做制片的第一部作品是沖刺金鐘獎的電視電影(迷你劇)《遺忘》,女主角是自己,男主角是李銘順。我們一般都記得李銘順是范文芳老公,但最近幾年看臺劇的人會知道,李銘順這個新加坡人在臺灣拍劇還真的拍出幾部高分優質作(《做工的人》《八尺門的辯護人》),而林心如一當制片就選了李銘順當男配,《遺忘》是李銘順到臺灣當男主的第一部作品。——現在馬后炮可以說,林心如十幾年前就給臺劇引進了個不錯的男主之材。
這是林心如當制片的試手之作,入圍了47屆金鐘獎迷你劇集類最佳導演、燈光及男主角三個獎項。
大陸觀眾發現林心如做幕后了,是2011年《傾世皇妃》播出。
記憶里關于林心如最早的大規模爭議,正是這部《傾世皇妃》。本劇豆瓣評分5.7,林心如演女主時35歲。當時還是人人網(校內網)截圖做相冊吐槽的年代,評論主要是說她看起來已經不年輕了,不適合再演瑪麗蘇了,再演就是西門大媽了,又有說她自己當制片就是為了滿足自己和帥哥演情侶的一己私欲。(啊時過境遷,現在女主35演古偶不正是85花的現狀。)
《傾世皇妃》劇情呢,確實不怎么樣,不少雷點。但是《傾世皇妃》收視和收益不錯。多年后當林心如和霍建華直接宣布結婚時,嗑真人的CP粉驕傲宣稱,這部戲幕后已看出端倪。雖然二人第一次合作的電視劇是更早的《地下鐵》。
除去一段緣分之外,現在回望《傾世皇妃》,很多女觀眾倒是喜歡林心如選男演員的眼光。一個耿直的顏狗,選出來的是嚴寬霍建華,絕對的真帥哥。
另外,在大陸古偶劇高歌猛進時,林心如都沒有不放松過臺灣市場。
大陸這邊監制了《傾世皇妃》,隔年(2012年)臺灣就有《姐姐立正向前走》。《姐姐》這部劇是姐弟戀題材,在“姐狗題材”上領先好多年,當然,題材好不等于質量好,《姐姐》的評分也不怎么樣。
那個年代林心如的選角還挺有兩岸文化交流意識,《傾世皇妃》里有臺劇里的洪小鈴;《姐姐立正向前走》里有大陸帥哥團:林更新、張倫碩、胡兵。
看林心如當制片人的時間表就能發現,從2011年到2016年,她都是大陸制作一部,臺灣制作一部,交叉著出。
林心如開始制作臺劇時,正是臺劇最頹的那幾年。《甄嬛傳》橫掃臺灣之后,有幾年“臺劇已死”的論調,臺灣已經開不出大制作的劇集,人才全面涌向大陸去賺大錢。臺灣播的大劇,不是大陸的,就是韓流的。林心如也知道臺劇制作費還不如在內地大牌的片酬多,但是就是看到差距她決定也要做臺劇。在臺劇不景氣的時候,林心如強調的是質量,小成本也要以質取勝,而且拒絕邊寫邊拍,要求把劇本寫完再拍。(可能也是在大陸工作經驗的啟發?)
林心如前幾部制作的長劇評分一般,但水準一直在進步。2014年《16個夏天》拿到了金鐘獎戲劇節目獎。2017年《我的男孩》,在豆瓣打到8.1了。
結婚生孩子之后,她還讀了一個傳播管理學的碩士班。媒體報道是2019年開始學習,2021年6月畢業。
2014年林心如上《SS小燕之夜》,談到制片盈利問題她說,除了在臺灣拍的戲都賺錢:“臺灣就做理想。”
一直到2017年,該言論才在微博發酵,被概括為“林心如稱在大陸賺錢在臺灣做理想”。
2017年9月是林心如在大陸口碑全面急轉直下的時刻。
起因是2017年9月周杰微博忽然對林心如發難,林心如曾經在康熙里說他伸舌頭強吻自己,周杰則說:“當初如果我真的強行舌吻某人,她為何不當場提出抗議?”
