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pixabay)
網名昵稱有時候的確能反映出主人的一些潛意識,備受關注的“北極鯰魚”坑爺事件處理結果公布后,我仔細琢磨了一下這個網名。鯰魚在南方被稱為塘虱,常年生活在淤泥之中,而北極又遠又寒。這個姑娘在澳大利亞說出那番既炫富又侮辱人的話時,或許其內心狀態恰如其網名一樣,既污濁又冷漠。
就在今年3月初,網名”北極鯰魚”的鐘某在社交平臺上炫耀自己的爺爺是領導干部,家里有9位數,并直言不諱“感覺貪了”。當被發現她的地址在澳大利亞后,她稱自己想混哪個平臺就哪個平臺,想在哪個國家就哪個國家。尤為甚者,她還用了一些侮辱國人的詞匯,并聲稱“怎么辦,我潤了”。事件發酵了整整半年后,深圳市紀委監委10日通報,深圳市原交通局貨運管理分局局長鐘庚賜被開除黨籍,按二級科員確定其退休待遇,并收繳其違紀違法所得。而鐘庚賜正是”北極鯰魚”口中那個貪了的爺爺。
“北極鯰魚”事件能卷起這么大風波,不光因為她的炫富和家人的腐敗問題,還因為她作為一個在讀書的學生,表現出一種極其扭曲的價值觀。她一邊炫富,一邊鄙視、甚至嘲諷那些階層不如她的人,稱其為“韭菜”。她用侮辱性詞語形容國人,但同時對比她爺爺職務更高的人,又表現出一種諂媚,稱“膜拜大佬”。坦率地說,她形成這種價值觀很大可能是受家庭環境影響,她爺爺退休后的這16年,正是一個少女價值觀形成的關鍵階段。
這幾年出現不少類似案例,一邊是反腐敗轟轟烈烈展開,一邊是明知道家人貪腐還拿出來炫耀。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們長期生活在被追捧被奉承的環境中,看了很多違規違紀卻安然太平的事情,潛意識里就覺得自己是安全的,是“法外之人”?!北睒O鯰魚”能大大方方曬爺爺的工作照,炫耀家里9位數,甚至直言貪了,大概率也是因為這么多年來爺爺雖然做過一些違反法紀的事情,但屹立不倒,這給了她足夠的“安全感”。
這從對鐘庚賜的通報中也能看出一些端倪。通報中指出,鐘庚賜對黨不忠誠不老實,多次串供對抗組織審查。多次串供就說明不是他一個人的事,他身邊應該是圍繞著一個利益小集團。巧的是,和鐘庚賜同日被查的深圳市交通運輸局原黨組副書記李福民,其通報中也說他處心積慮對抗組織審查。此外,通報還指出鐘庚賜借機斂財,違規從事營利活動,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等事項。通報并沒有詳細說明這些事發生在鐘庚賜退休前還是退休后,但看孫女的“自信”,鐘庚賜雖然退休了,但至少其權力影響力仍然還在。
“北極鯰魚”事件和諸如兒媳婦反腐、國企領導牽手逛街被查、春風書記等熱點一樣,都是因偶然事件牽出了腐敗線索。人們免不了會問,假如沒有這些偶然因素,或者這些人精明謹慎一些的話,這些腐敗什么時候才能被發現呢?這的確說明在一些基層和部分領域,反腐敗仍然存在著加大力度的空間。比如在交通等腐敗多發的領域,也應該像煤炭領域那樣“倒查二十年”。對于個別人“退而不休”,繼續利用職務影響力不當牟利的現象,也應該予以重視。
“北極鯰魚”事件發生至今半年,過程中一些網友認為調查進展太慢,甚至有人認為此事會不了了之。講真的,自始至終我都認為此事一定會給出一個結果。自十八大以來發生過多起類似的事件,只要是輿論高度關注的、有比較確實的證據線索的、關鍵是關乎公平正義的事件,沒有哪一件不了了之。對于這些眾目睽睽之下的事情,給出一個令人信服的結論,才會增強群眾對于反腐、對于建設法治社會的信心。理解了這個邏輯,以后再遇到這樣的事情,我們在保持追問的同時,大可以更加從容自信一些,而不必過于焦躁。
至于此事為什么調查了半年之久,或許因為鐘庚賜退休已久,有些往事查起來需要費些時日。也有可能因為鐘庚賜的事,掀開了更多事情的蓋子,所以深圳市紀委監委才一口氣查處了兩個交通系統干部。無論怎樣,只要反腐正在進行時、永遠在路上,不管什么魚,早晚都會落網。
(文/于永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