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內主流媒體的開始吹中美緩和的暖風。
先不說是迫不得已,還是心悅誠服,反正美國那邊突然就給我們“單膝下跪”了······
在我們歡度國慶之際,美國給我們送來一個大驚喜!
——一場美國內戰。
當地時間10月3日,美國國會眾議院以216票贊成、210票反對的結果通過一項動議,罷免眾議院議長凱文·麥卡錫。美國眾議院議長是國會下院中職位最高的議員,在繼任總統順序中排名第二,僅次于副總統。
就是這廝:
當初,麥卡錫沒敢像佩洛西那樣竄訪臺灣,
選擇在美國接見“過境”的蔡省長。
這場大戰的起因,是麥卡錫為了避免政府關門,選擇了與民主黨妥協,通過了臨時預算法案。然而,這一舉動卻激怒了共和黨內的保守派,尤其是特朗普的鐵桿支持者,于是以佛羅里達州州長馬特蓋茨為首的共和黨黨員立刻提出動議,要罷免麥卡錫。
這下可好了,美國共和黨首先掀起內戰!
麥卡錫怎么也沒想到,首先對自己開刀的居然是自己戰友,原因居然是向民主黨妥協。
本來,馬特蓋茨為首的小團隊對麥卡錫不滿早已是公開的秘密,當初要不是這個小團隊故意阻攔,麥卡錫也不必吞聲忍氣,成為被閹割版的眾議院議長。
今年1月,歷經5天共計15輪表決,麥卡錫才與黨內極端保守派達成妥協,得以當選議長。妥協內容之一,就是麥卡錫同意把“撤換動議”的門檻降至由一名眾議員提出即可,而非先前規定的需要獲得一黨中多數議員支持。
本來,麥卡錫已經是美國政壇老油條,他就是電視劇《紙牌屋》中的角色權謀家、陰謀家安德伍德的原型。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厲害角色,居然都不能“善終”,可見當今美國政壇的形勢有多惡劣?
老練的麥卡錫是誰也不得罪,甚至可以按照任意利益集團的要求,變成他們想要的樣子,通過“無作為”的人設,一路走來不觸動任何一方利益,才在各種派系的斗爭間脫穎而出。通俗的說法就是做老好人,誰也不得罪。
“政治是妥協的藝術。”然而,在這場大戲中,麥卡錫的妥協卻成了他政治生涯的致命傷。他可能是想通過妥協來保住自己的位置,但最終卻因為妥協而失去了一切,可以說是成也妥協,敗也妥協。
現實證明,老好人策略還是失效了。
如今麥卡錫只在眾議院議長位置上坐了8個月,就掉下來了。本來美國政壇這點破事兒也不值得我們太過關注,但麥卡錫這次以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身份,努力尋求妥協,終于搶在政府被迫關門前夕組織國會表決通過臨時撥款法案,使得美國政府得以暫時避免再次關門厄運,從這點來說,他還保有相當程度的對美國國家的責任感,對國家的責任心壓倒了開展黨派斗爭追逐私利的派性。
應該說,麥卡錫還是有一點大局觀的,只可惜如今的美國政壇早已畸形,容不下想干點事的人。
而更有趣的是,美國兩黨對于這點似乎都有共識——非我族類其心可誅。當麥卡錫被動議罷免的時候,本應看在麥卡錫深明大義之舉,給予支持,然而,民主黨黨員紛紛落井下石!
其實,這種現狀我們相當熟悉,我們的歷史上每每一個朝代開始腐爛,那些有抱負的愛國官員、愛國者通常沒有用武之地,甚至沒什么好下場······
如今,美國兩黨內斗,各黨派內斗,各自各精彩!
有心想為國家做點事的人,諸如奧巴馬和麥卡錫等,都是有心無力,現在的美國正是在不斷內耗,活脫脫一個正在下沉的“朝代”!
回到文章開頭的話題,為什么國內主流媒體的開始吹中美緩和的暖風?
因為現階段,緩和并不是壞事。
當你看到敵人將要墜落懸崖,你還有必要去跟它搏斗嗎?
它正期盼著你出手呢······
如今美國的政治殘局,恐怕只有中國能拯救。
怎樣拯救呢?
美國需要一個足夠強大的外敵,只有這樣才能讓政客們暫時放下分歧,共同對外,而這個國家就只能是中國。
所以,我們不介意現階段中美關系緩和,無論是迫不得已,還是心悅誠服。
我們不必急于成為美國的強大敵人。
我們安心當個好觀眾,慢慢欣賞美國大片《內戰》就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