林心如上康熙暗示周杰強吻自己、戲霸,很多人都見過這段。
同一個節目里林心如還示范過周杰怎么把女主拉到背對鏡頭,自己正對鏡頭。
2010年林心如對這些爆料有過一次澄清,內容如下。
對于林心如上節目說“被周杰強吻一事”,心如強調報道有誤解她的說法,“因為當時自己還沒有演過吻戲很緊張,一拍吻戲就緊閉嘴巴根本無法拍好,連瓊瑤阿姨也說過我要放輕松,而周杰可能是拍過吻戲有經驗,所以只是帶我入戲比較主動地吻過來,有點被動的感覺而已。” ——騰訊娛樂:《林心如宣傳新劇 談“還珠”力證并無不合》
周杰那邊從爾康到后來漸漸淡出演藝圈,也是經歷過比較多負面新聞。
比如在《少年包青天》就被列舉了幾大不敬業,包括欺負女演員。(周杰反駁說沒有這回事。)
天涯爆料周杰在劇組得罪人,還指導過陳道明應該怎么演八賢王。(周杰否認過,說是胡說八道。)
還可以看一下《還珠格格》導演孫樹培對年輕演員的評價(來源《楚天都市報》2008年),孫樹培說范冰冰當年戲份最少,但事后對導演最感激,逢年過節打電話。關于周杰有沒有強吻不知道,周杰確實喜歡搶戲,但林心如也夸張了,她喜歡踩低別人突顯自己。
孫樹培評價周杰:沖動、喜歡搶戲、性格孤傲,很難在演藝圈立足,現在果然走下坡路。
另外陳志朋寫自傳,也暗指周杰經常擋掉對手戲演員鏡頭。
“回顧那時,我們相依為命第一次來內地拍攝《還珠格格》。我們兩個菜鳥實在不懂得演戲。我們常常在排戲對戲時暗暗吃了很多悶虧。”“一日,有朋氣急敗壞地跑來跟我訴苦,他被某演員修理了。平時我和他說的那個演員對手戲更多些,他是怎么回事,我心里有數。輪到我和他對戲,他重施故伎,一封信整個大攤舉高,硬是擋掉我所有的鏡頭。依照平時我一定不吭聲,但是一想起下午他還欺負小乖,我拉下臉向前一步,一把扯下那封信,從來沒有說過粗話的我,兇神惡煞地破口大罵……”
周杰博客里說蘇有朋“特別娘”。
蘇有朋反倒夸他演技好。
《還珠》劇組之間各執一詞的事情太多就不一一考據了,以前都寫過。周杰主要的負面還是打人和肇事逃逸。
2008年,周杰被曝光在北京798藝術區內開車與保安發生沖突。據說當時保安按照規定沒有打開鐵柵欄,周杰就與保安發生了沖突,當時的監控錄像有拍下來。
2009年,周杰肇事逃逸上過《今日說法》,節目分析他逃逸是為了躲避酒精檢測。
當時周杰就寫博客說是誤會,說自己是弱勢群體。
很長一段時間里周杰的事業走下坡路都被概括為“負面太多”(跟還珠劇組無關的那些),一直到2015年他還被目擊在機場跟人吵架。
但2017年9月周杰轉發了一個知乎回答,將此事定性為“臺灣演員抱團欺負大陸演員”。那個回答的主張是,大陸演員長期被港臺演員打壓。(關于這個稍微展開一下:比如在李翰祥到大陸來拍電影期間,劉曉慶比香港演員工資低的情況是有的,后來劉曉慶爭取到了一樣待遇,她很厲害。到了90年代以后各類合拍劇,很多大陸演員可以到香港臺灣做主角。當然很多劇組都會有矛盾,但是把人群直接按籍貫標簽化而不是歸結為每件事每個人,我認為不妥。)
周杰這樣的態度后,事件陡然從“男演員有沒有借由拍戲性騷擾女演員”變成“還珠劇組里的臺灣人是不是別有用心”。
林心如在康熙里的言行也被重新審視,觀眾找到了她其他缺點,比如她跟日本模特拍吻戲怎么還挺開心的。 又比如什么林心如小時候偷吃同學便當是不是沒道德這類。
繼而在那個9月,網絡上有一系列關于林心如的大批判。
比如說她在綜藝節目里做扎小人扎趙薇。但其實是吳宗憲節目的整蠱內容,故意放一個小人,說林心如在扎小人。整個過程里林心如一直在說“你們好壞”。2017年輿論動靜太大,《還珠》制片人何琇瓊也發過微博澄清這是綜藝環節。
還有 說林心如光參加芭莎慈善夜不捐錢。(但是粉絲會列舉她參加過別的慈善事業。)
在這種時候,翻出林心如這句“在 臺灣做理想”,就是其心可誅了。
回到她說這句話的節目上下文。先是林心如說做制片人很認真希望得到金鐘獎肯定。
張小燕問你做制片人都賺錢嗎。
林心如說,除了在臺灣的戲都賺,此時笑場,然后說,在臺灣就做理想吧。
在網絡群嘲林心如的風潮里,也夾雜著網絡對臺灣演員的其他謠言,如稱《還珠》拍攝期間陳志朋用針真的扎了容嬤嬤扮演者李明啟老師”,該消息轉發兩萬條。
但李明啟家人辟謠說沒有這回事,辟謠轉發只有幾十條。
林心如上康熙是不是有槽點、是不是言行不妥,包括她應不應該指責周杰的吻戲處理,這是一件事。
但周杰欺負女演員、在劇組耍大牌的報道,確確實實就是頻繁出現,而且跟演員籍貫沒有關系。周杰演藝事業的下坡路究竟是因為林心如在康熙里說了什么,還是因為他肇事逃逸上過《今日說法》、耍大牌被制片人指名道姓披露過?難道《今日說法》節目組和《梅花檔案》劇組也是港臺演藝界勢力來欺負他?
