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下午,周總理即以公函形式向各國政府發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周總理把公告和信件交給工作人員打印時,興奮地說:這將是我們新中國的第一個外交文件,是通過使館向外國政府發出的第一個照會。
1949年10月2日晨,毛主席修改致各國政府的公函和新華社發表公函的新聞稿,批示:“立即發表,于本日見報。俄、英文廣播,亦須立即發出。”
10月2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毛澤東主席宣讀中央人民政府公告”為主標題,報道了首都30萬軍民隆重舉行開國大典的盛況。
頭版右側上方照片是毛主席宣讀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左側上方照片是朱德總司令閱兵。左側下方是社論《不可戰勝的人民國家》,其中說:“全中國和全世界人民都將會永遠記住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這一天”“在中央人民政府業已宣告成立的今天,我們中國人民可以確信:我們已是一個不可被戰勝的國家了”。
10月2日晚9點45分,蘇聯外交部副部長葛羅米柯受蘇聯政府委托發來照會: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政府已收到中國中央人民政府本年10月1日之公告,其中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蘇聯建立外交關系,蘇聯政府在研究了中國中央人民政府的建議之后,由于力求與中國人民建立真正友好關系的始終不渝的意愿,并確信中國中央人民政府是絕大多數中國人民意志的代表者,故特通知閣下:蘇聯政府決定建立蘇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的外交關系,并互派大使。
蘇聯成為第一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
同時,蘇聯外交部副部長葛羅米柯代表本國政府發表聲明:由于在中國發生的事件已造成中國的軍事、政治與社會生活的變化的結果,中華人民共和國業已成立,中國中央政府已經組成。位于廣州的閻錫山(時任國民黨殘余政權行政院院長)先生的政府已停止在中國行使權力,并已變成廣州省政府而失去了代表中國與外國保持外交關系的可能性。這一情況造成了中國與外國間外交關系的斷絕。蘇聯政府考慮到所有這些情況,認為與廣州的外交關系已經斷絕,并已決定自廣州召回其駐外代表。
1949年10月2日—3日,中國保衛世界和平大會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舉行成立大會。
各民主黨派和人民政協特邀代表、各群眾團體、人民解放軍、工商界、宗教界、少數民族和海外華僑代表,以及包括蘇聯在內的共產黨國家派出代表,共1000余人出席了大會。
宋慶齡主持大會,林伯渠致開幕詞。郭沫若作了題為《為粉碎新的侵略戰爭陰謀而斗爭》的報告。大會通過《中國保衛世界和平大會宣言》,選舉產生了由140名委員組成的中國保衛世界和平大會全國委員會,選舉斯大林、毛澤東、居里為名譽主席,郭沫若為主席,劉寧一、蔡暢、廖承志、沈雁冰、馬寅初為副主席。
朱德在會上宣布了中蘇建交的消息。
1949年10月2日,“廣東戰役聯合指揮部”司令員兼政委葉劍英在贛州發布進軍廣東的命令,廣東戰役打響。
四野前委決定:第二野戰軍第4兵團、第四野戰軍第15兵團、兩廣縱隊、粵贛湘邊縱隊等,共計22萬余人組成東路軍,由陳賡統一指揮,執行解放廣東的任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