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一何/是活躍于上海的藝術組合,由青年藝術家張軼然和何宜澤組成。現工作生活于上海,曾多次參展并參與城市空間藝術季等活動,在實踐中探索非遺與公共藝術結合的可能性,創作主要涉及公共藝術、兒童美育。
“燈火萬家”是一項基于藝術家與社區小主人翁共同創作的藝術項目,它匯聚了孩子們的創意力量,旨在通過對色彩、形狀的感知,激發兒童的創造力,讓他們采用吹塑紙版畫的方式表達自己心中的夢想和希望。在兩位藝術家的引導下,孩子們借助吹塑紙,描繪出他們心中想為東明社區點亮的一盞“燈”。這個項目不僅讓孩子們的燦爛夢想熠熠發光,也促進了社區鄰里之間的的互動和凝聚,藝術將每個人緊緊團結在一起,用共創的形式展現現代社區的人文關懷和溫情未來。
10月3日下午,兩位藝術家張軼然和何宜澤與小朋友們在黨群活動中心204室相見。他們繪聲繪色地講述了“燈”的發展歷史,從太陽光到燭光再到臺燈的演變,并展示了燈在現代語境下的萬千可能,以開闊孩子們的靈感與想象。接著引導孩子們以藝術家的視角出發,通過構建設計場景的方式,幫助孩子們拓寬了創作思路。
在簡單介紹了版畫這一藝術形式的由來和本次藝術活動使用的技法之后,兩位藝術家準備了吹塑紙、丙烯顏料、絲滑蠟筆、滾筒刷、鉛筆、記號筆等材料,邀請社區小小藝術家們以燈籠為主題展開創想,這樣也能幫助他們盡快熟悉吹塑紙版畫這一藝術形式,為接下來的創作打好基礎。
在燈籠大作戰中,小參與者將經歷一場充滿創意和色彩的藝術冒險。他們要學會控制鉛筆的力度,在吹塑紙上刻下自己創作的圖案,之后在藝術家的幫助下,使用顏料轉印的方式,將自己刻出來的圖樣印在版畫紙上。
盡管是第一次接觸版畫,小朋友們的創造力仍是無限的,他們畫出了草莓燈、柿子燈、蓮花燈等等,帶來了諸多驚喜,在玩耍和娛樂中創造出了一個有趣的藝術世界。
熟悉了版畫的制作流程后,孩子們擁有了更大的“畫布”。在他們天馬行空的想象中,無數巧思躍然板上。第二幅作品將嘗試使用絲滑蠟筆這一材料,它的獨特之處在于,它們可以在紙上輕松滑動,幫助小朋友們畫出流暢的線條和華麗的色彩并以濕轉印的方法印于紙上。在這個環節,小朋友們隨心所欲地添加細節和紋理,圍繞“為東明社區點亮一盞燈”這個主題,在繪畫中表達他們的創想與希望,將自己的情感轉化為圖案和符號。
范圍不再局限之后,小朋友們的創作更出人意料了,緊扣主題,大膽構思,在創意的碰撞下呈現出了紛呈妙想,放在桌子旁散播溫馨幸福的鈴蘭燈,有從二次元動漫里走出來的“火影忍者燈”,有豎在路邊為人們洗刷精神的竹子燈,甚至還有小朋友畫出了不遵守交通規則的違規場景,各式各樣的畫充滿活力、色彩斑斕。
孩子們的創作成果將被藝術家收集整理起來,并進行二次創作,由此構成共創裝置作品的主要元素,呼應本次藝術家走進東明的大主題:千燈啟明。
“燈火萬家”這個共創活動,主要通過吹塑紙版畫的形式將社區小主人的創造力融入社區建設中,演繹東明社區守護兒童健康、關愛兒童心靈、助力兒童成長的人文精神。臺燈、燭光和路燈等燈光元素象征著夢想的點亮和未來的啟明。這個裝置作品不僅反映了兒童的想象力,還傳達了社區的凝聚力和藝術的力量,為所有參與者創造了一個獨特而美麗的藝術體驗。
在未來,東明社區將繼續推動“藝術共創”項目,為居民提供更多的機會來發現自然美、生活美,提升自身的藝術鑒賞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并努力打造社區美育新模式,為居民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生活,將愛和美送入千家萬家。
點擊觀 看 視頻
什么是東明藝術+
“東明藝術+”以上海市浦東新區新型城市“內涵式發展”與 “精品城區”改造項目為背景,由上海市公共藝術協同創新中心團隊與上海市東明路街道合作發起共建的藝術行動計劃。該計劃致力于推動藝術家與社區居民“共生共創”,以東明社區為陣地,自然、人文、社區為創作元素,邀請全國各地藝術家走進東明,與社區居民一同創作可駐留展陳的公共藝術作品,共同將藝術理念轉化為現實,并于東明現場亮相展示,由此為上海當代社區建設注入新的藝術活力。
責任編輯:逄繼青
文案采編 :龔 晨
圖文排版:刁啟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