“我們不會再跟周杰合作了,他的表現令我們很失望。”制片人孫女士說,拍電視劇是個集體創作的過程,不僅要考慮如何塑造好劇本賦予的這個角色,同時也要注意與其他演員的合作。孫女士認為周杰過于自我,總是把個人喜好放在戲里,而且太顧及自己形象,既然簽了合同,就應該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演好這個角色,否則就無法合作。
一碼歸一碼,周杰演技是好的。《還珠》幾位男主里他是最好的,五官看起來不是最端正,但身形朗朗吐字清晰情感到位,是不可替換的爾康。此外,三個“少年包青天”,周杰也是最好的。
林心如為什么會在2017年全面引發大陸網友反感,除了周杰的控訴之外,也有人認為是她跟霍建華閃婚引發了女粉的反感。如今霍建華早已關閉工作室微博。只能說,這類“大媽逼婚”的論調也是有惡意的。
回旋鏢的是,當初作為木村粉的林心如和大S,都這么說過工藤靜香。
2017年被廣泛惡評之后,林心如就漸漸在微博上選擇冷處理。2018年范冰冰稅務風波爆發。2021年8月98版《還珠格格》下架。2021年11月《華燈初上》上線。
很難說林心如是從哪一刻開始真正決定把工作重心轉回臺灣。其實她在大陸順風順水時從來沒有退出過臺灣市場。至少,現在再翻出那句她“在臺灣做理想”,倒是有人說一句:“她做到了。”
臺劇今非昔比了。2015年《一把青》大手筆打破臺劇開不出大制作的局面。2017年《麻醉風暴》表現不俗,2019年《我們與惡的距離》一舉把眾人眼中過氣的賈靜雯送上金鐘獎視后,更扭轉了大陸觀眾對于臺劇印象。2020年《想見你》就不用多說了。
林心如工作重心轉回臺灣之時,正是臺劇向死而生重新崛起之刻。運氣好,是有的。但累積也不能說是沒有。在《華燈初上》之前林心如還有《她們創業的那些鳥事》,也是女性群像。
《華燈初上》被夸的點,被罵的點,就是林心如的興趣點和事業軌跡所在。美女云集、選人眼光、華麗設定,這就是她在大陸做過的事情。但是增加題材賣點和劇情視角,又是她在做臺劇的時候練出來的。至于被罵“瑪麗蘇”,啊,這就,很林心如嘛,《傾世皇妃》和《秀麗江山之長歌行》不都這樣。
到了2021年,《華燈初上》和《一把青》一樣,在臺灣屬于罕見的大手筆高規格制作的劇集,置景要專門搭建、打光要講究、服裝全部需要精心采購。
在這部劇之后,兩岸觀眾都注意到了她的野心。
林心如可能并不太適合上《康熙來了》那種大家都甩料的節目。因為她的確是個從小就受寵愛且發展順利的女孩,她那種驕傲任性優越感是藏不住的,這不受歡迎,在那樣的談話節目里讓觀眾感受到刻薄和自我中心。包括今年的新聞,女兒樣貌曝光,她就發條微博說不尊重隱私,確實也是憤怒用得不在地方。最初曝光她女兒隱私的,也不是大陸網友啊。
但另一方面,林心如在生活里倒是算得上對朋友很好。她的交際圈一直很廣闊,很多事業型女明星都是她的閨蜜,包括離婚后人氣急增的Melody。今年范冰冰在戛納的照片,林心如在Instagram上也點贊了。
而我在某些時刻,會感覺到,盡管都做過瑪麗蘇劇,但人和人的想法是不一樣的。
去年底張蘭母子借床墊對大S發動蕩婦羞辱時,有網友問林心如家床墊是什么牌子,林心如回:“好笑嗎?”
她會察覺到“床墊”梗一種不恰當的蕩婦羞辱。而另一邊, 于正在積極給張蘭直播下單還曬單。
從瑪麗蘇古偶專業戶到現在的高分制作人,林心如在事業上很聰明,且總有Plan B。
到了今天,林心如身上還是能看到兩岸娛樂行業共同在她身上留下的痕跡。她在大陸上過種種真人秀,于是在臺灣做了露營和餐廳真人秀的制片人,帶著《華燈》劇組用真人秀繼續積攢人氣。她的劇集、綜藝,絕大部分還都在爭取大陸播出。
畢竟,世紀末的《還珠格格》就是一個兩岸合作出來的收視奇跡。沒有北京公主墳,就沒有瓊瑤的靈感;沒有瓊瑤和歐陽常林及電視湘軍多年的默契,就沒有那些精美的大陸各處園林名勝實地拍攝的瓊瑤劇;各地不同的演員組合出了最佳選角,現在回看也會被劇情吸引。
從人生選擇的角度來說,林心如的執念也值得參考:就是喜歡帥哥要賞男色、事業不會讓位于談戀愛、要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
回望還珠三姝的人生路,起起伏伏多少唏噓。想到林心如和霍建華結婚那日,那樣熱鬧的童年回憶齊齊團聚,再難得見。如今事業還能攀出更高峰的,竟然是曾經看起來最平的紫薇格格。
~更新的文章總是被大家錯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